韓玉梅
【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在不同證型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進行治療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I、II、III、IV、V期各30例進行臨床研究。所有患者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查。根據中醫(yī)證型將各期患者進行分型,比較不同證型患者ALB水平的差異。結果:I期、II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同證型的ALB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III、IV、V期患者具有明顯差,(p<005),其中陰陽兩虛型患者ALB水平明顯高于其他3種證型,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尿微量白蛋白在中晚期2型糖尿病腎病不同證型的患者中會出現差異,可以成為辨證分型的依據。
【關鍵詞】尿微量白蛋白;證型;2型糖尿病腎病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2.15-0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后期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是終末期腎臟疾病發(fā)生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中醫(yī)沒有糖尿病腎病這一病名,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將其歸于“腎消”、“水腫”、“關格”等疾病的范疇,進而分為不同證型進行治療[2]。但是部分患者臨床分型并不明確,中醫(yī)辯證分型和用藥均有困難,因此尋找可靠的中醫(yī)辯證分型標準就成為近年來臨床研究的熱點。尿微量白蛋白是在人體尿中出現的微量白蛋白,是人體腎臟異常的重要標志物。為了觀察尿微量白蛋白(ALB)在不同證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我院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選擇
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進行治療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I、II、III、IV、V期各30例進行臨床研究。I期患者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62.33±529)歲,II期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齡(6518±544)歲,III期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6371±580)歲,IV期患者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6054±527)歲,V期患者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61.2.3±504)歲,三組患者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糖尿病腎病分期標準:根據1999年美國腎臟病基金會腎臟病預后質量倡議工作組(KDOQI)即提出慢性腎臟病定義及分期標準,腎小球濾過率(GFR)≥90 ml/min為I期,60-89為II期,30-59為III期,15-29為IV期,<15為V期。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查。ALB通過免疫散射比濁法進行測定,設備為西門子BNII特定蛋白分析儀以及配套試劑盒,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
1.2.2分析指標
根據中醫(yī)證型將各期患者進行分型,比較不同證型患者ALB水平的差異。
分型依據: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相關標準,將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痰濕郁熱、氣陰兩虛、陰虛火旺、陰陽兩虛4個證型。
1.3 數據處理
用SPSS190統(tǒng)計學數據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所有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I期、II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同證型的ALB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III、IV、V期患者具有明顯差,(p<005),其中陰陽兩虛型患者ALB水平明顯高于其他3種證型,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的中醫(yī)理論研究是近年來一直在研究的中醫(yī)臨床課題,只有對疾病的病因病機全面認識,才能夠制定確切的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治療。多數學者認為糖尿病腎病的病因與先天稟賦不足、飲食失節(jié)、勞欲過度等因素密切相關,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將該病分為痰濕郁熱、氣陰兩虛、陰虛火旺、陰陽兩虛4個證型[3]。但不同證型患者的實驗室指標變化,臨床研究較少。
尿微量白蛋白是腎臟疾病診斷的標志物之一。作為重要的血漿蛋白質之一,白蛋白因為分子量大通常越過腎小球基膜在尿液中被檢測到的濃度極低,但是當腎臟出現冰雹,腎小球基膜的通透性發(fā)生變化,白蛋白排出量增加,尿白蛋白濃度持續(xù)性升高,嚴重患者出現蛋白尿。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I期、II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同證型的ALB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考慮是因為在腎病早期,不同證型的患者腎臟損傷情況均不明顯,所以ALB雖然出現增多,但各證型之間無明顯差異。III、IV、V期患者具有明顯差,(p<005),其中陰陽兩虛型患者ALB水平明顯高于其他3種證型,考慮陰陽兩虛患者是機體腎陰腎陽相互損傷的最終階段,因此在ALB水平上也有所表現。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在中晚期2型糖尿病腎病不同證型的患者中會出現差異,可以成為辨證分型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全小根周強,趙林華,田佳星.糖尿病腎病的中醫(yī)辨治經驗化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01):144—6
[2] 李秀華,李鳳乾李獲耿建國.糖尿病腎病中醫(yī)病名及病因病機淺述町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化2010(06):7-9
[3] 丁志珍,陳衛(wèi)東.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化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02):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