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根
古詩文默寫,是中考語文的必考題型。其命題形式多樣,使得考查更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F(xiàn)舉例說明之。
一、補充型默寫題
例1.(2018·浙江金華)古詩文名句默寫。
(1)子日:“三軍可奪帥也,___________?!保ā墩撜Z》)
(2)云橫秦嶺家何在?_____________。(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解析:補充型默寫題是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默寫題型,也是中考語文命題常用的一種默寫題型。這類默寫題的特點是:一是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對默寫的內容起到主要的提示作用,古詩詞的默寫往往根據(jù)上句默寫下句,或根據(jù)下句默寫上句;二是所要默寫的語句大多是名言警句、對偶句、排比句或生動精彩的描寫句。完成這類默寫題,一是要緊扣語言環(huán)境,注意與上文或下文的銜接,二是要多在名句、工整的句子、精彩的句子上考慮。這類試題上下句之間銜接得都很緊密,只要背得熟練,就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提示填寫出正確的內容。不少學生解答這類試題時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丟三落四或寫錯字,從而影響得分。因此,解答補充型默寫題不可掉以輕心,要認真思考,一字一句填寫,確保不錯漏字數(shù),不增減字數(shù),不出現(xiàn)錯別字。答案:(1)匹夫不可奪志也(2)尋擁藍關馬不前
二、選擇型默寫題
例2.(2018·廣東廣州)根據(jù)課本,下列古詩文默寫正確的兩項是(
)
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強也。
B.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煽黃華葉衰。
c.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D.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E.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F.疑怪昨霄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解析:本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課內古詩文的識記情況。對課標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我們不僅要背熟,還要特別注意語序和易錯字。A選項應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屬語序錯誤;c選項應為“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屬語序錯誤;E選項應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屬語序錯誤;F應為“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睂僮衷~錯誤。答案:BD。
三、完整型默寫題
例3.(2018·廣西北部灣)完整默寫杜牧的《泊秦淮》。
——————,——————。
——————,——————。
解析:完整型默寫題是返璞歸真的默寫題型,試題提出篇名,要求考生寫出整首詩的內容。對于常規(guī)考試來說,考慮到篇幅的限制,一般來說此類題型只適用于簡短的詩篇。這類詩題提醒考生,備考時不能只關注??荚娋?,對要求背誦的詩篇要真正做到全篇背誦,且要做到字字會寫。答案: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四、理解型默寫題
例4.(2018·遼寧大連)清代詩人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2018·廣西玉林)人們常引用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一種堅定的信念或對事物的清醒認識。
解析:理解型默寫題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記憶能力,還考查了學生對詩文的理解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會背能寫,而且必須對試題、對課文內容有較清楚、深入的理解。理解型默寫題是強調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礎上的默寫,解答這類題目的關鍵是要對原文有充分的了解,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即便能夠默寫全篇文章也不知道根據(jù)意思該填寫哪一句的現(xiàn)象。一般地說,理解型默寫題的內容主要有:詩文或語段的主旨句、承接句或過渡句、引用句、名言警句或其他重要語句等??忌獯鹄斫庑湍瑢戭}最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是:多寫,少寫,句子顛倒、錯亂,所答非所問等。這些誤寫是因為對詩文理解不透造成的。要做好這類默寫題,必須做到:1.準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誦時不添字不掉字,專心致志;2.背誦古詩文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切忌不理解而機械地死記硬背,經(jīng)驗證明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便于記憶;3.要理清結構層次,特別是對于一些較長的詩文,必須注意文中的層次、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關系,要注意抓住一些起關鍵作用的詞語。例4答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例5答案: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五、語境型默寫題
例6.(2018·廣東廣州)根據(jù)語境,在橫線上填入最恰當?shù)墓盼拿洹?/p>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經(jīng)常引用古典詩文名句,這展現(xiàn)了他獨特的語言風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黨校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主席就引用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雍也》)來說明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他還用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為政》)來說明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例7.(2018·遼寧大連)2017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涌現(xiàn):“慧眼”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運行,國產(chǎn)大型客機首飛,首艘國產(chǎn)航母順利下水……真可謂“_________,________,”讓我們感受到了盎然的春意。(用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詩句填空)
例8.(2018·浙江杭州)制裁“中興”通信公司,美國政府顯然是“________”,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阻止中國高科技發(fā)展的步伐。(選用《醉翁亭記》中的句子)
解析:語境型默寫題立足于要求考生不僅會默寫詩文的句子,還應該結合語言環(huán)境準確地運用。這類默寫題將學與用結合了起來,突破了死記硬背的模式,不僅著眼記憶,更普及理解、欣賞和運用。完成這類默寫題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揣摩,抓住提示語,理解此處情境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二要緊扣表意中心,選擇一條最切合此處詩句運用情境的詩文名句填空。解答這類默寫題最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就是理解有偏差,將詩文名句張冠李戴,造成失分。因此,在細心揣摩理解名句運用情境的同時,更要在平時加強對詩文名句的理解、運用,準確把握詩文名句的精神內涵,確保理解正確、透徹,運用自然、恰當。例6答案: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②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例7答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例8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六、歸類型默寫題
例9.(2018·廣西賀州)古詩詞中有不少“詠月”的句子,請你寫出連續(xù)的兩句:_______,_______。
例10.(2018·江蘇揚州)某書店擬選用兩句有關“讀書”的對仗工整的詩句作為楹聯(lián),請寫出你認為合適的句子:_____,_____。
例11.(2018·山東聊城)古詩詞中有許多描寫美好鄉(xiāng)村生活場景的句子,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______,________。
解析:歸類型默寫題一般是讓考生根據(jù)提示的內容默寫一組同類的詩文句子,或某類詩文句子中的一句,或某方面的名言、格言和警句,無論課內或課外學過的都可以。這樣的要求比較寬泛,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積累的情況自由填寫。這類考題可以引導學生將寫同類事物的句子進行梳理,長期下去,還會使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描寫同一事物。例9示例: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②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例10示例: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②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例11示例:①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②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七、近意型默寫題
例12.(2018·湖北十堰)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與白樸《天凈沙·秋》中“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兩句寫法相同,意境相似。
例13.(2018·河南)天南地北,別時容易見時難。所以,困于戰(zhàn)火的杜甫只能空發(fā)“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慨;歸期不定的李商隱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離的蘇軾只能遙寄“ ___________ ,__________”(《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祝愿。
解析:這類考題一般是要求考生根據(jù)所提供的詩句寫出與之意思、表達的心情或意境相似的詩句,既考查了學生對詩文的理解,也考查了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詩歌鑒賞能力,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這類題目有一定的難度。例12是要求考生寫出寫法相同、意境相似的詩句。答案: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例13所填的詩句均表現(xiàn)“別時容易見時難”的主題。答案: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畫意型默寫題
例14.(2018·江蘇常州)請為下圖配上符合畫意的連續(xù)的兩個古詩詞名句。
解析:這是一道圖畫型的默寫題,答題的前提是要讀懂圖片,理清圖片所表達的意境,然后根據(jù)圖片意境調動積累,寫出相關的詩句。從圖片可以看出,畫面的內容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情景,因此只要與此相關的詩句均可。答案:①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②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備考提示】
一要突破生僻難寫字。對于文質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數(shù)同學能熟讀成誦,但在考試中卻得不到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難寫字書寫有誤,一字之差,導致丟分,實在遺憾。這就要勤于動筆,重點突破。例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句中的“羈”,必須在復習中多寫幾遍,達到熟能生巧、強化記憶的目的。
二要注意同音異義詞。讀音相同,意義不同甚至相反的詞語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這也是命題人設置陷阱的熱點。復習中應該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通過有意識地分析比較,既知其音,更知其義。例如: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句中的“竦”,通聳,意思是“高”,容易寫成后面的“聳”。
三要注意同義異形詞。意思相同而字形迥異的詞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屢見不鮮的,這類詞對學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復習時也應引起高度重視。例如: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朱熹《觀書有感》)句中的“艨”容易誤寫成“蒙”,“艟”容易誤寫成“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