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 郝夏冬 趙澤林 馮偉
摘 要:秦可卿在《紅樓夢》里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物,包括她的出身、病情、生活作風,以及她的死,紅學界各種考究,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但細讀《紅樓夢》,仔細思索,一位出身卑微的女子為什么把她列為金陵十二釵之一呢?其中必有蹊蹺!她是紅樓里面最神秘的女人,她是紅樓里面最美麗的女人,她是紅樓里面最可悲的女人。
關(guān)鍵詞:身世;容貌;處事;情感
想要真正探知秦可卿的原型,就要好好品鑒《紅樓夢》?!都t樓夢》描寫的社會背景,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點寫的是乾隆朝,“當今”這個“日”,和潛在的敵對政治勢力“月”,構(gòu)成了緊張的“雙懸日月照乾坤”的形勢。在《紅樓夢》第八回末尾,有對秦可卿的“詳細”介紹,說她是一個棄嬰,后被其養(yǎng)父——一個小官僚領(lǐng)養(yǎng),后嫁給寧國府的賈蓉作媳婦。秦可卿第一次出場是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衩,飲仙醪曲演紅樓》,這次是借賈寶玉的眼把秦可卿的閨房設(shè)施寫了出來。秦可卿在本書的中的地位不可不謂之重。秦氏既然在十二釵之列,容貌自然也為上品。賈母說她;“生的裊娜纖巧,”可卿名為“兼美”,即兼有寶釵和黛玉之美,寶釵和黛玉的容貌都是上上之姿,而秦可卿兼有兩者之美,其容貌竊以為應是紅樓第一人了。而秦氏暗合秦羅敷,《陌上桑》就秦羅敷的美貌有此描寫: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曹雪芹先生寫美女常從病上寫,如:林黛玉的不足之癥需用人參養(yǎng)榮丸來治,薛寶釵的病犯時咳嗽需用冷香丸,而秦氏的氣血不足需用益氣養(yǎng)榮補脾和肝湯來治。又寫香菱說她“倒好個模樣,竟有些像咱們東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兒”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香菱也是兼有釵黛二人之美。
秦可卿諧音“情可輕”或“情可傾”又或“情可欽”,寫到情,寫她與賈蓉結(jié)婚,上文寫道兩家地位懸殊,卻結(jié)為夫妻。從小說的第二十九回,張道士給寶玉提親時曾說:“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很”。從模樣,聰明,到家庭的富貴與否,道士說得已十分周到。而賈母卻只說:“不管她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難得好的”。這就解釋了為何家境相差如此之大,秦可卿依然可以嫁入寧國府,是因為她完全符合賈母的標準。然而畢竟是“高攀”,在封建社會,門當戶對是一個很嚴格的標準。所以這樣的高攀是要付出代價的,她與丈夫相敬如賓到“從來沒有紅過臉兒”。第十回,在賈珍的努力下,馮紫英請了名醫(yī)張友士來給秦可卿看病,賈蓉領(lǐng)去的,兩次追問秦可卿的病還有希望沒。第一次當著秦可卿的面問還可治不可治,第二次直接就問會不會死人了,其間的冷酷和不避諱、不忌諱那是相當明顯。兩次的態(tài)度如此不同,可見兩人的夫妻之情早已消失殆盡了。
上文寫道“賈母素知秦氏是極妥當?shù)娜?,因他生得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去安置寶玉,自然是放心的了”,寶玉賈母來寧國府其實是受尤氏邀請的,寶玉的飲食起居本應該是尤氏操心的事,于秦可卿這個重孫媳婦關(guān)系不大。但尤氏作為當事人卻忽略了這件小事,而反倒是事不管己的秦可卿卻早早為此做了打算。可見,她事事想在人前,這樣的人你能說她不能干嗎?秦可卿死后托夢王熙鳳,這段囑托可謂是瞻前顧后,既有物質(zhì)的儲備,又有教育的構(gòu)想。連抄家之后的退路都想好了。足以見秦氏的才干之高。另有賈珍對秦氏的評價:“合家大小,遠近親友,誰不知我這媳婦比兒子還強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見這長房內(nèi)絕滅無人了”,所有的這些足可見秦氏的才能。
秦可卿的判詞是: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縊。其判云:情天情?;们樯?,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從判詞看可以得出秦可卿最后是上吊而死,正是“秦可卿淫喪天香樓”高樓大廈對應天香樓,懸梁自縊對應上吊而死。瑞珠和寶珠作為秦氏的貼身丫鬟一個撞柱而死,一個甘為義女。小說又寫焦大罵“爬灰的爬灰”,所以秦可卿“淫喪”,但從小說對秦氏閨房的描寫說著大家來至秦氏臥房。剛至房中,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寶玉此時便覺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lián)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案上設(shè)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shè)的寶鏡,一邊擺著趙飛燕立著舞的金盤,盤內(nèi)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shè)著壽昌公主于含章殿下臥的寶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連珠帳。寶玉含笑道:“這里好,這里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武則天,壽昌公主,同昌公主等這里面描寫的種種人物,都是淫亂的代表,似乎曹雪芹先生就是想傳遞給讀者這樣一個印象。她死后,賈珍為了讓她的葬禮更體面些,花了1500兩銀子為他的兒子捐了個五品龍禁尉的官。為了她,寧國府幾乎是傾巢而出,參加治喪的人數(shù),包括和尚,道士,尼姑,還有寧國府的下人,賈府的宗室子弟,包括賈赦,賈政等等,達到了將近400人,還驚動了皇帝,王公大臣,包括8公還有幾位侯爺,還有眾王孫公子,連皇帝都派了內(nèi)相大太監(jiān)戴權(quán),來參加秦可卿的喪禮,北靜王爺還親自路祭。她死后睡的棺材,是義忠親王老千歲因為壞了事,而沒有用的棺材。前文說她是養(yǎng)生堂抱過來的,被秦業(yè)(任職營繕郎)養(yǎng)大,雖然嫁入寧國府,成為蓉大奶奶,但是也不至于驚動皇帝,王公大臣,這些位高權(quán)重的人吧,所以秦氏的出身問題有待商榷。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首,自然別有趣味,正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在我們?nèi)松牟煌A段品讀紅樓,都會得到不一樣的啟示。惟愿讀者得紅樓之妙,足矣。
參考文獻:
[1]劉宏嬌.天生的交際家——論秦可卿的處世智慧[J].名作欣賞,2019(08):29-31.
[2]袁方.虛實相生 統(tǒng)攝全篇——論秦可卿、香菱的結(jié)構(gòu)意義和象征意義[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3(03):22-28.
[3]張波.論紅樓夢中秦可卿人物悲劇[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5(12):157.
作者簡介:
郝夏冬,河南理工大學能源學院;趙澤林,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馮偉,河南理工大學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