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本善
在紀念《音樂愛好者》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來緬懷創(chuàng)始人之一柴本堯先生。我想講述一下我的哥哥柴本堯一生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是他在1962年創(chuàng)作的革命歌曲《南京路上好八連》唱遍全國。這首歌曲是當時全國推廣的七首革命歌曲之一,獲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獎狀。自1968年他從部隊復員后,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很多藝術歌曲。當時,只要毛澤東主席發(fā)布了最新指示,電臺和報社就會把他接去,創(chuàng)作毛主席語錄歌,總共寫了一百多首。
第二件事,是他于1979年11月創(chuàng)刊《音樂愛好者》雜志并任責編。翻開第一期雜志,我們可以看到丁善德、瞿維、錢仁康、楊民望、羅傳開、倪瑞霖等許多音樂界的老前輩寫的文章,還有我畫的題花和插圖。柴本堯主持編輯《音樂愛好者》雜志長達十年之久。
那時,畫家陳逸飛正在《解放日報》報社創(chuàng)作油畫《黃河頌》。一個星期天的上午,陳逸飛帶著指揮家湯沐海到我家里,要求我哥哥柴本堯指導湯沐海作曲,作為交換,陳逸飛教我繪畫。于是我和陳逸飛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亦師亦友的交往。那時我跟著陳逸飛,一天要畫十多張人物素描,我從他那里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理論和技巧。后來經(jīng)丁善德介紹,我成為了Naxos國際唱片公司的專職畫家,為公司畫了兩千余幅音樂家肖像,成為了世界上有史以來畫過和出版過最多肖像的畫家。
第三件事,是柴本堯于1989年調(diào)離《音樂愛好者》雜志,任上海文藝出版社音像編輯室主任。那時錄音磁帶剛剛興起,他主持和編輯出版了我國第一套有聲讀物“音樂函授教材”,在全國發(fā)行,獲得了很大成功。
第四件事,是柴本堯于1992年離開了上海文藝出版社,擔任Naxos國際唱片公司與上海樂團合資的上海馬可波羅交響樂團的外方團長,主持了中國音樂系列唱片的錄制工作。他共編輯錄制了一百多張唱片,在Naxos國際唱片公司的“馬可波羅”“黃河”兩個系列中出版,并在世界范圍內(nèi)發(fā)行。他把中國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五百八十多首交響樂作品匯編成集,其中包括三十八位中國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管弦樂作品和國內(nèi)主要民樂演奏家的大部分民樂作品。每次錄音時,他都把作曲家請到錄音棚監(jiān)聽,這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他為中國音樂作品的音響留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五件事,是他負責主編了《丁善德全集》。他召集了丁柬諾、倪瑞霖、沈庭康、張甫柏和我成立編輯組,把我國著名音樂家丁善德先生一生編寫和創(chuàng)作的作品匯編成十卷,于2011年11月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這些事是柴本堯在他一生的音樂事業(yè)中最為突出的大事。今天回顧在我國音樂史上做出不朽成績的他,也是我們對他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