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燕
南京交通建設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南京 210000
江都至廣陵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揚州段位于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其中JG-JL02標段位于長江北岸,作為滬陜高速和京滬高速的共線段,車流量大、重型車輛多。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擴建為雙向八車道,為原有高速公路左、右幅各拼寬8m,拼寬后的路基全寬為42m,設計時速120km/h,本標段全長6.866km。
原路建設時遺留取土坑塘多,現有填料中石塊超出允許粒徑。路基拼寬采用砂性土作為路基填料,路基和臺背回填采用7%灰土填筑,路堤采用5%灰土填筑。由于砂性土含水量變異性大,透水性好,粘聚力差。因此,路基搭接質量、路基壓實質量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中之重[1]。
本方法適用于道路路基工程的整體承載質量水平。與其他常見試驗檢測方法相比,地基系數檢測法具有抗力性的特點,能夠直接明確路基工程地基剛度水平和路基的可承受能力。注意事項:檢測期間需要對工程機械進行合理的配置,為路基質量檢測提供可靠的反作用力。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地基系數檢測法在應用于道路橋梁過渡段以及路基工程邊緣區(qū)域試驗檢測時候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測量時段不同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數據資料出現較大誤差,最終不利于試驗檢測結果可靠性的保障。
灌砂法是目前江蘇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試驗檢測中最為廣泛的檢測手段之一??赏ㄟ^灌砂法掌握道路橋梁路基工程施工現場砂石、礫土等原材料的密度性能以及其他相關指標。在均勻砂的輔助下,通過自由降落的方式進入試洞內,并對試洞容積進行測量,以掌握密實度指標。與其他相關可應用于路基工程原材料孔隙率、密實度檢測的技術方法對比,灌砂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快速性以及準確性優(yōu)勢。為確保本方法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操作期間應著重關注如下要點:第一,灌砂法實施過程中工作人員無法有效觀察砂流動情況,提前結束灌砂作業(yè)可能因砂量偏少而導致壓實度偏高的問題[2]。因此,在檢測過程中必須對邊緣位置進行仔細觀察,在標準砂停止流動后,再等待15.0s后,停止灌砂作業(yè);第二,應用灌砂法對路基工程進行試驗檢測時需要特別注意對密度層的控制,一般控制壓實層層厚為15.0cm-20.0cm之間。
應用本方法進行路基工程試驗檢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地質雷達向被檢測區(qū)域發(fā)射一定高頻電磁波,物體接收電磁波信號后產生反射,通過對反射信號的分析得到具體檢測結果。在工程試驗檢測應用中,本方法體現出了精度高、檢測結果直觀、效率高等優(yōu)勢。同時,雷達地質試驗檢測方法搭載網絡系統,通過對檢測數據進行的分析,獲得清晰且直觀的檢測圖像,檢測人員可以依據圖像對被檢測部位進行準確判斷,生成結果[3]。
本項目路基壓實度采用灌砂法對密實度進行試驗檢測,針對本項目土源特點,為確保試驗檢測結果有效且可靠,將灌砂法與篩分修正法相結合,被檢測區(qū)段混合料經篩分法按照5.0mm標準對材料進行篩分,查詢含石率以及最大干容重對應曲線,在此基礎之上通過灌砂法實測結果/填料最大干密度*100.0%標準對壓實度進行計算。
試驗檢測的基本步驟如下:第一步,在試驗檢測區(qū)域內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表面作為檢測區(qū)域,區(qū)域面積高于基板面積,提前安排專人進行清掃?;宸胖糜跈z測區(qū)域表面上,沿基板中孔進行鑿洞,直徑按照100.0mm標準控制,此過程中注意對試樣進行妥善保存,材料鑿松后應技術收集與保存。確保碾壓層厚度與試洞深度一致性。鑿洞結束后,需要對試樣袋材料質量進行精密稱取,將精度嚴格控制在±1.0g范圍內;第二步,在全部試樣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樣品存放至鋁盒內,經酒精燃燒法測量含水量;第三步,將灌砂筒放置于試洞上,筒內灌滿砂,下口與試驗洞保持對準狀態(tài),開啟灌砂筒開關確保砂可自由下落并進入試驗洞口內。當砂無法自由下落時關閉開關,對灌砂筒內剩余砂進行精密稱量,將精度嚴格控制在±1.0g范圍內。本工程試驗檢測具體結果如下表(見表1)所示。
表1 試驗檢測結果示意表
在道路橋梁路基工程項目建設期間,為最大限度保證施工效果符合預期目標,避免質量缺陷的發(fā)生,就必須做好試驗檢測方面的工作。相關人員應當考慮工程建設現場實際情況,掌握各類試驗檢測方法的使用與操作技巧,針對砂性土常遇到填料含石率的差異,可利用不同含石率曲線來準確檢測砂性土壓實度。只有把控各種檢測要點,確保試驗檢測方法在路基工程中的合理應用,才能達到嚴格控制工程質量,確保建設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