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圓號在演奏和學習技巧上的難度比較大,特別是對氣息的控制需要注重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對呼吸在圓號演奏教學各方面的應用情況進行重點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圓號演奏;氣息;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1.8 【文獻標識碼】A
圓號在整個交響樂的演奏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所具有的音色能夠將作曲家在音樂中的情感得以充分體現,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由于圓號在演奏技法上的要求比較多,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夠完成。
一、教學中圓號演奏的呼吸方法的選擇
選擇正確的呼吸方法,在保障學生演奏效果上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正確選擇圓號演奏的呼吸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比較常用的呼吸方法,分別是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及胸式腹式呼吸法。
(一)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就是指利用胸部的擴張,強行將空氣壓入人體內。在實際中,胸式呼吸的實際運用,不僅無法讓體內氣流量達到最大值,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呼吸動作,進而給人心臟和其他臟器帶來較大的影響。因而這種呼吸方法在教學中并不會有太多的使用。
(二)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在圓號的演奏中具有科學性且是應用比較多的呼吸方法。在其原理上,主要是因腹式呼吸法能夠對橫膈膜進行有效利用,進而使得其對呼吸產生較好的影響。另外,腹部因其所具有的靈活性會增加腹式呼吸在實際應用中速度。與胸式呼吸法相比,腹式呼吸所吸入的氣流會更多,且不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在演奏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三)胸式腹式呼吸法
胸式腹式呼吸法就是指胸式呼吸法與腹式呼吸法的結合,將其運用在演奏中能夠對比較特殊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處理。結合實際,此呼吸法多應用于樂章的長句與強句部分,此外也適當的運用在演奏的一開始與停頓部分,進而有效提高樂曲效果。因胸式腹式呼吸法主要是利用胸部和腹部這兩個部分,所以難免會給人身體增加負擔,另外,對技法的使用要求也比較高。
這些呼吸法各有特點和弊端,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氣息的鍛煉,不斷提高氣息方法的掌握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樂曲的感染力。
二、關于呼吸方法在圓號演奏教學的應用
圓號對演奏的要求比較高,而對氣息的要求與學員平常所練習的呼吸方法有所不同,必須要經過專業(yè)的訓練才能夠有效控制。對于呼吸方法在圓號演奏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即演奏中吸氣的要求、演奏中對呼吸的要求和演奏中呼吸的有效配合。
(一)演奏當中吸氣的要求
結合圓號演奏要求可知識,演奏者在演奏中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入大量空氣,這就需要口鼻的配合。另外,為了確保演奏呼吸的正確性,學員還要注重口形,簡單來說就是號嘴要在上唇以上,在進行吸氣時,要能夠將兩邊的唇角向外進行拉伸,這樣能夠讓空氣借助嘴角的縫隙與鼻子進入體內。
(二)演奏中對呼吸的要求
一般來說,我們平時呼吸中的呼氣偶遇吸氣需要的時間基本相同,但是在圓號演奏中,要求吸氣能夠在瞬時間完成。但是在實際中,樂曲所需要的呼氣時間有明顯增長。
(三)演奏中呼吸的有效配合
因圓號的號嘴比較窄小,所以學生在進行吹奏時如果有太大的氣流則會影響其效果。對于這種現象,需要學員在吸氣時,必須要能夠吸入大量的空氣,之后還要借助一定的氣壓來帶動圓號發(fā)聲音。在此過程中,若學員吸氣與呼吸沒有得到較好的配合,則會導致其在吹奏過程中所吸入的氣流無法得到及時的消耗,進而殺跌人體內所滯留的空氣使演奏者出現缺氧和憋氣等現象。為了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需要在學員訓練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呼吸和吸氣的訓練。
三、在圓號演奏教學中存在的錯誤呼吸方法
在具體教學中,如果初學者對呼吸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夠,在演奏中經常出現錯誤,這勢必會影響其后續(xù)知識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則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學生進行有效指正,糾正學生在訓練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切實提高圓號的演奏技法。
(一)呼吸過程中聳肩
多數吹奏者在圓號演奏中存在相同的問題,即在吸氣過程中出現聳肩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人體在急需空氣時所發(fā)生的條件反射。由于聳肩的動作會對橫膈膜的擴張造成一定的限制,具體來說就是無法讓大量空氣得以進入,進而讓人體容易陷入緊張的狀態(tài)。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想能夠有效提高演奏效果,必須要解決此問題。
(二)在演奏中憋氣
對于這種在圓號演奏中憋氣的習慣必須要及時糾正,而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主要是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呼吸方法,且又擔心換氣會占據較多的時間,從而引發(fā)此現象。而對于這一類的學生,經常會在演奏中大量的吸入空氣,并在空氣用完之前不會進行換氣。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保障樂章的穩(wěn)定性,但是對音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則明顯不足,同時還給學生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演奏時的鼓腮現象
結合圓號演奏要求可知,其對口型的規(guī)范很注重。但是結合實際調查發(fā)現,不少學生在圓號吹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致,即出現鼓腮現象。這就使得學生在演奏過程中的嘴唇和牙齒所殘留的空氣比較大,這雖然不會對短樂章中的音色造成影響,但是在長樂章和強句中,則會影響音色的純正。
學生在圓號演奏中的氣息控制會直接影響樂曲的完成度,因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糾正學生在演奏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各種呼吸方法的錯誤。
四、圓號演奏中正確呼吸意識的確立
(一)控制呼吸的意義速度
對學生來說,掌握正確的呼吸意識和方法,在保障其圓號演奏效果上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要注重這方面的教學,讓學生深入了解演奏的規(guī)范性,并熟悉掌握相關理論方法,之后可將其靈活應用在實踐中。另外,學生在正確把握呼吸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對樂章的理解和認識,因為樂曲中所出現的情緒變化和章節(jié)變化會對換氣產生重要的影響,而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樂章的流暢性。
(二)氣息在樂章中所需要注重的部分
教師在訓練學生氣息時,需要讓其了解多個部分,具體如下:一是,在樂章的開始階段就需要充分吸氣;二是,在完成樂章中的延長音后,需進行呼吸;三是,樂章中出現反復性的旋律時,同樣也要進行呼吸;四是,要注重在高低音變化銜接部分的呼吸,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圓號演奏的感染力。
(三)建立良好呼吸意識的基礎
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圓號演奏時,首先 要讓其建立良好的呼吸意識,同時還要深入理解音樂。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各個樂曲的起伏情況,還能夠充分認識到樂曲的演奏與情感的抒發(fā)是其進行演奏的重要因素。
五、結語
綜上所述,因圓號的吹奏在眾多樂器中難度是比較大的一種,不僅需要指法的靈活性,同時還離不開呼吸器官的有效配合。對于初學者來說,只有保持平穩(wěn)的氣息,才能夠增強樂曲的生動性。因而氣息的掌握成為學生學習圓號的重要內容之一,必須要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在知識理解程度上不相同,因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針對性的訓練學生呼吸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圓號演奏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兆麟.室內樂中圓號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黃河之聲,2019(1):71-72.
[2]何冠峰.淺談圓號教學中科學練習方法的建立[J].北方音樂,2018(23):146-147.
作者簡介:王雨時(1987—),男,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本科,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表演藝術學院,研究方向:音樂類(單簧管、圓號、木管、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