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輝
【摘要】目的 :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小兒腹瀉治療過程發(fā)揮的效果。方法:選取66例腹瀉患兒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3)與研究組(n=33),對照組以常規(guī)的護理辦法,研究組采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辦法。比較治療后兩組患兒48小時總有效率、住院天數(shù)、止瀉時間、患者與其家屬的滿意度,統(tǒng)計2組總體護理效果。結果: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研究組患兒48小時總有效率、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住院天數(shù)、止瀉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小兒腹瀉患者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可以有效減短止瀉時間,提高48小時總有效率,同時縮短住院時間,增加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從而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工作中可以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家庭為中心; 小兒腹瀉; 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15-02
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6個月至2歲嬰幼兒發(fā)病率高,是嬰幼兒的常見病之一[1]。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fā)熱、嘔吐、腹痛等癥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耙约彝橹行摹钡淖o理模式,秉承了優(yōu)質護理的概念,護理人員綜合考慮患兒的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狀態(tài)和關系,通過患兒父母的全程參與治療,使患兒更快的恢復身體健康[2]。由于患兒自身不具備自理能力,日常腹瀉護理需通過醫(yī)護人員和家屬共同完成,本研究引入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對腹瀉患兒進行護理,并與常規(guī)護理進行對比,探究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小兒腹瀉患者66例,均符合人衛(wèi)第8版《兒科學》中腹瀉病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年齡0~18周歲者;經診斷為腹瀉病者;病人與家屬對此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繼發(fā)性腹瀉者;腹瀉伴有合并癥者等。本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選取的患者分為對照組(n=33)與研究組(n=33)。對照組男16例,女17例;年齡6個月~14歲,平均(4±16)歲。研究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5個月~12歲,平均(4±25)歲。2組間上述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常規(guī):觀察入量及出量(大便、小便及嘔吐)情況,并及時準確地記錄;注意掌握靜脈補液的速度;按時喂水及口服補液鹽。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主要包括:(1)成立以家庭為中心的醫(yī)護小組,定期對患兒家屬普及小兒腹瀉的相關護理常識。(2)心理護理:幫助患兒及家屬的樹立護理信心,對于具有溝通能力的患兒,要以真誠態(tài)度與其充分交流,鼓勵其配合護理進行。(3)出院指導:在患兒出院前,對其家屬進行有關指導,詳細講解小兒腹瀉的常見病因以及防護方法,排查患兒家屬護理隱患。
2組觀察周期均為一周。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48小時總有效率:患兒入院24小時內大便次數(shù)小于3次,大便性狀正常視為有效;24小時大便次數(shù)多于5次視為無效。(2)滿意度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理療效越好。(3)對小兒腹瀉患者的48小時總有效率、住院天數(shù)、止瀉時間、滿意度做出統(tǒng)計,對比結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SymbolcA@ 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相關數(shù)據(jù)比較
對2組患兒48小時總有效率、住院天數(shù)、止瀉時間、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可以得出相應數(shù)據(jù),如見下表。
22應用效果
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研究組患兒48小時總有效率、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住院天數(shù)、止瀉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小兒腹瀉是兒童重要防治的疾病之一,嚴重腹瀉時,患兒會因為嚴重脫水而出現(xiàn)休克甚至是死亡[3],故對于小兒腹瀉的治療要及時。中醫(yī)認為小兒生理上“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病理上“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因此,由于患兒的消化道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身體的抵抗能力較弱,在治療過程中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難以緩解患兒的疾病癥狀。
同時,患兒由于年齡小,無法對醫(yī)護人員自訴不適癥狀,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與家長做好交流工作,準確掌握患兒病情,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正是基于此等多方面考慮,建立起綜合的護理模式,以更好的為小兒腹瀉患者提供積極有效的臨床護理服務[4]。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腹瀉患兒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可以有效減短止瀉時間,提高48小時總有效率,同時縮短住院時間,增加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從而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可以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濱.小兒腹瀉應用綜合性護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74):257+259
[2]周彩霞,粟忠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兒科護理實踐中的應用現(xiàn)狀[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09):9-12
[3]張麗瑩.整體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60+90
[4]張兆娜,蘇慶菊,孫明旭.以家庭為中心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管理在兒科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3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