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
現在的上班族都不太“安分”,每到發(fā)薪水的日子,看看銀行賬戶上短短的一串數字,再看看淘寶購物車里一大堆精挑細選的商品,不由得長嘆一聲“馬無夜草不肥,是時候賺點外快了”。
賺外快這事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有的上班族跟著親戚朋友合伙做生意,只出錢不出力妄想“搭車”賺錢,結果生意不穩(wěn)定虧掉了家底;有的人自己開淘寶店,業(yè)余時間忙著上貨發(fā)貨,卻因為精力不濟生意慘淡;還有的人熱衷炒股,由于沒有財經方面的天分,瞎買一氣,遇到牛市小賺一點兒就沾沾自喜夢想富豪生活,遇到熊市虧得一塌糊涂,不敢再看賬戶,甚至連賬戶名和密碼都忘得精光;還有的人貪圖高利息,去投資一些不規(guī)范的P2P平臺,本以為可以躺著賺錢,結果P2P突然跑路,血本無歸。
上班族在業(yè)余時間究竟能不能賺外快?答案是肯定的,但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比別人有優(yōu)勢?是否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
通過這幾點衡量之后,我們會發(fā)現,我們最愿意付出精力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那么,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興趣去賺外快呢。
周小舟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年過30事業(yè)毫無起色,工資微薄。他唯一的愛好是釣魚,偏偏釣魚的水平也不高,家里人對他這個花錢的愛好深惡痛絕。周小舟除了釣魚,還喜歡泡在各種釣魚網站論壇中神侃,在國內幾大垂釣論壇里都混得“臉兒熟”,終于有一天開了竅,自己注冊了一個名為“XX釣魚司令部”的微信公眾號。每天下班后,周小舟拿出兩小時瀏覽論壇、關注行業(yè)新聞,編寫微信公眾號內容。短短兩年時間,他的微信號粉絲數超過了30萬,流量廣告日進斗金。他隨后又開通騰訊號和百家號,內容多是網上摘抄,但在他改編下,每一段文字都揉進了釣魚圈子的術語和俗語,對同好極具吸引力。如今,周小舟的釣魚水平依舊不高,但微信號帶給他的收入,已經超過日常工資兩倍。
前一陣直播很火時,很多上班族下班搞直播,但多數不得要領,干一陣就偃旗息鼓,沒賺錢反而賠了裝備。有一位非常普通的女性上班族,自從當了媽媽后,突然熱衷于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小衣服。起初是照著書本學裁剪,買來縫紉熨燙設備自娛自樂,逐漸越做越精。后來無意中接觸到直播,將自己做的衣服帽子手套等都展示出來,又在網上直播服裝裁剪,沒想到一下成了網紅,每個月直播的收入,比全家上班的薪水還高。
類似的案例極多,例如有的人喜歡烘焙蛋糕,每天下班后制作兩爐,快遞給周邊的訂餐者。有的人喜歡剪紙,在自己家里開一個剪紙沙龍,至少每周有4個晚上,19點到21點和剪紙愛好者們在一起玩耍,提供餐點和各種設備,并以此收取會費……
其實,上班族賺外快的秘訣就在于興趣二字。試想,每天下班回家,買菜做飯之后一身疲憊,還有什么能支持你干另一個事業(yè)?答案只有興趣二字。也只能因為喜歡,才會促使你廢寢忘食地去做。
即便知道這一點,現實中很多人仍無法把興趣變成賺外快的手段,這其中的根源在于缺乏營銷的意識,總認為自己的水平一般,不值一曬。其實,只要確立了用興趣賺錢這個目標,完全可以不斷提高自己興趣的難度,只需達到比普通愛好者“高一點點兒”的程度,或者在某方面具有特色,就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將自身推廣出去。
另外有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將興趣愛好當做私事,從不涉足這個行業(yè)圈子,也不認識圈子中的人,在這種狀態(tài)下,是無法將興趣轉化為經濟利益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靠興趣賺錢,就必須和圈子中的人打交道,尋找其中的商機,閉門造車,即便做出一輛勞斯萊斯,也不會有人主動上門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