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
陳平出生在陳留郡陽武縣戶牖鄉(xiāng)一個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自幼父母去世。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陳平分析天下大勢,覺得秦朝的滅亡已經(jīng)不可避免,如此時機正是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機會。于是立即辭別家人,前去投軍。他清楚當時有能力爭奪天下的只有項羽、劉邦兩個人,于是決心去投奔劉邦。
幫劉邦爭得天下
劉邦手下的將領聽說陳平剛來就做了都尉,紛紛前來說他的壞話。陳平對種種污蔑根本不加解釋,他對劉邦說:我之所以離開魏王、項王,是因為他們不能聽我的計策。后來我聽說大王能用人,這才前來投效。如果大王覺得我?guī)筒簧鲜裁疵Γ蔷妥屛一丶野?。您給我的賞賜我一文沒動,原封奉還。劉邦越發(fā)覺得陳平難能可貴,“厚賜,拜以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言”。
其時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里,請求割地求和都行不通。劉邦向陳平問計,陳平詳細分析了項羽的人品性格,指出項羽最大的缺點在于小氣和猜忌,最好的辦法莫過于使用反間之計挑撥他們的君臣關系。陳平派人到處散布謠言說項羽的手下大將們一個個功勞很大,卻不得裂土封王,現(xiàn)在這些人心存不滿,私下里想和劉邦勾結(jié)。消息傳開,項羽果然疑懼起來,于是派出使者去見劉邦,借此打探情報。陳平早已猜透項羽的心思,借機與劉邦合演了一場好戲。
項羽的使者來到漢營,只見漢軍士兵殺豬宰羊,準備了一頓最高標準的宴席,劉邦親自出來接待,雙方寒暄幾句就要舉杯痛飲。突然,劉邦臉色一變,放下酒杯冷冷說道:原來尊使是項王派來的,我還以為是亞父(亞父是對項羽首席謀士范增的尊稱)的使者呢。說完便離席而去。接著漢軍士兵撤走了這些佳肴美酒,換上了粗茶淡飯。使者又羞又怒,回來后將自己的見聞添油加醋地報告給項羽,項羽果然對范增大起疑心。范增也是心高氣傲之人,知道自己受到了猜疑,當即甩手不干了。得知范增離去,陳平認為漢軍的最佳時機來了,他和其他將領仔細籌劃,制定了一個周密的突圍計劃,劉邦最終成功逃脫。
經(jīng)此一役,陳平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儼然成為了僅次于張良的重要謀士。此后,陳平設計封韓信為齊王,以借力殺項羽,使劉邦完成了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至此,結(jié)束了將近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登皇帝位,史稱漢高祖,封韓信為楚王。不久,有人上書告韓信謀反。劉邦問手下將領如何應對,將領們都說要直接出兵攻打。劉邦無語,又單獨問陳平意見。陳平認為直接出兵等于是逼韓信造反,而且韓信兵精糧足,本人又是良將之才,戰(zhàn)事前景很不樂觀。他獻計要劉邦借口外出巡狩,大會各路諸侯于陳地。陳地與韓信的封土接壤,既然韓信沒有公開造反,勢必會親自來接待,到時要處置他就輕而易舉了。劉邦依計而行,果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韓信抓了回來。陳平的這一計謀,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jù)的禍根,維護了新王朝的統(tǒng)一與安定。
在呂氏之禍中全身而退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重。這時燕王盧綰造反,劉邦派大將樊噲前去平叛。樊噲走了以后,有人進讒。劉邦聽了大怒,打算收回樊噲的兵權(quán),于是吩咐陳平、周勃去殺了樊噲。路上陳平與周勃商議說:樊噲是皇帝的舊相識,曾經(jīng)立過大功,而且他老婆呂須是皇后呂雉的親妹妹。現(xiàn)在皇帝盛怒之下要殺他,說不定將來會后悔的。我們不如先將樊噲收押,帶回京師交給陛下自己處置。周勃聽從了陳平的意見。
陳平在押送樊噲回京的途中,收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他擔心呂后和呂須要找自己的麻煩,于是吩咐手下負責押解,自己先行馳往京師。陳平快馬加鞭趕回宮中,在劉邦靈前痛哭流涕,并向呂后匯報了自己的行止。呂后讓他回去休息,陳平擔心自己離開宮中就會遭到各種讒言攻擊,苦苦請求宿衛(wèi)宮中,呂后只得讓他做了小皇帝的老師。呂須多次想進陳平的讒言,卻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樊噲回京后果然被下令釋放,重新恢復了爵邑。
劉邦去世后,惠帝即位,大權(quán)實際掌控在呂后手中。曹參死后,陳平和王陵分別擔任了左右丞相(右為尊)。不久,王陵被罷免了右丞相職位,由陳平代之。呂須一直痛恨陳平為劉邦定計抓了自己的丈夫,這時見姐姐臨朝稱制,又跑去說陳平的壞話,說他整天只知道喝酒玩女人。陳平知道后,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呂后一心想用呂家人取代劉氏江山,本來還對陳平等人有所忌憚,現(xiàn)在聽了陳平的作為,心里暗自歡喜。
呂后去世后,陳平聯(lián)絡周勃等人,一舉鏟除了諸呂勢力,擁立了劉邦的兒子漢文帝。周勃坐上了右丞相的寶座。陳平為左丞相。后來,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與陳平相去甚遠,沒多久就告病辭去了相位。于是陳平一個人專任丞相,直到終老,謚號為獻侯。
太史公司馬遷認為陳平的一生“善始善終”,這一切都源自他過人的智謀。陳平智慧的精華在于他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改變命運:居家貧困時,他通過一次大家意想不到的婚姻擺脫了困境;離開項羽時掛印封金逃脫了可能的追殺;楚漢相爭時通過制造敵營的猜疑以獲得可乘之機;呂后執(zhí)政時以自瀆來求取政敵的信任……這說明陳平過人的智計就在于他能夠不斷地創(chuàng)造機會,變不利為有利,從而成就了身名俱榮的傳奇人生。
(摘自《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