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 要:沒有鄉(xiāng)風文明作為保障,中西部地區(qū)不可能實現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風文明的程度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有很大的正向關系,由于經濟社會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中西部農村成了移風易俗的重點和難點。為此,要從新舊意識形態(tài)轉換的高度,鄉(xiāng)村振興重要保障的高度,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高度來認識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從加強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建立農村紅白喜事理事會,開展入腦入心的宣傳教育,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來治理阜陽農村不良習俗。
關鍵詞:移風易俗;鄉(xiāng)風文明;鄉(xiāng)村振興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就非常重視農村的移風易俗工作,如毛澤東1956年帶頭簽字:死后遺體火化而不再保存,移風易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曾在農村銷聲匿跡了的諸如“天價彩禮”、“薄養(yǎng)厚葬”、黃賭毒、封建迷信等死灰復燃,并且愈演愈烈。農村不良習俗問題看似不大,實際影響深遠。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天下皆寧”。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風文明是保障?!备逢栕鳛橥畋蹦酥林形鞑康貐^(qū)的農業(yè)大市,由于人文歷史、風土人情、“面子文化”等因素影響,農村不良風俗尤為嚴重。
一、阜陽市農村不良風俗的現狀與影響
(一)不良風俗的主要表現
近年來,安徽尤其是皖北一些落后鄉(xiāng)村不良風俗愈演愈烈,“天價彩禮”、升學生日宴、“薄養(yǎng)厚葬”、封建迷信、“黃賭毒”等屢禁不止。以“天價婚禮”為例,安徽“天價彩禮”呈現出“南低”“北高”規(guī)律,宣城、黃山的彩禮從零到兩三萬不等,而在淮北、阜陽等皖北地市農村彩禮卻要五到十萬,甚至數十萬不等。臨泉、阜南、潁上是國家級貧困縣,多數農村地區(qū)彩禮在十萬以上,“一動不動”“三斤三兩”“萬紫千紅一片綠”等現象開始出現,房、金首飾等外在裝飾物都是婚戀必需品。此外,一些農民由于外出打工或者房屋經過拆遷,收入比較富裕,便染上了不良習俗,參與“黃賭毒”活動,尤其是阜陽一些偏遠農村“黃賭毒”現象尤為嚴重。
(二)不良風俗的主要影響
1、影響社會穩(wěn)定?!疤靸r彩禮”“薄養(yǎng)厚葬”等不良風俗增加了臨泉、阜南、潁上等國家級貧困縣家庭負擔?!霸谌丝谛詣e結構失衡的背景下,由于女性的梯度轉移,貧困地區(qū)農村成為了婚姻市場上的洼地,農民原本脆弱的家庭經濟結構難以支撐高額的婚嫁成本,迫使農民不得不通過借債、透支養(yǎng)老生活等手段幫助子代完成婚姻問題,而那些弱者則無力應對婚姻困境,不得不成為婚姻市場上的剩余人?!盵1]由于皖北貧困地區(qū)存在重男輕女現象,導致男女比例失調,加之一些青年女性到經濟發(fā)達城市務工,接受了發(fā)達城市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增長了見識,提升了自我修養(yǎng),在婚姻的選擇方面排斥農村青年,這樣一來家境困難的男青年的求婚難度增大,有的青年自甘墮落,甚至鋌而走險,增加了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
2、敗壞社會風氣。“人看人,村看村”。皖北地區(qū)“面子”情結嚴重,村與村、人與人相互攀比,一些農民以談婚論嫁的名義討價還價,女性完全被物質化、商品化,明碼標價,造成了一種人倫和價值觀的扭曲。村民在置辦婚喪嫁娶的問題上,講排場、擺闊氣,不僅造成了極大浪費,也助長了社會的奢靡之風。
3、阻礙農村經濟發(fā)展?!耙换楦F十年”,貧困農戶辦完婚事,已無錢購買基本的生產資料,甚至是負債累累,有限的收入入不敷出,背上了上沉重債務負擔。農戶在有生的日子,只能負債前行,債務問題拖累農民的美好生活,成了阜陽農民致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巨大絆腳石。
4、影響黨員干部形象。阜陽有些黨員干部借“婚喪嫁娶”和其它喜慶事宜盲目攀比,大講排場,極盡奢華,割裂了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員干部的形象。有的干部甚至借著“婚喪嫁娶”搜刮下級和農民的錢財,這種變相受賄,在農村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破壞了農民對黨員干部的良好印象,甚至影響基層政權的穩(wěn)定性。
二、阜陽市農村不良風俗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市場機制作用使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西方社會的一些陋習、不良價值觀也傳入到中國,受市場大潮的影響,鄉(xiāng)村中興起了一股拜金主義之風,低俗、庸俗的趣味沉渣泛起,鄉(xiāng)村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規(guī)范受到極大沖擊,鄉(xiāng)風文明和鄉(xiāng)村社會秩序遭到強烈沖擊。特別是受市場經濟及各種不健康思潮的影響,傳統(tǒng)鄉(xiāng)村秩序式微,社會倫理規(guī)范弱化、瓦解,由于中國社會處于快速的轉型過程中,新的倫理規(guī)范、道德準則沒有及時地建立,導致鄉(xiāng)村文明的保護和傳承面臨危機,越來越多的優(yōu)良鄉(xiāng)風面臨著敗落問題。
(二)阜陽地區(qū)的“面子情結”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备逢栆恍┺r民把禮金數量和人情厚薄的尺度掛鉤。禮尚往來本是一種正常的人際交往。但在部分農村地區(qū),“婚喪嫁娶”宴成了一種惡性循壞,一些送過禮金的農民為了獲得“豐厚”回報,就會想方設法,“巧立名目”收回“成本”及“利息”。更有甚者,農村把禮金、排場和人緣、面子劃等號,把禮金贈送數量作為衡量人情厚薄的桿尺。這種現象的背后是陳腐思想,貪圖私利、“面子情結”等在作怪。
(三)小農經濟思想制約
幾千年的小農思想、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加上后天教育因素的影響,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這些都成為了農民接受新事物的阻礙。教化有其固有的規(guī)律,農民思想的改變不是一時之功就能完成的,因此,小農意識是制約鄉(xiāng)風文明提升的一個重要障礙。如阜陽的一位村書記看待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時說:“這事不能干,干了我就成了我們村千古罪人!”
(四)農村精神文明生活貧瘠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物質生活改善后,農民們還要求改善精神生活。但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因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自然地得到提高。相比物質生活,農村的精神生活一直是個短板。沒有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去充實他們,以往那些落后的習俗就很容易乘虛而入去占領人們精神生活的領域,并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彌補一部分人精神上的空白。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一手軟”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尤其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更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最薄弱的領域,精神文明建設“一手軟”的問題在農村最為突出。
(五)基層黨組織治理與引導不力
皖北鄉(xiāng)村治理體系滯后于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鄉(xiāng)村大量青年涌入城市、農民市民化、農村家庭“空心化”、傳統(tǒng)倫理價值體系受到沖擊,農村的治理體系弱化、基層干部老化、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等難以應對新矛盾新問題。一些黨員干部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不思進取,移風易俗工作“慢騰騰”“跟著走”現象明顯?!叭罕姸歼^河了,他們還在水中摸石頭?!泵珴蓶|同志在黨的七大報告中指出:“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義也是錯誤的,因為它落后于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領導群眾前進一步的原則,害了慢性病?!盵2]這些基層黨員干部能力不足,治理無效的問題,影響了移風易俗工作。
三、阜陽市農村移風易俗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對農村移風易俗重要意義的認識
移風易俗提升鄉(xiāng)風文明對阜陽意義重大,移風易俗提升鄉(xiāng)風文明有助于阜陽市貧困戶樹立新風氣、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懶漢思想,早日實現高質量脫貧;有助于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現象,防止因“禮”致貧、返貧現象的發(fā)生;有助于早日提升鄉(xiāng)風文明,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農民素質,樹立良好城市形象,推動全國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有助于倒逼基層黨組織改變因循守舊落后社會治理思想,消除農民封建迷信思想,推動新舊意識形態(tài)的轉換。
(二)加強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
鄉(xiāng)風文明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移風易俗的關鍵是加強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鄉(xiāng)村振興需要經濟振興,更需要精神、文化振興。鄉(xiāng)村文化振興要重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yǎng)。為此,第一,增加投入,繼續(xù)加強阜陽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尤其要重視農民圖書館、休閑娛樂設施的建設,因地因時因需地設計、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利用率,打通“最后一公里”。挖掘、發(fā)展阜陽的人文歷史資源,如春秋戰(zhàn)國“三子”(老子、莊子、管子)、魏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華佗、陳摶等在內的眾多阜陽古代名人;歐陽修、蘇軾、楊萬里、黃庭堅、晏殊、周邦彥等都曾在這里為官,并留下了大量稱頌阜陽的優(yōu)美詩篇。對這些資源進行再挖掘、整理,系統(tǒng)的梳理研究、深入挖掘、創(chuàng)新發(fā)展。填充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讓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遠離低俗文化,培養(yǎng)富有品味的文化素養(yǎng)。第二,加強領導,落實阜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責任制,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到對村鎮(zhèn)領導干部的考核之中。
(三)建立農村紅白喜事理事會
通過選舉產生紅白理事會,對理事會成員進行先培訓后上崗,以紅白理事會牽頭制定村規(guī)村約,把“婚喪嫁娶”等事宜納入村民章程中。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給群眾做好表率,通過自我約束來帶動群眾的移風易俗工作,嚴格落實村民章程、村規(guī)民約,將心比心,持之以恒,長此以往,一定能夠淳化質樸民風。
(四)開展入腦入心的宣傳教育
以“送戲下鄉(xiāng)”、“微宣講”、“末梢宣講”、“藝術化宣講”等活動為載體,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文明鄉(xiāng)風。充分發(fā)揮阜陽市貧困戶連聯系人和下派扶貧書記的作用,對一些封建迷信的家庭、貧困戶進行科學普及,提高農民的鑒別能力。定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講堂,提高村民的文化道德素養(yǎng)。
(五)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過程中,明確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的主體所在,即解決‘誰來建設的問題,是有效推動鄉(xiāng)風文明建設進而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邏輯前提和首要條件?!盵3]鄉(xiāng)風文明建設主體是基層黨組織。因此,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zhàn)斗堡壘,充分發(fā)揮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各地黨員干部帶頭不大操大辦、不請客送禮,身先士卒,包村入戶,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爭取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同時,及時補充村兩委的新鮮血液,加強對村兩委換屆的監(jiān)督,防止出現蒼蠅腐敗。
參考文獻:
[1]劉成良.因婚致貧:理解農村貧困的一個視角[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95.
[3]孫迪亮,宋曉蓓.鄉(xiāng)村振興視野下新鄉(xiāng)賢助力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的機理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