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飛
摘要:評價一節(jié)語文課的標準在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而教學目標是根據(jù)教學內容確定的,因此選擇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就變得至關重要。本文以肖培東老師執(zhí)教的《美麗的顏色》為例探討文體角度的傳記閱讀教學。
關鍵詞:傳記;《美麗的顏色》;閱讀教學
《美麗的顏色》選自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為“回憶性散文、傳記”,從文體可以看出是一篇傳記。那么,傳記教學教什么?怎么教?即怎樣確定傳記類作品的教學內容?肖老師的教學給我們做了很好地示范。
一、依據(jù)傳記體式確定教學內容
傳記是一種文體樣式,“在文學或文章上的‘傳記文體,指的是藝術地再現(xiàn)真實人物生平及個性的一種文體樣式?!薄睹利惖念伾窂奈捏w看決定了這篇課文的教學內容是教閱讀傳記的方法,即讀一篇傳記要讀什么?讀哪些地方?肖老師在執(zhí)教時,以“猜肖老師會問什么問題”來引導學生關注這篇課文的文體,通過學生對注釋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關注傳記文體,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傳記作品。可見,肖老師根據(jù)文體確定教學內容,敏銳地抓住了傳記文體這一突破口來進行傳記的閱讀教學。
二、依據(jù)傳記的文體特征選擇教學內容
傳記自漢代《史記》開始,經(jīng)過發(fā)展演變,具有一些典型的性質,主要表現(xiàn)在它的敘事性、真實性、歷史性和文學性這幾個方面。對于這類特定的文體,教師要依據(jù)文本的文體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時關注文體特征,教會學生閱讀這一類文體的閱讀方法。
(一)傳記的敘事性
傳記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敘事性,傳記在記敘人物事跡也就是在給讀者講故事。肖老師根據(jù)學生問的問題,由“美麗的顏色是指什么顏色?”引導學生讀出科學家(傳主)的精神品質;“他們是怎么發(fā)現(xiàn)鐳的?”“為什么要探索這個鐳?”引導學生自己尋找文中的信息,也就是讀出居里夫婦發(fā)現(xiàn)鐳的美麗的顏色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傳記就是在向讀者講述人物的故事,學生能夠讀出故事的內容,也就讀出了傳記的敘事,這正體現(xiàn)出了傳記的鮮明特點——傳記的敘事性。
(二)傳記的真實性
“事實是界定傳記文學的一個關鍵詞?!眰饔浭侵v一些真實人物的故事,讀者閱讀之后對于人物的各方面會有一定的了解。肖老師提示學生關注文章寫法上的特點——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話,并和學生一起讀了引用居里夫人話的幾個段落,得出引用居里夫人的話是為了和作者的描述相互印證,用居里夫人的話來說明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確實很艱苦,增加了文章的真實性。肖老師讓學生透過這個歷史細節(jié)體會傳記的真實性,有利于感受傳記真實性的特點。
(三)傳記的歷史性
《美麗的顏色》是一個歷史事件,文章注釋提到居里夫婦于1902年提取出氯化鐳。表示時間的詞語1898至1902年,這4年里居里夫婦一直在殘破的小屋里做實驗,提取鐳的過程長達4年之久,時間漫長,環(huán)境艱苦。由此,肖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居里夫人在發(fā)現(xiàn)鐳的過程中,有什么精神品質?其實肖老師把握了傳記的歷史性特點,提示學生關注居里夫婦在艱苦的條件下工作4年,有利于引導學生從時間上體會居里夫婦堅持不懈、不畏困難的精神品質。
(四)傳記的文學性
根據(jù)課文注釋和單元提示可知,《美麗的顏色》是一篇內容偏重文學性的傳記,從課后閱讀提示可以看出文章的敘述節(jié)奏增加了生動性。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敘事語言的節(jié)奏美和生動形象性。肖老師引導學生關注文中出現(xiàn)“美麗的顏色”的三個句子,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讀出居里夫人等待鐳出現(xiàn)時內心期待、激動的心情,同時又不失科學家的嚴謹氣質。
三、依據(jù)學生學情選擇教學內容
閱讀教學根據(jù)文體的體式、特征確定和選擇教學內容,但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學生對這種文體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關注學生不理解、讀不好的內容,選取有價值的內容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
肖老師了解學生都讀過這篇課文之后,檢測學生讀出了什么,學生自己在文中找問題找答案:(1)“美麗的顏色”在文章當中是指什么顏色?(2)他們是怎么發(fā)現(xiàn)“美麗的顏色”?肖老師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來了解學生的閱讀體驗,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進一步把握學生的閱讀情況,以此確定他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讀一篇名人傳記,我們要讀它的什么?”最后教給學生閱讀傳記的方法:第一,讀出故事;第二,讀出精神啟迪;第三,讀出寫法上的特點。此外,肖老師根據(jù)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對學生讀不好的地方加以指導,運用朗讀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
《美麗的顏色》作為一篇傳記,教師應從傳記的文體入手,教師設置問題并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從文體角度思考一系列問題。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慢慢地體會文章所表達的內容,目的是教給學生閱讀傳記這一類文體的方法,即按照傳記的方式去閱讀傳記,讀出傳記的故事、啟迪、寫法。
參考文獻:
[1]陳夢璇.接受美學視野下的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以部編本《老王》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8):167-169.
[2]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