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干眼癥又稱淚液功能失調綜合癥或角膜干燥癥, 是一種表現(xiàn)為眼部不適的疾病。因其臨床表現(xiàn)多樣, 就診時易被誤診為角膜炎[1-3]。干眼癥的發(fā)生機制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激素水平、環(huán)境因素、免疫炎癥反應、過度用眼等[4-6]。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240例干眼癥患者, 分析其臨床特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40例(300眼)干眼癥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干眼癥診斷標準中≥1條:①主觀癥狀中≥1項為陽性、淚膜破裂時間≤5 s或Schfrmer氏試驗濾紙條濕長<5 mm;②主觀癥狀中≥1項為陽性、角結膜熒光素染色結果角膜點染為陽性、淚膜破裂時間5~10 s;③主觀癥狀中≥1項為陽性、Schfrmer氏試驗濾紙條濕長5~10 mm、角結膜熒光素染色結果角膜點染為陽性。其中男105例(130眼), 女135例(170眼);平均年齡(35.52±12.36)歲。
1.2 方法 分析240例干眼癥患者的主觀癥狀(有無眼干澀、視覺疲勞、眼癢、異物感、眼紅、視力下降、流淚/懼光、眼脹痛、眼燒灼感、睫毛上粘有碎屑、眼瞼痙攣等臨床癥狀),了解240例干眼癥患者的職業(yè)、疾病史(有無糖尿病史、眼部用藥史、眼表手術史以及全身免疫性疾病史等)。采用淚膜破裂時間(最后一次瞬目后睜眼至角膜出現(xiàn)第一個黑斑的時間)進行判定, 淚膜破裂時間>10 s者為正常, 淚膜破裂時間5~10 s者為可疑人員、淚膜破裂時間≤5 s 者為異常。采用角結膜熒光素染色方法觀察患者的角膜染色情況, 其中角膜點染輕度(+)為1~5個、角膜點染中度(++)為6~10個、角膜點染重度(+++)為>10個。再進行基礎淚液分泌試驗(采用 0.5%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麻醉表面后, 將淚液檢測濾紙條一端反折5 mm置于結膜囊內, 5 min后觀察濾紙條濕長),濾紙條濕長<5 mm為干眼、濾紙條濕長在5~10 mm為低分泌、濾紙條濕長>10 mm為正常。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分析患者的性別、年齡及臨床表現(xiàn)(眼干澀、視覺疲勞、眼癢、異物感、眼紅、視力下降、流淚或懼光、眼脹痛、眼燒灼感、睫毛上粘有碎屑、眼瞼痙攣)發(fā)生情況;觀察所有患者疾病類型(水樣液缺乏性、瞼板腺功能障礙性、混合性)。
瞼板腺功能障礙性患者診斷標準:①瞼緣充血且瞼結膜血管擴張;②腺口為黃色黏稠分泌物阻塞。
水樣液缺乏性干眼患者診斷標準:①基礎淚液分泌試驗異常;②排除瞼板腺功能障礙性患者;③未出現(xiàn)全身免疫性疾病?;旌闲突颊咴\斷標準:均具備瞼板腺功能障礙性患者和水樣液缺乏型干眼患者。
2.1 240例干眼癥患者性別情況 240例干眼癥患者中, 男105例, 構成比43.75%;女135例, 構成比56.25%。見表1。
表1 240例干眼癥患者性別情況(n, %)
2.2 240例干眼癥患者年齡情況 240例干眼癥患者中,35~46 歲患者 113 例 , 構成比 47.08% ;25~34 歲患者 82 例 ,構成比34.17%;其他年齡段患者45例, 構成比18.75%。見表2。
表2 240例干眼癥患者年齡情況(n, %)
2.3 240例干眼癥患者臨床表現(xiàn)情況 240例干眼癥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眼干澀、視覺疲勞、眼癢、異物感、眼紅、視力下降、流淚或懼光、眼脹痛、眼燒灼感、睫毛上粘有碎屑、眼瞼痙攣。見表3。
表3 240例干眼癥患者臨床表現(xiàn)情況(n, %)
2.4 240例干眼癥患者疾病類型情況 240例干眼癥患者中,水樣液缺乏性患者162例(67.50%), 瞼板腺功能障礙性患者50例 (20.83%), 混合性患者 28例 (11.67%)。見表 4。
表4 240例干眼癥患者疾病類型情況(n, %)
從現(xiàn)階段來看, 臨床上尚未有標準治療干眼癥患者的方法, 需總結臨床經驗, 深入分析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特征, 便于進一步確診?,F(xiàn)階段常用于診斷干眼癥患者的方法:①淚膜破裂時間;②角結膜熒光素染色方法;③基礎淚液分泌試驗方法。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240例干眼癥患者中, 男105例,女 135例 ;35~46 歲患者 113 例 , 25~34歲患者 82例 , 其他年齡段患者45例;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眼干澀、視覺疲勞、眼癢、異物感、眼紅、視力下降、流淚或懼光、眼脹痛、眼燒灼感、睫毛上粘有碎屑、眼瞼痙攣;水樣液缺乏性患者162例(67.50%), 瞼板腺功能障礙性患者 50 例 (20.83%), 混合性患者28例(11.67%)。其中女性患者構成比高于男性, 干眼癥好發(fā)于女性是因為瞼板腺存在雄激素受體, 一旦缺乏雄激素, 將導致淚膜穩(wěn)定性降低, 最終形成干眼病, 因此女性人群發(fā)病率通常高于男性人群, 這一結果與相關研究中結果相似[7]。干眼癥患者中35~46歲及25~34歲患者較多, 分析其原因,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 年輕人使用各類電子產品的時間逐漸增加, 而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過久會顯著加大干眼癥發(fā)病率。為了避免漏診, 必須加強眼科醫(yī)生對干眼癥的重視, 根據(jù)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相關實驗檢查結果來對其作出正確診斷。
綜上所述, 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復雜多樣, 好發(fā)于各個年齡階段, 以年輕人為主, 女性人群發(fā)病率高于男性人群,多為水樣液缺乏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