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廣
摘 要:圖書館的發(fā)展,將直接影響這圖書事業(yè)的發(fā)展,所以在圖書館發(fā)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切實注重自身作用發(fā)揮的同時,還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圖書館的發(fā)展行列之中,構建相應完善的合作模式和路徑,才能更好地適應圖書館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就三種合作模式與路徑進行了分析,第一種模式是作為辦館主體的合作模式;第二種模式是參與管理的合作模式;第三種是提供服務與資源的合作模式。
關鍵詞:社會參與;圖書館發(fā)展;合作模式;路徑
自《公共圖書館法》實施一年多以來,我國的圖書館發(fā)生了巨變,不僅讀者成為了圖書采購員,而且在社區(qū)村鎮(zhèn)中也開始加強圖書館的建設,使得公共文化空間的檔次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圖書館的智能化程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這一切得益于社會的力量參與到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之中,就當前而言,我國社會參與圖書館發(fā)展的合作模式常見的主要有三種,即基于辦館主體的角色、參與管理的角色、提供服務和資源的角色,參與到圖書館的發(fā)展之中,并打造相應的模式,完善合作發(fā)展的路徑,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政府主導的地位不能變,本文的一切觀點都是在以政府為主導的前提下進行的,而社會力量的參與更多是豐富圖書館的發(fā)展模式和服務特色。
1 基于辦館主體的角色論述社會參與圖書館的合作模式及發(fā)展路徑
在社會參與圖書館發(fā)展的合作模式中,將社會力量作為辦館主體的角色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合作模式。這主要得益于《公共圖書館法》的深入實施,使得社會力量作為主體的方式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和建設在法律上提供了支持。但是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發(fā)展且將其作為管理主體是,其模式是由公民個人、企業(y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辦館主體,自籌資金開設公共圖書館,且注重公共圖書館法律義務的履行。同時可以以捐贈者的姓名來對圖書館進行命名。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深刻領悟《公共圖書館法》中的精神,以促進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可以采取總分館制度,將公共圖書館延伸到城鄉(xiāng)基層,這樣不僅彌補了基層地區(qū)在公共文化方面的短板,而且還能為城鄉(xiāng)基層民主自我充實提供多元文化空間。目前,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優(yōu)秀的有山西、江蘇、北京地區(qū)。以山西永濟的經驗為例,采取基于總館指導、建立分館和設置基層服務點的三級總分館服務體系,有效的結合基層的需求,將基層服務點的管理主體交給社會力量,使得基層群眾享受文化福利的空間更大。
2 基于參與管理的角色論述社會參與圖書館的合作模式及發(fā)展路徑
在這一模式下,主要是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到圖書館管理之中,在圖書館運行方向下滿足公民的根本利益。因為在《公共圖書館法》中提出,只要是公共圖書館,不管是公民,還是企業(yè)法人,或者其他的組織等方面的社會力量,都可以采取理事會制度,社會公眾都可以參與到政府主導和社會力量為主體建設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之中,也能代表社會公眾的一種意愿,更是對全體社會成員進行文化權利實現的渠道。此外,社會公眾對圖書館的評價與認可程度也關系到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高低,所以在圖書館發(fā)展中,需要發(fā)揮社會力量參與到圖書館管理工作之中。比如在2018年7月,北京王府井圖書館(東城區(qū)第一圖書館在背景王府井書店六樓開設的分館)推出了以“您讀書,我買單”的文化活動,條件是:每個讀者都可以在1年內購買6冊且單價小于等于80元的圖書,但是所購買的圖書在館內的藏本新書低于五本,這樣就使得讀者成為圖書館的采購員。采取這樣的模式,主要是該讀書館考慮到當前很多讀者的需求日益變得多元化和個性化,而如果是通過采購員的主觀判斷,將可能導致讀者的需求沒能得到精準的把握,進而導致供需對稱性差的問題,同時還會浪費空間和資金,尤其是讀者的拒借率也會提升,使得自身的服務水平下降。而采取這樣的活動方式,則能有效的滿足讀者的需求。據統(tǒng)計,2018年底之前,館內共有563名社會讀者參與了這項活動,選了1041冊新書,這些新書涉及的范圍包含了時事政治、文學藝術。社科歷史和少兒讀物與科普讀物。而采取這樣的方式,就使得民眾參與管理的文化權利得以實現。此外,為了更好地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圖書館管理之中,本文建議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微信公眾號、微博、網頁等方面,向特定的群體(這里主要指忠實讀者)發(fā)放網絡問卷進行調研,掌握讀者的心聲,并開設網絡圖書館,在網上為民眾提供電子圖書和紙質圖書快遞服務,對于收集的問卷要定期整理,加強對民意的分析,通過收集的民意,及時地將自身的不足找出來,通過收集的意見建議,定期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告知自身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這樣就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的同時,使得讀者間接的參與到圖書館發(fā)展之中。與此同時,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自身還要加強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利用這些技術加強對用戶閱讀習慣和需求的分析,從而對自身的服務質量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有效的提供服務的同時更好地促進社會力量在圖書館發(fā)展中的作用提升。
3 基于提供服務與資源的角色論述社會參與圖書館的合作模式及發(fā)展路徑
第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圖書館的服務網絡體系建設之中。因為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的主體力量雖然是政府,但是社會的力量不容忽視,需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比如企事業(yè)單位的內部圖書館,中小學學校的圖書館,個人投資建設的家庭圖書館,以及企業(yè)投資公共圖書館參與管理的方式等,都是社會力量參與的重要方式,所以在這方面需要加強投入和引導。
第二,發(fā)揮學校和科研機構自身的豐富的圖書館資源加入到公共圖書服務之中,尤其是在當前政府財政難以滿足民眾的公共圖書服務時,需要發(fā)揮這些力量,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為公眾提供閱讀服務。提升公共文化空間。比如浙江大學圖書館,采取網絡的方式,為公眾在其微信公眾號中提供閱讀服務,每周都會將一周的活動預告在公眾號中提出來,設置了多個欄目,覆蓋的年齡段與領域也不同,主要設置了館藏查詢、移動圖書館、讀者薦購、空間愉悅、微課堂、FAQ、求是學術搜索等不同的欄目,不僅滿足了校內讀者的需求,而且還能滿足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據了解,未來還要設置文化超市和休閑書吧等線下服務設施,增加數字體驗館和文學館與音樂圖書館等,并加大對公眾的開放力度,使得其在參與圖書館建設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采取捐贈的方式參與,主要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形式為圖書館進行捐贈,捐贈的內容可以是資金、實物圖書和技術支持。例如目前很多基金會支持的在農村開辦的農家書屋,大都是在基金會的引導下,獲得捐贈而進行的,而有的企業(yè)在這方面有專業(yè)的管理系統(tǒng),可以為圖書館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而且政府對此類給公共圖書服務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企業(yè)在稅收政策上有一定的優(yōu)惠。但是前提是捐贈必須合法。
第四,采取志愿服務的方式來參與。圖書館為了解決自身在群眾服務能力不足上的問題,可以引入志愿者服務機制,不僅能看展形式多樣化的讀者服務與閱讀推廣服務,而且還能在服務中增強志愿者自身的服務意識,陶冶個人情操,促進其個人社會價值的提升,促進自身服務水平的提升,實現低投入與高產出的目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從三個不同的角色和方面,論述了社會參與圖書館的合作模式及發(fā)展路徑。在未來發(fā)展的進程中,我們需要切實注重各方作用的發(fā)揮,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的建設,才能更好地豐富我國的公共圖書服務體系,實現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光倫,王嘉陵.現代視野下省級圖書館職能演變及定位[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02):57-71.
[2]林時聰.貧困地區(qū)少年兒童圖書館內生式發(fā)展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9,32(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