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0-2016年新課標高考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試題分析

      2019-08-06 13:47張小芹
      學周刊 2019年23期
      關鍵詞:新課標

      摘 要: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地理學習的需求,新課標高考地理教學中采用了模塊的學習方式。以2010—2016年新課標高考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試題入手,從試題類型、分值、考點、表達形式等多方面找出試題特點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旨在促進學生對這一模塊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新課標;高考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105

      2007年,高考地理海南卷和山東卷首次設計了“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的選做題[1]。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的時代性和基礎性。2014年9月,政府網(wǎng)發(fā)布《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模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對該模塊的研究大致可分3類:①在歷年高考地理試題中抽取幾道典型考題加以分析,如《〈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的高考考點例析》[2]。文中分析了該模塊高考的考點和方向。②分析某個地區(qū)高考選修模塊試題,如《新課程地理高考選修模塊研究——以江西省為例》[3]。文中分析了江西省高考地理選修模塊試題并提出了改進策略。③從縱向分析高考地理該模塊試題,如《地理高考試卷中選修模塊“自然災害與防治”試題研究》[4]。文中從內容、形式、情境等方面分析了2007—2013年高考地理該模塊試題。因此,教師特在此基礎上,從分值、考點、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面分析2010—2016年新課標高考地理 “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試題,總結試題特點,提出教學建議。

      一、“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課程標準分析

      高中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及分布規(guī)律,形成對自然災害的科學認識,樹立科學的災害觀與減災意識,提高其生存能力。該模塊被列入高考,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2010—2016年新課標高考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試題分析

      (一)試題類型

      從試題類型出發(fā),高考地理試題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整理2010—2016年新課標高考地理試題,發(fā)現(xiàn)共23道關于該模塊的題,其中6道選擇題,5道簡答題,12道選做題。

      (二)試題分值統(tǒng)計

      “自然災害與防治”作為選修部分,每年考查分值不一。在這幾年的高考題中,對該模塊的考查共占200分,其中,2014年對該模塊的考查分值最高,占50分,2011年最少,僅占10分。

      (三)考查的災害類型

      《自然災害分類與代碼》將自然災害分為氣象水文災害、地質地震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災害5大類39種自然災害。本文以此為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對氣象災害的考查最多,占10題,其次是水文災害和地質地震災害,各占6題,生物災害最少,僅1題。

      (四)試題表達形式

      高考地理題型簡單,但題目表達形式多樣。一般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表達。本文所研究的23題中,僅文字表述的3道,占13%,其余20題多以文字和圖像結合闡述,這表明在地理學習中,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五)試題的引入情境

      高考地理題目通常向考生提供一則或多則與地理知識有關的情境材料,需要學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地理能力,從材料中讀取有用信息,靈活調動已有知識,闡述地理現(xiàn)象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解答問題。所分析的23題多以文字和圖像相結合的形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考生必須對解題所需的知識、技能已掌握到理解和應用水平,并能結合自身經(jīng)驗調動知識解答問題。

      (六)試題考查方向

      在這23題中,對氣象災害的考查最多,占77分,而生物災害考查最少,僅占6分。經(jīng)過分析發(fā)現(xiàn),主要考點為成因、種類、分布、影響以及防治措施,并且以成因考查為主。

      (七)試題特點

      1.多考查氣象災害

      據(jù)以上分析,2010—2016年新課標高考地理該模塊多考查氣象、水文、地質地震災害,且以氣象災害為主。因此一線地理教師,應該以此為依據(jù)著重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把握教學重點。

      2.側重考查災害成因

      本文所研究的23道題,災害成因考查114分,約占59%。其中,地質地震災害分值最高,占45分,氣象災害占33分(詳見圖1)。由此分析,對該模塊的考查,主要是考查災害成因。

      3.題目表達形式圖文并重

      在這23道題中,共22幅圖,形式多樣的地圖充分呈現(xiàn)了地理學科特點。題目表達形式主要以文字表述為主,但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讀懂地圖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v觀歷年高考地理題,可以說是無圖不成題,地圖在地理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

      4.試題情境創(chuàng)設與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

      地理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每年的地理高考必會以社會熱點為切入點,與書本知識完美結合,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在這23題中,多以社會生活入手,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學生讀圖訓練。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高考地理的出題形式基本上離不開地圖,所以讀懂地圖是學生解題的關鍵。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本領,既是地理講授的重要內容,也是地理學習的主要目標和重要任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此做進一步的摸索和鉆研,在教學中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

      2.夯實基礎,提高地理答題技能。知識掌握程度是成績高低的前提,讓學生把握知識點,打牢基礎是每一位在職教師的責任,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地理答題技巧。答題技巧是學生提高分值的關鍵因素。因此,中學一線地理教師應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使用地理專業(yè)術語,增強學生的答題技能。

      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根據(jù)以上分析,高考地理試題多以社會熱點為切入點,引入地理知識。這就要求一線教師關注社會熱點,在自然災害教學中聯(lián)系社會熱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必要的圖片、視頻等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又有內涵的地理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主動學習意識。

      4.了解自然災害的類型及成因。從上述對高考地理試題的分析可知,高考地理出題有一定規(guī)律。上述分析的23道有關“自然災害與防治”的高考試題,多考查災害的成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高頻考點,要求學生掌握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自然災害發(fā)生規(guī)律,構建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1]陶然.地理高考試卷中選修模塊“自然災害與防治”試題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歐陽效平.《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的高考考點例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23):42.

      [3]楊凱麗.新課程地理高考選修模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4]陶然.地理高考試卷中選修模塊“自然災害與防治”試題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張小芹(1994.3— ),女,漢族,重慶城口人,研究方向:地理教學。

      猜你喜歡
      新課標
      新課標下初中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專輯出版
      新課標下高中數(shù)學教學方法的研究
      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新課標”
      新課標實施過程中面對的難題
      象山县| 阿巴嘎旗| 三明市| 彰化县| 邵武市| 安康市| 瑞安市| 喜德县| 麻阳| 全椒县| 卢龙县| 化隆| 金川县| 彭阳县| 讷河市| 阜阳市| 太原市| 伊春市| 万荣县| 平定县| 潢川县| 本溪| 永昌县| 台东县| 安国市| 威宁| 宁陕县| 诸暨市| 土默特左旗| 全南县| 汪清县| 买车| 武隆县| 鄄城县| 四子王旗| 甘谷县| 凌海市| 宜兰市| 林芝县| 菏泽市|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