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云南新興職業(yè)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1)
常規(guī)護理對于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的效果不佳,筆者認為采用飲食護理干預可行,為分析其臨床效果,以86例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從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中選取86例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病人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61.79±2.86)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27±0.43)年;實驗組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41-77歲,平均年齡(62.14±2.79)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34±0.42)年。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本研究可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告知患者與家屬研究詳情,同意后進行本研究。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具體如下:建立檔案,記錄患者的個人信息與病情、飲食習慣等,測量患者的體重并分析其前一日飲食的營養(yǎng)成分,據此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根據飲食方案指導患者的飲食。告知患者稱重方法,并在患者出院后給予患者制定好的飲食方案。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糾正其存在的錯誤,解決患者的問題與疑惑[1]。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地從調查,總分值為0-100分,非常滿意:≥95分,滿意:<95分且≥80分,不滿意:<80分[2]。滿意度以非常滿意患者人數(shù)與滿意患者人數(shù)之和進行計算。
采用SPSS18.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分析,采用卡方檢驗計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計算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據表1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情況對比
據表2顯示,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不良印象,在疾病的折磨與長期藥物質量影響下,會導致患者的飲食習慣不健康,對于肥胖病人有著不良影響。在治療的過程中配合以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極為重要的,而以往多采用常規(guī)護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口頭上的叮囑往往會被病人所忽略,所以筆者認為采用飲食護理干預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遂進行本研究。
飲食護理干預更加注重患者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其在了解患者的情況后制定的護理措施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并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提高了治療效果[3]。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實施飲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且患者更加認可與配合,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