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德國,感覺連倒垃圾都成了一個問題。
早就聽說,類似坐公交不買票、垃圾不分類等行為會遇到隨機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違規(guī),便會被施以重罰。
一位久居德國的華人朋友告訴我,在某小區(qū)還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清潔公司不清理垃圾的情況,原因是住戶亂扔垃圾,沒有做好分類。直到居民們把垃圾分揀好后,清潔公司才恢復(fù)工作。
德國人“說一不二”的風格,在垃圾回收這件事上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德國,垃圾細分較為復(fù)雜,分為紙、玻璃(分為棕色、綠色、白色)、有機垃圾(殘余果蔬、花園垃圾等)、廢舊電池、廢舊油、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大件家具等)、危險廢物等。對初來乍到者,要記住這些分類有些麻煩。好在我所住的公寓樓旁有個垃圾儲放點,那里有好幾個不同顏色的大桶,每個大桶上都標有德文,還有簡單的圖例標志,告知該如何分類。這樣照葫蘆畫瓢,時間一長自己也就心中有數(shù)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德國很多瓶子是可以在超市退還的,比如啤酒瓶、易拉罐等。這些瓶罐上都標有“Pfand”(抵押)字樣,依據(jù)瓶子的厚度和大小,每個瓶子大概可以換0.15~0.25歐元。
德國科隆的人們在參加“撿垃圾慢跑”(Plogging)活動
在我所住柏林某小區(qū)附近的連鎖超市ALdi和Lidl入口旁,就有幾部瓶子回收機。我還記得第一次去回收家里攢下的幾個瓶子,看回收機旁正好有一位德國老太太在操作。她拿起一個礦泉水瓶放進機器的圓洞里,設(shè)備馬上運轉(zhuǎn)起來,似乎是在檢驗瓶子是否合格,一兩秒鐘后,瓶子便進入了機器的肚子。照此方法,我也將幾個瓶子放了進去,最后摁一下按鈕。機器自動打出來一張小條,上面寫著2歐元。老人告訴我可到前臺收銀處去換錢。我將小票交給收銀員,順利地拿到2歐元硬幣。由此不過幾分鐘,我完成了在德國的第一次回收垃圾換錢。以前在國內(nèi)看到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拾荒者到處揀瓶子換錢,沒想到自己到了國外也有幸做起了回收瓶子這個行當。
不要小看這2歐元,德國超市物價相當便宜,2歐元在超市里可以買到兩盒容量為1升標價為0.99歐元的牛奶。這樣的垃圾回收,人們怎么會沒有動力呢?難怪在這個回收站可以看到不時有當?shù)鼐用衲弥V泉水瓶來換錢。在柏林其他各大超市,都有這種瓶子回收點換錢。
既有一套嚴格的處罰規(guī)定,嚴格執(zhí)法,又有“豐厚”的物質(zhì)激勵,剛?cè)岵H缃竦聡厥绽寐矢哌_62%,在歐盟處于領(lǐng)先地位。德國的做法和經(jīng)驗,似乎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