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婷
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省去了許多天然義務和必要勞作,卻讓人們少去了許多自己辛勤付出的機會??萍歼M步對于人類生活,促進之余也頗有些危險,作為人類,我們要用好這把雙刃劍。愚以為,我們應警惕進步的危險,保留自己的底線,去做,去愛,去感受。
進步的危險在于,在惰性和過于自信的心理面前,人們對科技過于依賴。人們往往認為,科技可靠、便利、沒有感情,永遠都是自己的附庸品。然而,在阿爾法狗又一次戰(zhàn)勝人類之后,我們應該警醒,科技的進步如此迅速,竟逾越了人類大師的本領。
正如尼古拉·特斯拉說,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終極目的,是完成對物質世界的掌控,駕馭自然的力量,使之符合人類的需求。此言直指本質,面對科技,我們應當保有自己的理性。就像人類剛在世界上活著的那般,辛勤勞作,開墾、記憶、探求、開拓新的領域,并在這期間輔以進步的科技,獲得屬于我們的世界,而非只屬于純科技的重復疊加。王蒙先生所言極是,我們的頭腦應該善于和勤于計算、記憶、學習、想象,在科技之上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王國,我們要奔跑、跳躍,在生命的長途跋涉中磨練自己,增強自己的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人類對科技的掌控,警惕并遠離科技所帶給我們的物質上的危險。
科技的進步使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縮短,但還有許許多多像石黑一雄的人坦言,身處一個科技爆炸、溝通無限的世界,感受到的卻是史無前例的孤獨無助。省去辛勤付出和關心的同時,殊不知,就像??颂K佩里想告訴我們的那樣,辛勤付出帶來愛,省去了這些,便少了幾分情誼。而人的存在之所以有意義,有那份米蘭·昆德拉筆下的輕與重,人的寫作之所不同于小冰寫詩,也便在于這份機器無可代替的付出。
幸運的是,這份危險的進步也提醒著我們,用心去愛,去感受。就像小王子鐘情于一朵玫瑰那般,用或娟秀或稚嫩的筆體寫下一封溢滿情思的長信,寄向遠方,或是讀一首李太白的詩,體會到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的夢幻,或者是去走路、去做飯、去寫詩、去勞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受,去學會這世間千千萬萬種愛,種植之愛、閱讀之愛、父子母女之愛、友人之愛……就如媒體人小托所說,科技的邏輯永遠不能回答關于愛的命題。而這份愛,也成為我們抵抗科技的底線。同時,我們應當學會自省,每日三省吾身,是否行有不足;學會傳承,這千千萬萬年來的美好品德和文明,我們應當記在心里,而非科技冰冷的記錄和復制。以情為旨,我們也當能應對科技所帶給我們的情感上的危機。
科技無法取代我們,更無法取代愛。作為科技的發(fā)明者,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利用它,而非為它所用。在迅速發(fā)展的科技面前,我們應該警惕這種進步的危險,在理智和情感上去正視它,也必將在未來的日子里共同進步。
(指導教師/鄔雙)
(素材來源:《作文與考試》本期106頁《進步的危險》)
編輯/ 華放 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