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雅麗
摘 要:試圖剖析從整體上關注一本書的方法以及重要性,闡明如何關注封頁,感知文本風格;關注序言,把握文本主題;關注目錄,掌控閱讀主動和回顧全書,深挖精神內(nèi)涵等幾個問題,提醒閱讀者從整體入手,更好地把握一本書的思想內(nèi)容、精神內(nèi)涵等,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成效。
關鍵詞:整體;序言;全書;閱讀成效
從整體上關注一本書,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一本書的內(nèi)容情節(jié)、思想風格、精神內(nèi)涵等,也能從理解力、判斷力等多方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從而真正提高整本書的閱讀成效。
一、關注封頁,感知文本風格
關注一本書的整體,首先從封面、封底開始。封面的顏色、圖案常常會透露一本書的風格,比如顏色深的常代表主題的深沉、凝重;顏色淺的則暗示主題的活潑俏皮。題為文眼,封面上的書題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內(nèi)容,比如《三毛流浪記》,以人物事件為題,讀懂題目,就能猜測書中的大致內(nèi)容。從成人的角度細究,流浪是一個悲苦的詞匯,圖上三毛瘦骨嶙峋、衣衫襤褸,按理說它的底色應該是凝重深沉的深色系,然而,該封面卻以大塊明麗的黃為底色,這又是為什么呢?是不是暗示了行文的幽默風趣或者是人物的樂觀堅強,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帶著這樣的猜測去讀與毫無心理準備的盲目閱讀效果當然不一樣。當然,你還可以從封頁中獲取作者、譯者、出版社等信息,有時還會有對這本書的簡單扼要的一句話評價,透過這些文字我們又可以獲取不少有用的東西。
因此,我告訴學生,拿到一本書,先看封面、封底,看顏色、看圖案、看上面的文字,然后通過思考、分析、提問、討論等,猜測、把握整本書的風格。
二、關注序言,把握文本主題
前(序)言常常會有對本書作(譯)者、寫作背景、文學地位等的簡單介紹,通過對這部分文字的閱讀,你可能會得到閱讀這本書的一些方法上的啟發(fā)或者對這本書的主題有個初步的大概的印象。比如《木偶奇遇記》的譯者前言里,任溶溶除了對該書作者卡洛·科洛迪作了簡要介紹外,還這樣寫道:“為了紀念作者,意大利設有科洛迪兒童文學獎。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西北皮斯托亞市附近的科洛迪鎮(zhèn)上,還給《木偶奇遇記》的主人公皮諾喬豎立了一個銅像,臺座上刻著兩句話,表達了小讀者們的共同心愿:獻給不朽的皮諾喬——滿懷感激心情的四歲到七歲的小讀者?!?/p>
通過這個前言,我們除了了解作者生平外,還可以獲取這樣的信息:這是一本意義非凡、影響深遠的書,這本書適合四歲到七歲的小朋友閱讀。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樣,它就不僅會啟發(fā)我們應該從幫助學生成長的角度去閱讀、思考這本書,也會啟發(fā)每個閱讀的學生要注意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三、關注目錄,掌控閱讀主動
閱讀目錄同樣重要,通過目錄閱讀,常??梢詭椭鷮W生了解這本書的基本情節(jié),還可以利用它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使其養(yǎng)成有計劃做事的良好習慣。當然,閱讀目錄時,別忘了引導學生邊讀邊提問或者邊讀邊猜測,這樣可以增加閱讀的趣味,還可以讓學生逐漸成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讀者,讓學生在閱讀時盡可能地保持主動。
我在引導學生閱讀《木偶奇遇記》時這樣做:請你閱讀這本書的目錄,看看這本書共有幾章,大膽猜猜每一章可能講了些什么,哪個章節(jié)的題目讓你最困惑就畫個問號,哪個章節(jié)你迫不及待地想去讀一讀,那就馬上翻過去看一看,驗證一下你的猜測。做完這些之后,給自己制訂一個閱讀計劃。有了這樣的引導,班里大部分的學生都讀得很主動。
四、回顧全書,深挖精神內(nèi)涵
相對于小學生來說,一本書讀完,能把握它的大體內(nèi)容,概括它的主要情節(jié),講述其中感興趣的段落,積累一些語言,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就達到目的了??墒?,對于一本真正的好書來說,這樣讀顯然是很浪費的,比如《木偶奇遇記》。
我們班學生閱讀完《木偶奇遇記》后,我引導他們思考:木偶真的會變成驢子或者真正的孩子嗎?既然不可能,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讀這樣一個“荒唐”的故事呢?然后,我和學生一起回顧全書,一起梳理:
1.驢子是什么木偶變的?真正的孩子呢?
2.驢子長什么樣子?真正的孩子呢?誰更美更受歡迎?
3.驢子吃什么?真正的孩子呢?
4.驢子穿什么?真正的孩子呢?
5.驢子住哪里?真正的孩子呢?
6.驢子干什么活兒?真正的孩子呢?
7.變成驢子后,木偶的心情怎么樣?變成孩子之后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8.木偶變成了驢子之后,它的家人怎么樣了?變成孩子之后呢?
9.綜觀上面的答案,你有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通過列表、觀察、對比、討論對整本書進行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回顧梳理,發(fā)現(xiàn):不愛書本,不愛學校,不愛老師,整天玩樂的懶孩子最終只能變成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的驢子,干著各種各類的臟活累活(或者只能供人取樂),不但自己苦惱絕望,還讓家人遭受打擊,生重病,窮得連一口飯也吃不起;而有志于學習、干活和上進、充滿愛心和孝心的木偶會變成漂亮的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住著漂亮的房子,吃著新鮮的美味,干著自己喜歡的活兒,自己輕松愉快,還讓自己的家人也變得身體健康,精神抖擻,興高采烈,快快活活。噢,原來,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成長需要誠實、勇氣、毅力,需要學習,需要愛與善良……還告訴我們成長的軌跡就藏在你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成長不僅關乎你的未來,也影響你所愛的家人的幸福。
至此,學生對這本書的精神內(nèi)涵有了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了解,這本書也更顯現(xiàn)了它的經(jīng)典的閱讀價值。
參考文獻:
[1][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M].商務印書館,2004.
[2][意]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記[M].任溶溶,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
[3]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全集)[M].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