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族器樂教學與文化傳承

      2019-07-16 04:27:58魏曉琪
      北方音樂 2019年6期
      關鍵詞:文化傳承

      【摘要】近年來,廈門地區(qū)對于南音的關注和保護度日漸提高,各大中小學積極開展南音興趣活動,高校內積極響應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等,都對于傳承南音藝術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也存在著不專業(yè)、不系統(tǒng)的漏洞,尤其是南音在廈門高校中的校園傳承還不夠普遍。南音在高校傳承中有何意義?傳承現狀及效果又是如何?集美大學從保護非遺文化和建立自己特色學科教育的角度出發(fā),在南音高校傳承中做了一些努力。鑒于此,筆者以集美大學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調查法、個例訪談等方法進行整理分析,思考高校南音傳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健全傳承體系等問題,提出民族器樂教學課程改革的新思考。

      【關鍵詞】民族器樂教學;文化傳承;高校傳承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有著獨特魅力的中國古樂之一的南音,作為人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廈門是重要的一種寶貴文化資源,如何更好地傳承這樣一筆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心和思考的問題。從目前廈門的南音傳承情況來看,雖然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活動也不斷增加,但實質上傳承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如何在民族器樂教學中進行文化傳承,這么做是否有利于南音在廈門更好地傳承,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因此,本文以集美大學音樂學院為研究對象,通過走訪、個例訪談等去分析其傳承現狀,對之前教學工作開展效果做一個總結的同時,探索在民族器樂教學建立健全傳承體系的具體舉措。

      一、民族器樂教學中進行本土文化傳承的意義

      福建南音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傳承中,經過時間的沉淀慢慢分流成了同根同源但又各具特色的兩大流派——泉州南音和廈門南音。而廈門南音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革新取得了可觀的發(fā)展,并借助本地區(qū)的發(fā)展優(yōu)勢,在海內外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從高校民族器樂教學來看,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的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學都采用西方的教育模式,許多專業(yè)音樂院校畢業(yè)出來的學生對南音里的一些樂器一無所知,更無法演奏。其實,南音本身就可以是一種專業(yè)音樂教育,南音里包括了很多不同于西方音樂的元素,比如說工尺譜、特殊樂器、特殊奏法、特色唱法等,它可以彌補大家現有的專業(yè)知識體系。學生通過學習南音,也會加強對閩南地域文化的理解。正如周景春老師所說:“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閩南文化的自知、自覺、自信和自豪感,使其具備欣賞或實踐演唱(演奏)的習慣,才能使高校逐步承擔起傳承閩南音樂文化的重任?!奔来髮W作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其音樂學院前身是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在1925年開辦的集美師范高師藝術科,是福建音樂教育歷史最悠久的師資搖籃之一,擁有著優(yōu)厚的教學條件,若能將廈門南音作為區(qū)域性傳統(tǒng)音樂文化去挖掘、開發(fā)、研究與利用,也許可以成為集美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yè)形成學科特色的一個有效途徑。換言之,地方高校在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的同時,也有義務盡上自己作為地域水土所滋潤的“一方人”的這份力。同樣,廈門南音藝術也需要有這樣一方人,通過薪火相傳,讓廈門南音藝術煥發(fā)出更強的生命力。集美大學音樂學院能夠在資源豐富的廈門進行音樂專業(yè)特色學科建設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責任與義務。

      二、高校民族器樂教學中融入南音藝術的意義及傳承效果

      廈門南音在一代代老藝人們的堅守下漸漸走向更大的舞臺,不知不覺中,校園里的南音氛圍也開始增強。廈門許多地方的中小學開設了南音興趣小組,有的學校把南音的普及教育做成了學校特色。在這樣的校園傳播中,南音文化在一群群煥發(fā)生命力的孩子身上得到普及、得以傳播。而通過高校校園傳承的案例還是相對較少,南音在高校傳承中有多方面的意義。

      其一,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的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學都采用西方的教育模式,許多專業(yè)音樂院校畢業(yè)出來的學生對南音里的一些樂器一無所知,更無法演奏。南音本身就可以是一種專業(yè)音樂教育,包括了很多不同于西方音樂的元素,比如說工尺譜、特殊樂器、特殊奏法、特色唱法等,它可以彌補大家現有的專業(yè)知識體系;其二,南音藝術與閩南文化息息相關,它是一種地域特有的文化,與地方的經濟、文化、生活緊緊相連,學生通過學習南音,也可以加強對閩南地域文化的理解;其三,南音不僅是地方藝術,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人類世界共同的文化遺產,它是世界文化瑰寶中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學子更應該對身邊的文化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因此,組織學生去學習和了解南音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化自覺,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在高校的民族器樂教學中融入南音藝術,一方面可以在高校中普及南音藝術,另一方面通過培養(yǎng)出一代代優(yōu)秀的南音師資,他們走上崗位后,南音藝術可以得以更大面積、更加專業(yè)的普及。

      集美大學音樂學院通過一系列的南音傳承活動,在學生中起到了一定效果。例如,通過與南音藝人們共同合作排演音樂會的過程潛移默代地激發(fā)學生對于南音的學習興趣。文化傳承的系列工作的開展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有這樣一些畢業(yè)生,在校時接觸到南音產生了興趣,畢業(yè)后分散在廈門各地的中小學中,在日常教學中繼續(xù)著南音傳承,有的則進入了廈門市的各個南音樂團。例如,96屆畢業(yè)生吳玉葉在集美小學組辦南音興趣小組、97屆畢業(yè)生吳寶雅是廈門市國祺中學南音特色教育帶頭人,并被評為全國特色教育優(yōu)秀教師等。據集美大學音樂學院器樂教研室主任陳萍老師回憶,她于1989年7月畢業(yè)后便一直在集美大學藝術學院任教,至今已有29年,問及為何主張將南音引進高校教學,陳萍老師從兩個角度進行了闡述:從傳承使命上看,廈門市還沒有高校有這樣一個規(guī)范的南音學科,出于保護南音藝術的意識,也為了將南音更專業(yè)、系統(tǒng)地傳承下來,集美大學音樂學院如果能夠將南音引進教學,給熱愛南音的學生提供夯實的音樂基礎,對未來廈門南音的傳承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從教學角度來說,這些活動打破了學生們在學院里封閉的學習模式,日常的排演中不僅拓寬了她們的音樂認知,對于閩南音樂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多場大型演出更是讓她們踏出校園,通過走上大舞臺積累了藝術實踐經驗。

      三、民族器樂教學課程改革新思考

      強化民族器樂教學、實施特色藝術教育,創(chuàng)建特色高校并非易事,雖然在近幾年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想要達到一定的效果,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我們需要引進專業(yè)教師隊伍,并指導組建專業(yè)的南音樂團,并組織樂團成員定期到民間的南音專業(yè)樂團進行采風調研,開展成果匯報音樂會、參加專業(yè)南音比賽等。除此之外,聯系廈門市優(yōu)秀的南音團體單位進行交流演出,也可以引進高端人才定期舉辦南音研修班。從教學模式上看,可以將南音引進到日常的民樂教學中,例如學琵琶的同學在專業(yè)課上除了學習琵琶的演奏,也可以有一個集中的時間段對南音中的南琶進行了解學習,將課堂中零散、碎片的時間利用好,一個學期結束后展示學習成果,不僅演奏琵琶曲目,也可以同時用南琶也演奏一首簡單一些的南音曲目。以此為例,學二胡的同學可以去了解二弦的演奏等。學院在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基礎上,可以嘗試著與相關單位建立長期的人才輸送關系,緩解了南音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壓力,也使南音藝術人才能夠源源不斷地涌現,讓南音一代又一代更好地傳承下去。

      四、結語

      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值得我們一代代地堅守和傳承,作為地方高校,不僅要建立起自己的辦學特色,更是要擔負起守護本土藝術的責任。本文以集美大學為例整理分析發(fā)現,對于弘揚和保護廈門南音的觀念整體呈現了穩(wěn)步積極的狀態(tài)——學院近年來不斷開展南音相關活動,引進南樂團的專家、優(yōu)秀藝人進校園和院內師生近距離交流、合作,所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服務于中小學教育,并成為了傳承南音的主力軍。但是當前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學院對于保護南音的意識有所增強,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南音傳承體系,所培養(yǎng)出的畢業(yè)生在校期間對于南音也還停留在有所了解的程度,缺乏專業(yè)的訓練。本文對于之前的南音傳承概況做了一些總結,希望能為之后繼續(xù)進行南音傳承提供一定參考,最終達到保護本土藝術、傳承發(fā)展南音之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 遺產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2]王珊.古樂回聲[M].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3]陳冰機.福建南音及其指譜[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5.

      [4]張映蘭,劉振俅,柳青,等.音樂教育本土化與地方高校音樂專業(yè)辦學特色研究[J].學術論壇藝術教育,2011(12):50-51.

      [5]龔佳陽.閩南民間南音樂社的人類學研究——以錦華閣和御賓社為例[D].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11.

      [6]張金基.南音——廈門流派的形成及其藝術特點[J].文藝生活,2012(2):198-199.

      [7]史一豐.對普通高等院校本土音樂教育的思考——以黃山學院音樂專業(yè)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3(4):102-105.

      [8]陳云珍.縣級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yōu)勢和作用發(fā)揮[J].中文信息,2015(4):38.

      [9]顏妍.南音傳承模式與傳承現狀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6.

      [10]周景春.文化自覺視野下閩南音樂文化在高校的傳承[J].集美大學學報,2018(7):38-41.

      作者簡介:魏曉琪(1996—),女,漢族,在讀研究生,集美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音樂)。

      猜你喜歡
      文化傳承
      論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36:45
      淺談中國民間舞蹈的文化傳承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08:12
      試論彝族“跳菜”的文化傳承及其特殊功能
      東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50:41
      高校音樂教學在地方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13:24
      淺談楚文化中漆器圖形紋樣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8:39:35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談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幾點啟示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50:26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關于傳統(tǒng)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1:49:03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8:50
      凤凰县| 南投县| 永川市| 本溪| 江川县| 南投县| 迭部县| 苏尼特左旗| 政和县| 旌德县| 淅川县| 花莲市| 拜泉县| 天柱县| 合作市| 秀山| 两当县| 贵德县| 南投市| 乐陵市| 鹤岗市| 定西市| 尉犁县| 吴忠市| 易门县| 运城市| 湟源县| 商城县| 天峨县| 措美县| 晋宁县| 新丰县| 邢台县| 玛多县| 札达县| 阳信县| 南丰县| 天水市| 安阳县| 安庆市|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