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超
在肯尼亞的馬拉河里,生活著一群鱷魚。它們天性兇殘,捕食動物毫不心軟,但對于弱小的燕千鳥則是例外,顯得特別溫柔、寬容。鱷魚吃飽喝足后,常常爬上馬拉河岸,瞇著眼睛,慵懶地享受陽光的照耀。這時,鱷魚會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的牙齒。
燕千鳥會趁機鉆進鱷魚口中,上躥下跳,靈巧迅捷,忙著尋覓食物——鱷魚的牙縫里有鳥們愛吃的水蛭、蟲子和肉屑。在人們看來,這無異于刀尖上的舞蹈,一不小心,就會“鳥為食亡”。然而,鱷魚們是一副很舒服享受的樣子,因為燕千鳥在幫它們清潔口腔,也像在為它們按摩。時間久了,鱷魚會舒服地進入夢鄉(xiāng),下意識地閉上嘴巴,這時燕千鳥就會用翅膀輕輕拍打鱷魚的上顎,鱷魚立馬張開嘴巴,予以放行。
燕千鳥并非只求索取,不知回報。燕千鳥的巢穴筑在馬拉河岸的高處,像是瞭望哨兵,一有風(fēng)吹草動,立即尖叫著飛起來,鱷魚們收到警報,就有了充分的時間去準(zhǔn)備,迎擊侵犯者。
這個世上,很多力量不均衡的合作,往往能達(dá)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