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宇(美國)
如果說到對子女教育的投入,中國家庭一定在全球名列前茅。為孩子負擔從小到大的學費,對中國父母來說,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事。
僅僅在這一點上,中國家長就完勝全球大部分國家包括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家長。
比如在美國,很少有家庭會為孩子支付全部的大學學費。這一方面是因為,在美國,孩子長到18歲就已經是獨立的成人了,家長的撫養(yǎng)義務已經可以終止。另一方面,美國大學的學費實在太貴了,很多父母根本無力承擔。
在美國,一所好的私立大學每年收費超過5萬美元,公立大學也在3萬美元左右。而2017年美國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shù)約為6.1萬美元——也就是說,全美只有一半家庭的年收入高于6萬美元。
我有兩位高中同學,就因為無力支付學費,即使收到了“常春藤”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最后也不得不放棄,改讀公立大學。更多的美國年輕人為了能夠繼續(xù)學業(yè),被迫申請學生貸款,然后用數(shù)十年的時間來償還。
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就曾自曝,他在大學畢業(yè)后用了整整21年時間,直到當選總統(tǒng)前4年,才最終還清了學生貸款。
目前,全美共有4400萬人背負著1.5萬億美元的學生貸款,平均每名畢業(yè)生要還3.7萬美元。結果,“逃債”的人越來越多,違約比例不斷上升,美國網絡上甚至還有相關“教程”,指導人們如何通過“逃離美國”來避免還債。
這種借錢上大學然后用一輩子來還的苦,大部分中國年輕人是沒有嘗過的。
近年來,中國人越來越富裕,重視教育的家長大多會早早為孩子做好學業(yè)和財務方面的雙重準備,中國學生也因此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學習。
和為學費奔波的美國同齡人相比,中國年輕人是絕對的“富養(yǎng)”一族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時常聽說,中國學生過度依賴原生家庭,獨立性不強,吃不了苦。
過于寬裕的成長環(huán)境,有時候對年輕人的成長并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中國家長在為孩子提供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同時,不妨讓他們嘗試一下“成長教育”。比如在校內打工,或者通過其他正當有益的方式賺取一部分學費和生活費。
這既是一種快速提升孩子生活能力、幫助他們融入當?shù)丨h(huán)境的好辦法,還能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讓他們真正認識到金錢來之不易,學會為自己的未來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