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毅 李靜雯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逐年加快,車輛的增多給城市交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原有城市道路難以拓寬,為了提高空間通行能力,各大城市相繼建設道路高架系統(tǒng)。然而,由混凝土建造的高架橋不僅形式單一,而且不夠美觀,更缺少對城市的有氧供給。高架橋綠化設計既可以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增強景觀效果,也可以調節(jié)橋體周圍的小氣候。
關鍵詞:高架橋;綠化;設計
0 引言
高架橋作為城市快速交通的主要載體,如雨后春筍般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在建設初期,人們認為造橋是解決功能性問題,并沒有把景觀綠化納入總體規(guī)劃,因此,在建設高架橋的同時對周圍環(huán)境的破壞也十分嚴重。近年來,隨著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為減小空氣污染,社會越來越重視景觀綠化工作,對高架橋的設計要求也不再只是保障行車問題,對高架橋周邊景觀的建設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1 高架橋綠化的概念
高架橋綠化是指依托高架橋形成的綠化概念,即在橋體及橋下空間種植植物而形成的綠化表現(xiàn)形式,一般包括橋柱綠化、中央隔離帶綠化和護欄綠化等。
2 高架橋及周邊綠化的必要性
2.1 提升行車安全性與宜人性
在高架橋路邊種植植物可以起到防風、防沙的作用,減小外力影響,使行車更加安全。
在高架橋入口處進行有特色的綠化,可以起到視覺引導作用,吸引駕駛員視線,確定入口位置。在行車過程中,成排的綠植也可以起到阻擋兩側視線的作用,削減駕駛員視覺映像,便于駕駛員集中注意力,提升行車安全性。
2.2 調節(jié)城市“動脈”小氣候
高架橋廣泛應用于城市交通繁忙地段,是城市交通的“動脈”,但鋼筋水泥構建的巨大橋體阻礙了光線,使橋下產(chǎn)生巨大陰影,橋下空間生硬壓抑。對高架橋進行綠化,可以修復由于修建高架橋而破壞的植被,并弱化高架橋龐大的硬質構筑物與城市周邊景觀的分離狀態(tài),還可以改善“熱島效應”,一舉多得。
2.3 防塵降噪
城市道路車流量大、噪音大,且行車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廢氣,鋼筋水泥構建的橋體不僅無法吸附灰塵及汽車尾氣,還阻礙廢氣消散、增強噪音回聲,使得橋下空氣污染、噪音污染越發(fā)嚴重,給周圍居民的生活及工作帶來很大困擾。
植物通過呼吸將灰塵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吸附在葉面上,植物的樹枝和葉片將噪聲聲波向不同方向折射,具有降噪作用。因此,采用高架橋綠化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橋體周圍的空氣污染及噪聲污染。
3 高架橋綠化表現(xiàn)形式
3.1 橋柱立體綠化
橋柱是高架橋的承重部位,因此,橋柱綠化不能影響其原有功能。一般在柱體上增加附著物或設計成粗糙為主的表面,選用地錦、凌霄類落葉攀爬植物造景,橋柱下方預留栽植池,方便栽植池里的吸附性藤本植物攀援生長。對于沒有預留栽植池的高架橋體,可以在道路邊緣或隔離帶邊緣設置栽植槽。
3.2 中央隔離帶綠化
中央隔離帶綠化是指高架橋入口處上下車道中央隔離部分的綠化,具有分隔對向車流、防眩、防塵的作用??紤]車輛安全行駛,既要防眩又要開闊視野,中央分隔帶樹高便有一定的高度限制。在直線或半徑較大的曲線路段,中央分隔帶樹高確定在1.5m左右,籬高控制在1.2m較為合適。對于彎道半徑較小,且?guī)в锌v坡的路段,中央分隔帶樹高確定在1.8m左右,既減少了司乘人員的壓抑感,又起到了充分的防眩作用。
3.3 護欄綠化
高架橋護欄綠化主要方式為懸掛高架橋綠化種植箱。綠化種植箱形式多樣、植物種類豐富,能改善并美化高架橋景觀環(huán)境,有效抑制人的煩躁情緒,緩解司機視覺疲勞,大大提升了行車的舒適性與安全性。
4 高架橋綠化存在的問題
4.1 植物存活問題
依據(jù)高架橋下光照雨水不足,土壤貧瘠的特殊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植物的選擇上,要以本土植物為主,特別要選擇耐陰、耐貧瘠、耐干旱及適應性強的植物,如五葉地錦、常春藤等藤本植物。但橋體阻隔雨水沖刷植物表面吸附的灰塵及汽車廢氣,使植物葉片被堵塞且不易清理,時間久了不僅影響美觀,也會造成植物缺氧死亡,使得后期維護耗時耗力。
4.2 綠化設施問題
圍繞橋體綠化,一般包括雨排管道、綠化骨架、植物攀爬架及綠化懸掛設施等。這些輔助設施時間久了容易老化,造成高架橋垂直綠化不能繼續(xù)或直接終止。橋體外欄設置綠化懸掛設施時,要考慮橋體承重,不能超出安全范圍,并定期檢查及時更換。
4.3 澆灌問題
對于綠化灌溉,一般有漫灌、澆灌、噴灌及滴灌等方式。為及時解決噴頭堵塞或損壞等問題,要定期檢查灌溉系統(tǒng),疏通和更換配件,灌溉水量要根據(jù)植物生長需求適量澆灌,并檢查排水系統(tǒng),以免形成積水淹沒植物,甚至影響車輛及人群通行,造成水資源浪費。
4.4 后期維護問題
苗木應通過修剪調整株形,調節(jié)苗木通風透光和肥水分配,促進分支和花芽形成。對死亡、殘缺的苗木要及時補植,針對極端天氣做好防寒防暑工作,防治病蟲害、鼠害,定期除草與保潔,維護好高架橋下的景觀。
5 結語
高架橋的綠化是城市發(fā)展的需要,高架橋綠化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的景觀,還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態(tài)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高架橋綠化對提升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緩解建設高架橋對周圍環(huán)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清華,宋力,尹銘.國內城市立交橋綠化研究概述[J].中國園藝文摘,2009(12):76-77.
[2] 陳敏,傅徽楠.高架橋陰地綠化的環(huán)境及對植物生長的影響[J].中國園林,2006(09):68-72.
[3] 關學瑞,蔡平,王杰青,賴丁紅,程永華,李凌.國內高架橋綠化及研究現(xiàn)狀[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02):168-170.
作者簡介:李靜雯(1995—),女,河南鄭州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