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我國腦卒中發(fā)病率、患病率仍呈整體上升趨勢,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xiàn)患人數(shù)達1242萬,存活人群中的70%患者遺留不同程度的殘疾,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1]。尿路感染是腦卒中后最常見感染并發(fā)癥之一[2],常影響患者康復治療的實施,并與卒中后不良結局相關[3-4]。本文旨在探討腦卒中患者康復期發(fā)生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以期及早干預,降低尿路感染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康復效率,有效促進功能恢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康復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首次住院的腦卒中患者268例,其中,男191例,女77例,年齡16~98歲,平均年齡59.78歲;住院時間4~150d,平均20.59d,病程0.5~66個月,平均3.61個月。診斷標準:腦卒中診斷按照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5]。符合尿路感染診斷標準[6]。
1.2 方法 所有患者按有無尿路感染分為尿路感染組(66例)和非尿路感染組(202例)。
1.3 評定標準 包括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病程、Brunnstrom分期、Barthel指數(shù)、有無留置導尿、有無認知障礙、有無失語癥、既往高血壓病史、既往糖尿病病史、吸煙飲酒史、白蛋白及血紅蛋白指標。
2.1 腦卒中康復期 患者尿路感染發(fā)生率本組腦卒中患者268例,發(fā)生尿路感染66例,尿路感染發(fā)生率24.63%。
2.2 尿路感染組和非尿路感染組 臨床資料比較患者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病程、Barthel指數(shù)、Brunnstrom分期、留置導尿、白蛋白含量、血紅蛋白含量、存在失語癥可能與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尿路感染發(fā)生有關,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認知障礙、既往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吸煙飲酒史與尿路感染發(fā)生的發(fā)生無關。見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 分析以尿路感染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病程、Barthel指數(shù)、Brunnstrom分期、留置導尿、白蛋白含量、血紅蛋白含量、認知障礙、失語癥、高血壓、糖尿病、既往吸煙飲酒史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住院時間、Barthel指數(shù)、留置導尿是發(fā)生尿路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0.01)。見表2。
表1 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尿路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表2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尿路感染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影響因素BtP值OR性別0.1202.4110.0171.127住院時間0.0052.2490.0251.005Barthel指數(shù)-0.002-2.8590.0050.998留置導尿0.4606.7750.0001.584
尿路感染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感染并發(fā)癥之一,本研究腦卒中患者268例中尿路感染發(fā)生率高達24.63%,與既往研究一致[7-8],遠高于普通人群。早期尿路感染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腎盂腎炎、腎積水、輸尿管結石和慢性腎功能衰竭,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直接社會經(jīng)濟損失[3]。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性別、住院時間、Barthel指數(shù)、留置導尿是發(fā)生尿路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女性腦卒中患者較男性更易發(fā)生尿路感染,可能因女性尿道較短、尿道開口在解剖學上接近陰道和肛門所致,且女性50歲后雌激素減少,尿道粘膜萎縮,抗酸分泌物和免疫球蛋白分泌量降低,陰道酸堿度增加,乳酸桿菌減少,其分泌的乳酸減少,致病菌如革蘭氏陰性桿菌缺乏乳酸的抑制而大量繁衍和定植,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發(fā)生率較同齡男性患者高,該結果提示女性患者更需注意會陰部護理以預防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隨著住院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這可能由于住院時間越長,獲得醫(yī)院感染的機會越多有關。因此,及時積極的康復干預,盡快改善患者功能狀況,縮短住院時間,是預防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尿路感染的措施之一。Barthel指數(shù)較低者更易發(fā)生尿路感染,低Barthel指數(shù)往往與腦卒中嚴重程度相關,功能損害嚴重患者可能伴隨膀胱功能障礙,如尿儲留、尿失禁,且會陰部自我清潔能力下降,易發(fā)生尿路感染。留置導尿為發(fā)生尿路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留置尿管可導致尿道黏膜的損傷,破壞尿道黏膜屏障,易引起尿路感染,眾所周知,住院患者的大多數(shù)尿路感染是由長期留置導尿引起的,其感染風險約為間歇導尿的3%~10%,30d后接近100%[9]。長期留置導尿甚至可能阻礙卒中后康復開展,影響功能恢復[10]。因此應嚴格掌握留置尿管的適應證,盡早拔除導尿管[11]。美國心臟學會和卒中學會在成年人腦卒中康復指南中建議,腦卒中患者的留置導尿應在入院后24h內(nèi)拔除[12]。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中也指出[13]:使用 Foley尿管超過48h將增加尿道感染的危險性,建議盡早拔除。
老年人、病程較短患者、低白蛋白、低血紅蛋白患者都為發(fā)生尿路感染危險因素,可能因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都與免疫功能較低有關,容易成為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誘因[14-15],早期給予營養(yǎng)指導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及早改善低蛋白血癥和貧血,尤其是老年患者,將有助于預防尿路感染的發(fā)生。Brunnstrom分期可能與尿路感染發(fā)生有關,功能損害嚴重患者往往伴隨膀胱功能障礙,失語癥患者可能更易發(fā)生尿路感染,可能跟其不能及時表達早期尿感癥狀相關。但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因素非尿路感染獨立危險因素,考慮其可能經(jīng)相互作用共同引發(fā)尿路感染。
綜上所述,性別、住院時間、Barthel指數(shù)、留置導尿是腦卒中康復住院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針對這些危險因素,早期采取積極有效預防措施,有助于降低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康復療效,促進患者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