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舉飛
摘要:在人類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根源所在,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累,鑄就了國家歷史的輝煌,其中祖先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長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我們不斷的向前發(fā)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人們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同時,人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忽視,導致了非遺文化現(xiàn)在堪憂的處境,而且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可再生性,重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成為現(xiàn)在社會的重要任務。因此非遺文化不僅僅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保護,更加需要全國人民的努力,這樣才能將非遺文化不斷的傳承下去。
關鍵詞:科學發(f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J7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194-02
一、前言
中國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令世人驚奇的文化,這些文化傳承至今,就成為了國家對于文化珍貴的記憶,也是中華民族對于世界的貢獻所在。在中國不斷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今天,我們應該在科學發(fā)展的統(tǒng)領下建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內容,針對非遺文化保護如何有效開展進行策略研究,讓中國文化傳承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可再生性,而且這種傳承必須要在人們進步的背景下穩(wěn)定的進行。因此,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對即將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護,讓這些即將消失殆盡的瑰寶繼續(xù)在歷史的流程中走下去,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也是每一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本文就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下如何建設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機制的方法策略研究,研究出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流程和方法。
二、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
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還不夠,所以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就需要加大對于相關文化的宣傳,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人們在生活中不斷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人們對于非遺的重視,并且在宣傳的過程中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保護非遺文化的活動中來?,F(xiàn)在中國非遺文化的種類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這樣的特點如果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難以實行全面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只有在信息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利用媒體等相關宣傳,才能提高人們對于非遺文化的重視。相關媒體的宣傳不僅僅讓非遺文化不斷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還能讓人們的精神水平得到提升,在科學發(fā)展觀的統(tǒng)領下,我們要站在科學的角度上進行宣傳,不能一味的無方向宣傳,這樣對于非遺文化保護前進的步伐是非常緩慢的。我們可以站在科學發(fā)展觀的角度下,利用相關知識,讓人們了解到非遺文化保護的重要性。相關機構也可以借助一些人流量非常大的場所。
三、注重對傳承人的保護
我們在不斷增強人們保護意識的同時,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非遺文化的傳承人,傳承人作為非遺文化與人們交流的唯一媒介,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要在科學發(fā)展的統(tǒng)籌下,對非遺文化的傳承人進行深入了解,這樣對于非遺文化的記錄有著很大的作用。而且,深入調查不僅能夠了解到傳承人的生活現(xiàn)狀,更能在調查的過程中獲得關于非遺文化的相關背景,加深對于非遺文化的保護。
就拿陽江市江城區(qū)文化館來說,對于非遺文化的保護,文化館相關管理人員要積極調查非遺文化傳承人的生活現(xiàn)狀,由于以前人們對于非遺文化的不重視和不了解,導致非遺文化的傳承人,生活很是貧苦。一些傳承人只是為了把非遺文化發(fā)揚下去,但是卻得不到人們的認可,所以在科學發(fā)展觀的背景下,相關政府要展開對于非遺文化傳承人的調查,對于一些生活困難的傳承人,相關政府要給予保護和扶持。因為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有一些傳承人迫于生活的壓力,無法專心的保護非遺文化和傳承非遺文化,這樣在相關政府的扶持下,傳承人緩解了生活的壓力,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非遺保護和傳承的任務中來。相關政府更應該建立更加完善有關于保護非遺文化傳承人的法律,讓傳承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同時還可以借助有關慈善機構,加大對于傳承人的保護,改善傳承人的生活。
陽江市江城區(qū)文化館要聯(lián)系相關政府和各級文化主管部門,把宣傳非遺文化作為工作首要目標,加大對傳承人傳承和保護經費的投入,并且進行持續(xù)的宣傳,加深非遺文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也可以讓傳承人對自己的非遺文化產品進行合理的推廣,這樣傳承人有了一定的收入,對于非遺文化就可以進一步完善,同時也讓更多人在推廣的過程中了解到非遺文化,想要加入到非遺文化的傳承中來,讓非遺文化得以保存下去。
四、利用新媒體對非遺文化進行推廣
利用新型媒體對非遺文化進行宣傳,設立一檔有關于非遺文化的節(jié)目,在人們觀看電視的時候,就可以了解到非遺文化的內容,和非遺文化帶給我的意義,也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進行宣傳,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瀏覽網(wǎng)頁,我們就可以在網(wǎng)站中植入有關于非遺文化的相關知識,讓人們在瀏覽網(wǎng)頁的過程中就能看到非遺文化,不知不覺中開始重視非遺文化,而且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開始重視非遺文化,就是因為在新興媒體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所在,讓本來已經快要消失在人們視野的非遺文化,又重新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
五、開展非遺文化課堂
非遺文化不應該變成一種小眾文化,非遺文化是屬于大家的,所以應該被群眾所接觸,讓人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這樣而來,非遺文化不僅僅能得到人們認知,還能在認知的過程中找到一些喜歡非遺文化的人,把非遺文化傳承下去,這樣非遺文化才能夠向前發(fā)展。現(xiàn)在的很多非遺文化都是因為缺少傳承人而消失在人們視野當中,這就是非遺文化傳承的關鍵所在,有關機構可以設立非遺文化課堂,培養(yǎng)對非遺文化有興趣的人,在當中選擇出適合非遺文化傳承的人員加以培訓。非遺課堂這樣的宣傳方式不僅讓非遺文化完整的展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更激發(fā)人們想要認識非遺文化的興趣,能夠更深入的了解非遺文化,甚至直接到保護非遺文化的工作中來,推動非遺文化的向前發(fā)展。
六、建立完善的非遺文化保護機構
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在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方面,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建立完整的保護機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相關政府要建立非遺文化傳承人保護機制,來確保非遺文化不會在時光的流逝中慢慢消失;
第二,要建立非遺文化傳承人認定機構,把傳承人作為一種真正的職業(yè)進行工作,這樣的情況下,減少了一些人對于非遺文化的不認真對待;
第三,要構建完善的非遺文化保護機制,對于完整的非遺文化項目名錄,要進行保護和建立相關體系,實施逐級申報原則,保證所有的非遺文化都能得到認真對待,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真正發(fā)揮出非遺文化的精彩和作用。
七、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藏,值得我們去發(fā)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我們了解過去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我國的寶藏,更是世界文化寶藏的一部分,不僅僅提供了珍貴的歷史影像,更對我國文化向前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所以,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員要加大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在不斷了解的過程中進行發(fā)掘,這樣對于我國未來文化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國人民的精神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