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非池
鄉(xiāng)下的夜晚格外安靜。熄了燈,從窗口望出去,只見零星幾點燈光,從樹的剪影里透出,忽明忽暗。我輕手輕腳地推開房門,生怕吵醒早已入睡的外婆。
才推開一條小縫,便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響。只見外婆左手正撩起半邊衣服,右手拿著一張黃色的麝香膏藥,見我推門進(jìn)來,手停在了半空。我輕輕掩上門,在外婆身旁躺了下來,背對著外婆,閉上眼,想盡快入睡,但那一縷縷略帶苦澀卻讓我著迷的清香,輕輕地挽住我記憶深處的那些畫面,緩緩鋪展……
上小學(xué)時,我便一直與外婆同睡。每天晚上最喜歡替外婆貼麝香膏藥。那時候不懂外婆的痛,只喜歡那麝香淡淡的味道,融著些辛辣、苦澀以及清香。那時候,只要外婆拿出膏藥,本已乖乖躺下的我就會立馬爬起來,搶過外婆手中的膏藥聞了又聞,然后聽得外婆兩手按著腰部,“咝咝”倒吸兩口涼氣,我便知道該如何順著外婆的手找準(zhǔn)地方將膏藥貼在何處了。
我輕輕按動幾下,外婆就皺著眉頭,扶著腰說:“對對,哎喲,就是這里……”我響亮地應(yīng)了一聲,然后緩慢又有些莊嚴(yán)地一點一點撕下膏藥。一絲一縷的味道傳遞過來:先是辛辣,像紅糖姜茶,不濃,甜中隱隱的辣味催著淚意,然后便是苦意。我細(xì)細(xì)嗅著,那一點點的苦,爬山虎似的順風(fēng)瘋長,很快蔓延到舌間,凝成一滴酸澀的淚。膏藥撕下來,我還要將那張黃色的紙留著,再嗅一下。“寶貝,快,別玩了,外婆疼著呢!”外婆嗔怪著。我便笑瞇瞇地幫外婆貼上膏藥,然后繼續(xù)把那張貼紙放在鼻尖,深吸一口氣,任由麝香將我包圍,進(jìn)入五臟六腑。
外婆輕刮著我的鼻子,笑著搖搖頭。彼時的我,從未在意過外婆扶腰時深皺的眉頭,也未在意過外婆腰上因膏藥而留下的一個又一個微紅的印子,外婆的后背似一封信從未寄出,只是讓歲月蓋下一個又一個郵戳。
麝香薄紗似的罩在我身上,我終是轉(zhuǎn)過身,坐起,拿過外婆手中的那貼膏藥。曾經(jīng)的小手已經(jīng)可以滿滿地握住那雙枯樹般的大手了,我卻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尋找外婆的腰傷究竟在何處。
“哎呀,外孫女長大了……”,外婆給我的,只是一句欣慰的嘆息,這嘆息聲里帶著無限的歡喜,又帶著無限的悵然。
我沒有像小時候一樣再去嗅那張紙。我知道,這淡淡的清香早已將記憶浸泡。我的外婆,就是這樣辛苦操勞,兼顧著兩個家。
外婆,將永遠(yuǎn)是那個喜歡絮絮叨叨,喜歡在吃晚飯時精確報出各種菜價卻常常記不得自己錢包放在哪里的外婆,是那縷我記憶深處永遠(yuǎn)的香。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xué)實驗學(xué)?!笇?dǎo)教師:周昕
誰的家人沒有貼過膏藥呢?輕輕揭開包裝,一股融入了辛辣、苦澀以及清香的膏藥味道就會撲面而來。然后,需要它的人就會乖乖地坐好或是躺好,用手指著大概的位置,貼膏藥的人會順勢而去,“啪”的一聲,利索地貼好。只不過,在孩童眼里,這就是一個好玩的游戲,他(她)根本沒有心思和精力,去考慮那個需要膏藥的人此時是多么的疼痛,又是多么的隱忍。文章中的外婆就是這樣的。她一生辛苦操勞,兼顧著兩個家,買菜、帶孩子……為了子孫,付出了所有,包括自己的健康。她的腰因為常年的勞碌,終究向膏藥妥協(xié),留下一個又一個貼膏藥的紅印子。從作者兒時到現(xiàn)在,外婆的腰上依舊貼著膏藥,作者的心里依然喜歡著膏藥的味道。只不過,長大后的她,終于讀懂了這貼膏藥背后的辛勞。
難得的是,對于外婆的付出,作者的敘述很少,雖是只言片語帶過,但讀者心中卻完全明了。這不僅歸功于作者的文字功底,更因為這是真實生活的縮影,所以情真意切,所以打動人心。
【適用文題】歲月的痕跡;從未走遠(yuǎn);_____的味道……(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