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本課內容以瓶“吞”雞蛋為切入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展開趣味性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觀察并研究身邊問題的科學意識。
教學目標如下:
1.能根據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推理和猜測;能利用簡單器材設計并進行實驗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
2.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3.認識大氣壓力的存在,知道大氣壓力的方向來自四面八方。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實驗驗證大氣壓力的存在以及方向。
一、魔術表演,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嗎?
生:王老師
師:王老師不僅是一位科學老師,我還是一位具有魔力的科學老師,這節(jié)課我將用我這雙充滿魔力的手給大家表演個小魔術,想不想看?
生:想。
師:這是一個錐形瓶,這是一個剝了皮的熟雞蛋,接下來請你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現(xiàn)象,并且說出你的問題。
(教師用夸張的動作進行魔術表演,經歷了壓、拍等過程雞蛋還是進不去,最后教師把目光落在裝有酒精棉的廣口瓶上,點燃酒精棉放入瓶中,學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雞蛋掉進了廣口瓶中)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酒精棉放入瓶中后熄滅了,然后雞蛋掉下去了。
師:你觀察的可真仔細。
生:一開始雞蛋比瓶口大,掉不下去。點燃酒精棉放進廣口瓶后,把雞蛋放在瓶口,雞蛋神奇地掉下去了。
師:那針對你看到的現(xiàn)象,你們有什么問題?
生:雞蛋為什么會掉下去?
師:你想知道原因是嗎?
生:為什么點火之前沒有掉下去,點火之后就掉下去了呢?
師:你想知道火在這起的作用是什么?
師總結:同學們都對雞蛋為什么會掉入瓶中比較感興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揭開《瓶“吞”雞蛋的秘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選用魔術表演的方式導入本課,容易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單純突出魔術表演,而是在魔術表演中讓學生出現(xiàn)認知沖突,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學打下基礎。
二、大膽猜想,進行假設
師:請同學們仔細回憶剛才你看到的實驗過程,想一想,瓶子吞進了雞蛋可能和什么有關?
生:熱氣。
生:感覺是空氣的力量。
師:能詳細地給大家說一說嗎?
生:酒精棉放入了瓶中,燃燒了一部分空氣,里面的空氣少了,外面的想進來,就把雞蛋壓下去了。
師:你可真會推理。
生:熱脹冷縮,點火之后雞蛋被加熱了,一會又涼了,所以會掉下去。
師:是嗎?我們來看一下剛才的實驗過程(動畫演示),當把雞蛋放在瓶口時火已經熄滅了,雞蛋受到火的作用了嗎?
生:沒有。
生:受到了一種吸力。
師:你認為這種神奇的,看不見的吸力來自哪里?
生:來自空氣。
師:也就是說是空氣給雞蛋一個力把它推下去的是嗎?
生:大氣壓力的作用。
師:你知識可真淵博,一定是一個愛看書的好孩子。
師總結:大部分同學猜測雞蛋之所以掉入瓶中是因為受到了空氣的力量,真的是這樣嗎,空氣真的有這種力量把雞蛋給推下去嗎?
設計意圖:猜想是科學探究中重要的一步,牛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孩子大膽猜測雞蛋進入瓶中的原因,當學生測猜到的原因與大氣壓力的原理不相符時,教師及時地進行引導,使學生的思路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這樣不但保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為下一步順利設計實驗奠定了基礎。
三、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科學家的每一次新發(fā)現(xiàn),都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實驗。請發(fā)揮你們科學家的潛力,自由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出一個實驗方案來驗證空氣是否真的有力量(小組內討論制定出實驗方案,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最后請匯報員進行匯報)。
設計意圖:科學課要特別注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此過程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出實驗方案。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組內設計出驗證大氣壓力是否存在的實驗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方案進行適當?shù)狞c撥,而不是在教學中通過羅列出材料、注意事項等引導學生設計出固定的幾種實驗方案。
四、驗證猜想,交流總結
1.學生實驗,匯報交流。
2.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的共同特點。
3.了解大氣壓力產生的原因(出示圖片,教師根據圖片進行講解)。
4.了解馬德堡半球實驗(觀看視頻)。
5.解密瓶吞雞蛋的秘密。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究、總結、應用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出實驗方案驗證了空氣是有力量的,通過上臺匯報的形式使全班同學認識到了這種力量的存在,
五、解決問題,實踐應用
教師提問除了瓶吞雞蛋,大氣壓力在我們生活中還要很多的應用,你還發(fā)現(xiàn)了嗎?學生說現(xiàn)象,教師進行評價,最后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說出大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而且鍛煉了學生運用大氣壓力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設計特色
1.與傳統(tǒng)課堂的魔術表演相比,本課在魔術表演時更注重給學生營造一種安靜、便于思考的氛圍。一系列夸張、有趣的動作使學生跟著我經歷了失望、無奈、驚喜的過程。最后使他們產生疑問:為什么費了那么大的力氣雞蛋都不能進入瓶中,而點燃酒精棉放入廣口瓶,雞蛋卻神奇地進去了?這是魔術之后他們迫切想知道的問題。從而為后面問題的提出、猜想原因、設計實驗驗證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動手動腦做科學。小學科學課在很多情況下學生要通過動手來學習科學,但是動手不應該是純粹的操作性活動,還特別注重與動腦相結合。本節(jié)課在實驗之前,我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實驗器材、自主設計出實驗方案,然后小組匯報實驗方案。通過此過程不僅鍛煉了科學思維能力,提高了表達和交流的能力,而且對于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科學、合理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3.處理好探究式學習中學生自主和教師主導的關系。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并不是要求教師要放棄指導作用。在實驗過程中,我認真巡視每個小組的情況,對于每個小組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時地給予指導,比如在覆杯實驗時,有的小組幾次都不成功,我隨機啟發(fā)學生思考失敗的原因,找到答案,從而取得了成功。
【作者單位:德州學院附屬小學?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