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廚娘,有專家認為記錄在案最早的當屬漢朝,“漢朝可能還出現(xiàn)了第一位記錄在案的女廚師,這就是司馬相如的夫人卓文君。當年人家當壚賣酒于市中,酒店除了賣酒應該還有食物,這時卓文君可能也會入廚露兩手,于是中國第一位女廚師就這樣誕生了?!碧瞥霈F(xiàn)了女廚師——膳祖。膳祖為唐朝丞相段文昌的家廚。段曾自編《食經(jīng)》50章,主持段府廚房的女廚師膳祖,烹調(diào)技藝原本精湛,又得段的調(diào)教,如虎添翼,身手更加不凡。她對原料修治,滋味調(diào)配,火候文武,無不得心應手,具有獨特本領(lǐng)。段府40年間,這女廚師長從100名女婢只選中9名傳藝。她烹制的名食,后來大多記載在段文昌之子段成式編的《酉陽雜俎》中。不過,到了宋代,“廚娘”成為一個行業(yè)。宋代的《旸谷漫錄》說:“京都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甫長成則隨其姿質(zhì),教以藝業(yè),用備士大夫采拾娛侍,名目不一……就中廚娘最為下色,然非極富貴家不可用?!睆N娘一出,人皆養(yǎng)女。開封的小戶之家,生女便異常愛惜,漸長,便因材施教,培訓成各類“女專家”,供士大夫家雇聘。“女專家”共有十類,第一類叫“身邊人”,需面容姣好,靈慧聰巧,讓富家翁無此人不歡,轉(zhuǎn)而收做侍妾。第十類叫廚娘,得有烹調(diào)大手藝,所以非極富貴之家不能用,因為用不起。
廚娘,比想象中的更霸氣
廚娘的手藝如何?千萬不要以為,是廚娘就要端上美味佳肴,她們可是有分工的?!渡欧蜾洝氛f,徽宗朝蔡京,有“廚婢數(shù)百人,庖子亦十五人”,其中有女廚專職切蔥。該切蔥廚娘后來嫁給某書生,書生樂煞,以為從此家常豆腐勝燕窩,殊不知她只會切蔥。
據(jù)宋陶谷的《清異錄》載:“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炸、膾、脯、腌、醬、瓜、蔬、黃、赤雜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則人裝一景,合成輞川圖小樣?!薄拜y川圖”,指的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晚年隱居之地“輞川別墅”的畫圖。這里包括有輞水、華子崗等二十一所,與裴迪賦詩,以紀諸景。梵正拼“輞川圖小樣”,實非易舉。她不僅要拼二十只獨自成景的小冷盤,且彼此都要有機地構(gòu)成“輞川別墅”的迷人風光,再有要用的原料是腌魚、干肉等物,沒有精巧的藝術(shù)構(gòu)思和精湛的刀工,是做不到了。這是一種大型風景冷拼盤,梵正可算得上是中國古代“意境中國菜”的大師了。
歷史上的第一個女御廚
劉娘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御廚,在趙構(gòu)未登基前,司職膳食。趙構(gòu)即位后,命為御廚。按照規(guī)定,掌皇宮御食,為五品官,女子是不合規(guī)矩的,但趙構(gòu)愛的就是劉娘子的那一碗菜,沒辦法,破例。
人們了解劉娘子,史籍沒有更多的筆墨,只在何蘧撰《春渚紀聞》筆記集提起。據(jù)《春渚紀聞》卷一《兩劉娘子報應》載:“上皇朝內(nèi)人有兩劉娘子。其一年近五旬,志性素謹,自入中年,即飯素誦經(jīng),日有程課,宮中呼為看經(jīng)劉娘子;其一乃上皇藩邸人,敏于給侍,每上食,則就案所治脯修,多如上意,宮中呼為尚食劉娘子,樂禍而喜暴人之私。一日有小宮嬪微忤上旨,潛求救于尚食,即諾之,而反從之下石。小嬪知之,乃多取紙筆焚之日:‘我且上訴于天帝也。即自縊而死。不逾月,兩劉娘子同日而亡,時五月三日也。至輿尸出閣門棺斂,初舉尚食之衾(qin),而其首已斷,旋轉(zhuǎn)于地,視之則群蛆叢擁,而穢氣不可近。逮啟看經(jīng)之衾,則香馥襲人,而面色如生。于是內(nèi)人知者皆稽首云:‘善惡之報,昭示如此,不可不為之戒也?!焙无菊f報應,看經(jīng)劉娘子“志性素謹,飯素誦經(jīng)”,看似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而食尚劉娘子“樂禍而喜暴人之私”,所以,兩人死后的狀態(tài)也不一樣。看經(jīng)的劉娘子“則香馥襲人,而面色如生”;而食尚劉娘子“其首已斷,旋轉(zhuǎn)于地,視之則群蛆叢擁,而穢氣不可近?!睆倪@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宋朝素食比較興盛,喜歡素食的女性對食物有很大的挑選空間。另外,雖然劉娘子被破格提升為尚宮,但是應了著名演員劉曉慶的話:“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彪m然有皇帝撐腰,但是劉娘子還是飽受非議的。古籍沒有留下食尚劉娘子特色肴饌的只言片語,但從御食菜單《玉食批》中,我們可以分析宋高宗喜食哪些肴饌便可略知一二。宋代皇帝每日賜給太子的食單,名日《玉食批》,記御廚之浪費說:“如羊頭簽止取兩翼,土步魚止取兩鰓,以蝤蛑為簽、為餛飩、為橙甕,止取兩螯。余悉棄之地,謂非貴人食?!卑Q飩的餡,只取土步魚的兩鰓,羊頭肉用兩頰,其他部分直接扔掉,要知道,當時吳中羊肉一斤可以賣到九百錢,街面上一份羹湯加碗米飯的標準定食只要十文。當時的宋軍前線將士,上禁兵每月一貫軍餉,中禁兵每月500-700文,下禁兵每月300-400文,而糧食每月二到三石。糧食是夠,但就那點工資,攢半年不一定能吃得起一頓羊肉。這還是平時,既然身在前線,別說肉了,連熱乎乎的湯面也吃不到,隨身攜帶的,只有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实勖朗车木媲缶c前方戰(zhàn)士食物的簡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秲蓜⒛镒訄髴吩谀撤N意義上是對浪費的不滿。
宋代最著名街頭小吃——宋嫂魚羹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業(yè)和市民社會勃興的歷史時期。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在《南宋社會生活史》一書中說:“13世紀的中國在近代化方面進展顯著,比如其獨特的貨幣經(jīng)濟、紙幣、流通證券,其高度發(fā)達的茶鹽企業(yè)?!谏鐣?、藝術(shù)、娛樂、制度、工藝技術(shù)諸領(lǐng)域,中國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庇辛隋X和近代化的商業(yè)、流通和技術(shù)進步,宋朝人吃出了風格,吃出了水平。美國人尤金·安德森在其《中國食物》一書中提到:“中國偉大的烹飪出于宋朝。宋朝美食有煎、炒、烹、炸、燒、烤、燉、熘、爆、煸、蒸、煮、拌、泡、涮等不下幾十種做法,宋朝真不愧是美食的天堂?!币虼怂纬〕宰兊迷絹碓截S富也就不奇怪了。
據(jù)(宋)周密著的《武林舊事》記載: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3月15日,宋高宗趙構(gòu)登御舟閑游西湖,命內(nèi)侍買湖中龜魚放生,宣喚中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自稱是東京(今開封)人,隨駕到此,在西湖邊以賣魚羹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贊賞,并念其年老,賜于金銀絹匹。從此,聲譽鵲起,富家巨室爭相購食,宋嫂魚羹也就成了馳譽京城的名肴,并經(jīng)歷代廚師不斷研制提高。宋嫂魚羹的配料更為精細講究,制成的魚羹色澤油亮,鮮嫩滑潤,味似蟹肉,故有賽蟹羹之稱,是聞名遐邇的杭州傳統(tǒng)風味名菜。俞平伯寫的《雙調(diào)望江南》中提到:“西湖憶,三憶酒邊鷗。樓上酒招堤上柳,柳絲風約水明樓,風緊柳花稠。魚羹美,佳話昔年留。潑醋烹鮮全帶水,乳新翠不須油,芳指動纖柔。”其中的魚羹佳話,指的就是宋高宗與宋五嫂這一段故事。趙構(gòu)對民間小吃的喜愛,帶火了宋嫂魚羹。所以,做路邊攤也要向宋五嫂一樣,精益求精,說不定哪天就遇上美食家呢。
宋代廚娘咋收費?
廚娘是專供士大夫及富貴人家聘用的,一般經(jīng)濟中等人家是用不起的。南宋人廖瑩中的筆記《江行雜錄》記載,大約宋理宗寶佑年間,有位太守告假在家,因為家中“飲饌粗率”,便想起以前某次參加官宴,“庖膳出京都廚娘,調(diào)羹極可口”,于是念念不忘。恰好有朋友前往杭州,太守便托他在京都物色一位廚娘,只要手藝好,“費不屑較”。未久,朋友來信,說廚娘找到了,是一名二十余歲的妙齡少女,“有容藝,能書算”。幾天后,這廚娘也到了,卻在距城五里的地方停下來,遣腳夫送來一封告帖,字寫得很是端正清雅,措辭也極禮貌委婉,先謙卑地自稱:“慶幸,即日伏侍左右”;末尾則寫道:“乞以四轎接取,庶成體面”,意思是說,請大人派專車相迎,這樣才不致?lián)p了大人的面子。太守不敢怠慢,派了一頂轎子前往迎接,“及入門,容止循雅,翠襖紅裙,參視左右,乃退”。太守見她形容舉止落落大方,知書識禮,氣質(zhì)優(yōu)雅,很是滿意。
過了幾日,太守準備請幾位朋友來家里吃頓飯。廚娘力請由她試廚。廚娘拿了菜單,老人家欣然點了“羊頭簽”、“蔥齏”等當時的名菜,準備好好吃上一番。羊頭簽是羊頭肉卷起來,熱油炸得焦黃,大笊籬撈出,便是極美味的“羊頭簽”,蔥齏則是它的配菜。廚娘便根據(jù)菜單開單采料,送到太守面前,太守一看嚇一跳,先是項羊頭肉,要用羊頭10個、蔥5斤。不過頭一次打交道,不便駁她;同時也要看看,一桌便飯,何以要用到這些材料?所以看完不做聲,叫人照著采購就行。材料辦齊,廚房里的下手通知廚娘,可以動手了。
廚娘于是打開隨帶的箱籠,廚房里的用具,一應俱全,連砧板都是自己帶來的;而且好些用具如鍋鏟之類,是白銀所制,璀璨耀目,將全家大小看得都愣住了。她自己帶著丫頭,選派丫頭把這些用具送到廚房,一一安置妥當;然后她換了大廚的衣服,系上圍裙;衣袖綰起,進入廚房,先坐在椅子上指揮下手,將材料先做初步的處理,該洗的洗、該剝的剝,等料理干凈后,廚娘徐徐起身,一把廚刀到她手里,連轉(zhuǎn)如風,切肉切菜,一會工夫就完了。
但整個材料,留用的也就一兩成。像處理羊頭,先在滾水中焯過,撈起來只剔出臉上兩塊肉,其余的往砧板外面推,都棄在地上;問她緣故,說是“除此以外,皆非貴人所食。有人心疼將她拋棄的羊頭撿了起來,她笑笑說道:“你們是在狗嘴里奪食”。再比如她切蔥,蔥在她手里十分講究,先在熱水中過一下,外面的葉子都不要,只留蔥白;看碟子大小切段,再剝?nèi)ナ[白數(shù)層,只剩下像韭黃那樣的嫩心;在加鹽的淡酒中浸漬片刻,瀝干備用。等菜上桌,自是無話可說,所得的評語是“馨香脆美”四字。賓客都說口福不淺,太守更是非常高興。第二天上午,太守將廚娘召來,大為稱贊。
廚娘拜謝,主人的話完了,她還不走,原來她也有話?!白蛱煸噺N,幸而貴賓還中意,請照例犒賞?!碧匾宦犮蹲×?,隨便請客吃個便飯,廚娘要支賞,這是哪里的規(guī)矩?
太守正猶豫間,那位廚娘又從從容容地開口了:“想來是要知道成例?”她探手入懷,取出一疊花箋,捧向主人:“喏,這是未到府上以前,京中一位達官的犒賞單?!碧厝硪豢?,上面寫的是:“每大筵,支鎬錢十千緡(古代穿銅錢用的繩)、絹二十匹;常食半之,數(shù)皆足,無虛者?!惫糯鷮~錢穿成串,便于攜帶。稱之為緡,一千個銅錢為一緡。《宋史·食貨志》有:“紹定元年(1226),江、浙諸州軍折上供物帛錢數(shù),以銀折輸者,兩不過三貫三百文”的記載,(紹定是(南)宋理宗趙昀年號)。按此一兩銀折合銅錢三貫三百的標準計算,千緡亦可兌白銀303兩。十千緡是3030兩白銀,太守實在養(yǎng)不起廚娘,沒過幾天,找個借口,將這個廚娘打發(fā)走了。
有手藝有文化不愁嫁
宋代女廚,不僅有手藝而且有文化。南宋末年,浦江有個女名廚吳氏,廚技精,文章好。把廚房心經(jīng)都記在《吳氏中饋錄》里,菜譜共計70余款。《吳氏中饋錄》將婺州古菜分為3大類:脯蚱、制蔬和甜食,其實就是魚肉類、蔬菜類和面點類食品??上У氖?,有些制作原料和制作方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考證?!秴鞘现叙佷洝分杏涊d的配料不比今天少:姜、蒜、蔥、辣椒、紅曲……應有盡有。比如有道叫“黃雀舴”的菜,是這樣記載的:每只洗凈,用酒洗,拭干,不犯水。用麥黃、紅曲、鹽、椒、蔥絲,嘗味和為止。卻將雀入匾壇內(nèi);鋪一層,上料一層,裝實。以箬蓋篾片扦定。候鹵出,傾去,加酒浸,密封久用。書中記載的爐焙雞、蒸鰣魚、雪花酥、瓜齏、糖醋茄、水滑面等,至今仍然實用。
宋代時候,名流圈很流行斫鲙,以刺身為人間美味。宋筆記《侯鯖錄》收錄了一份當時最美味的飲食名單,其中之一便是“吳人鲙松江之鱸”。北宋梅堯臣家有一廚娘,善斫鲙,朋友均“以為珍味”,歐陽修、劉原父諸人“每思食膾,必提魚往過”梅堯臣家。南宋陸游詩“斫鲙搗齏香滿屋,雨窗喚起醉中眠”,所詠嘆也是斫鲙佐酒的美味。
民間許多人家也特別注意培養(yǎng)女孩子的廚藝,以圖女兒能被富貴之家相中,聘為廚娘。唐朝時,“嶺南無問貧富之家,教女不以針縷績紡為功,但躬庖廚,勤刀幾而已。善醯鹽菹鲊者,得為大好女矣。斯豈遐裔之天性歟!故俚民爭婚聘者,相與語曰:我女裁袍補襖,即灼然不會;若修治水蛇黃鱔,即一條必勝一條矣。”嶺南人家的女孩子,多不善女工,但做菜的手藝可不一般。做得一手好菜的美女廚娘不愁嫁,被爭相婚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