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峰
摘 要:最近,教育部提出,要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在這個大背景下,怎么處理好高中與大學物理教育的銜接問題,是大學物理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大學物理教育多年的一線教師,就高中物理與大學物理的銜接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物理教育 教育銜接 大學物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c)-0187-02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要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做好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過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大學物理教學方面,2011年頒布的《理工學科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在很多教學內容的建議中都提到了和中學階段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1]。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大學物理教育的一線教師,就高中物理與大學物理的銜接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基本結構和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學科。其研究內容大至宇宙,小至電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guī)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物理學科的教學目的除了向學生講授基本物理知識、定理以外,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yǎng),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內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關鍵部分。
1 物理教育銜接的意義與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進行了物理學科的初步學習,此階段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正確認識科學的本質,激發(fā)其學習物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高中階段的物理教育,主要以實驗現(xiàn)象為基礎,總結出物理規(guī)律及結論。升入大學以后,大部分工科、理科專業(yè)的學生還要更深入地學習大學物理。大學物理課程不同于高中物理課程,大學物理課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物理思維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將自然科學上升到更高的層面,開拓人的認知領域。學生從高中物理的學習過渡到大學物理的學習,要在思維方式上發(fā)生根本的轉變,大學物理是實驗與理論并重,兩者緊密聯(lián)系且有時分別進行教學的一門學科。怎么把這兩個階段物理學科講授、學習有效地進行銜接,是擺在大學物理老師和同學面前的一個問題。
中學和大學物理教育的銜接問題,早就引起了國內外教育學者的廣泛關注。D.F.Holeomb等人在其1987年發(fā)表在《Physics Today》的研究論文《基礎物理學的新模式》[2]中指出:“基礎物理學教程改革方案一方面要明確地反映近代的內容和物理學科的特點,還要考慮是否影響高中物理教程的問題。”國外對教育銜接問題的研究主要涉及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教師教學方式、大學一年級的課程設置、加強銜接的學制措施這四個方面。在國內,梁昆淼先生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指出:”高中物理課程與大學物理課程對學生的要求不同,剛入學的一年級大學生還保留了不少中學生的特點,不能立刻適應大學物理課程的要求。”崔文麗等人在《如何處理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銜接與過渡》[3]中指出:“大學物理教師要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喚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認識到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的差別,提前轉換角色?!泵缥膶W等人在《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課程的銜接研究》[4]中指出:“大學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延伸,但由于兩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不同,一部分大學一、二年級新生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物理的學習。”作者提出了諸如溫故知新、精講典型例題、強化所學知識、加強學法指導、提前講授微積分等數(shù)學工具知識等方法。
筆者認為要做好高中物理教育與大學物理教育的銜接,應該從教學活動的兩個主體入手,一是教師,二是學生。
2 做好物理教育銜接需要采取的措施
大學物理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幫助升入大學的新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經過3年艱苦的高中學習生活,大部分學生抱著放松甚至懈怠的學習態(tài)度進入了大學課堂,部分同學沒有了目標、沒有學習的激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很多同學把本該用到學習上的時間用到了打游戲、參加社團活動等上面。作為大學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發(fā)現(xiàn)物理定理定律中的對稱美、統(tǒng)一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他們的時代使命感。
大學物理教師要充分了解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大學物理教師要熟悉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以便對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情況有所掌握,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才能正確把握大學物理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避免內容的重復和過大的知識跨度。進入21世紀后,我國高中教育進行了多輪次課程改革,這勢必會影響到大學物理的教學。高中物理教學階段,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自主學習,以及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學理念[1]。這就要求大學教師要時時關注高中教育改革進展,與時俱進,熟悉高中階段的最新教學大綱、內容,這樣才能把高中物理教育和大學物理教育銜接好。
應該對新入學的大一新生提前進行微積分初步知識的教學。這一教學任務可以由物理教師完成,也可以由數(shù)學教師完成。但一定要在大學物理課程開課前進行。中學物理內容和大學物理內容大部分內容基本一致,但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卻是不同的。大學物理中解決問題用到的是微積分的知識,但很多即使學習了微積分知識的學生,解題過程中還是習慣使用中學的解題方法,而不會使用大學的微積分解題方法,這就要求大學物理教師掌握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的教學差異,反復強調新的思維方法,反復對學生進行新的解題方法的練習,直至學生適應新的思維方法。
作為一名大學生,要學好大學物理課程,應做好以下幾點:
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標,轉變學習方法。養(yǎng)成提前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記課堂筆記的好習慣。學生自己應該明白,學好大學物理,可以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另外,通過大學物理的學習還可以培養(yǎng)科學思維、科學素養(yǎng)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銳意進取,絕不懈怠。升入大學后,很多學生從思想上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老師和家長也不再像高中那樣給予那么大的壓力,于是很多同學抱著60分萬歲的思想,得過且過,甚至有的同學把“掛科”當成家常便飯,動不動拿出來“炫耀”,說什么“不掛科的大學生活不是完整的大學生活”。同學們一定要杜絕這樣扭曲的不正常的價值觀,積極學習,為自己的美好將來打好堅實基礎。
高等數(shù)學是學習大學物理的工具,一定要掌握這門工具。高等數(shù)學中的微積分、極限等知識,是學習物理的數(shù)學基礎,這些知識有助于理解物理原理,可以使學生腦海中有個清晰的物理過程。
3 結語
總之,做好高中物理教育和大學物理教育的銜接,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有積極意義。需要大學物理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大學物理教師要深刻理解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的差異,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力爭把兩個階段的物理教育做到“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 黃順,韋冬平,劉海丹,等.民族院校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育銜接問題研究[J].物理與工程,2017(27):60-65.
[2] D.F.Holeomb, R.Resink, S.Rigden.基礎物理學的新模式[J].Physics Today,1989(1).
[3] 崔文麗,張旭峰.如何處理大學物理于中學物理的銜接與過渡[J].物理通報,2011(8):23-24.
[4] 苗文學.大學物理于中學物理課程的銜接研究[J].物理通報,2011(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