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 王梅
摘 要:基于普通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文章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依托鄉(xiāng)土地理素材,圍繞地貌、植被、土壤三大自然地理要素開展豐富多彩的地理實踐活動。
關鍵詞:鄉(xiāng)土地理素材;地理實踐活動;地理實踐力
基于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充分利用鄉(xiāng)土地理素材,指導學生開展各種地理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地理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應該立足學校所在行政區(qū),充分發(fā)揮鄉(xiāng)土地理素材的潛力和獨特魅力?!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2017年版)》地理1模塊包括三方面內(nèi)容,其中就有自然地理實踐[1]?!敖虒W提示”建議充分利用周邊自然和社會資源支持教學,指導學生運用野外考察等方式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一、指導學生野外觀察地貌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種形態(tài)的總稱。地表形態(tài)是復雜多樣的,成因也不盡相同,是內(nèi)、外力地質作用對巖石圈綜合作用的結果[2]。內(nèi)力地質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陸分布的輪廓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決定了地貌的構造格架。而外營力(流水、風力、太陽輻射能、大氣和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地質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對地殼表層物質不斷進行風化、剝蝕、搬運和堆積,從而形成了現(xiàn)代地面的各種形態(tài)。
盱眙縣境內(nèi)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傾斜,懸殊220多米。西南多低山丘陵,東北平原面積廣大。境內(nèi)有低山、丘崗、平原、河湖圩區(qū)等多種地貌[3]。盱眙縣豐富多樣的地貌為學生識別和學習地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家鄉(xiāng)山岳的雄偉瑰麗,高一地理教研組組織學生登上由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米芾命名的第一山——泰山,讓學生感受居高臨下,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除了欣賞山地之美,還組織學生參觀泥沙淤積形成的沿著淮河兩岸的灘地,如炮臺灘、蛤蟆灘、腰灘、大洲灘、小洲灘等,讓學生真切感受流水堆積地貌。在盱眙象山國家礦山公園、河橋打石山、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戚大山、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考察期間,學生觀測、識別了部分小型地貌并做了分類整理(表1)。
二、指導學生野外觀察植被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盱眙由暖溫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形成了與之相對應的植被類型。盱眙既有亞熱帶植被,又有溫帶植被。我校植物地理野外實踐基地被譽為江蘇“九寨溝”的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這里生物多樣性豐富,森林植被類型多種多樣,既有溫帶落葉闊葉樹,又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本區(qū)植物種類豐富,占有中國種子植物15個分布類型中的14個,尤其是木本植物多樣性顯著,共132屬260種,主要樹種有槲櫟、青檀、黃連木、烏桕等,這里幾乎集中分布著江蘇所有的野生珍稀樹種,野生的漆樹、毛葉歐李為江蘇新發(fā)現(xiàn)的品種,北方大葉樸、南方紅脈釣樟、江浙釣樟、羽葉泡花木、中華石楠也隨處可見。自然植被分為森林、草原、荒漠。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植被以森林為主,師生在縣林業(yè)局高級技術員的指導下對森林內(nèi)的特色木本植物進行了辨認(表2)。
三、指導學生野外觀察土壤
土壤是巖石圈表層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四種物質組成,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盱眙位于地理南北分界線上,從氣候上來說,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殊的氣候,豐富多樣的植被,形形色色的成土母質,發(fā)育了各式各樣的土壤。本區(qū)既有自然土壤又有耕作土壤。本區(qū)的自然土壤主要有紅壤、棕壤等森林土壤、淮河攜帶的泥沙淤積而成的沙土、沼澤土以及發(fā)育在玄武巖表面的火山土?;窗彩许祉艨h鐵山寺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單一的玄武巖母質發(fā)育成的火山土,為暗棕色或褐色,質地優(yōu)良,好耕好收,是比較肥沃的土壤之一。土層厚度與地形密切相關。 山坡或陡坡處,土層較?。?0cm);山體中下部臺上,土層厚度中等(30~60cm);山麓和山前平地土層較厚(>60cm)。土層厚薄直接制約林木的生長,土層薄處生長松類、柏類;土層厚處(>50cm)生長竹類、水杉;介于其間(30~65cm)的土層生長著橡樹、刺槐、麻櫟、板栗;林間較好地方生長著經(jīng)濟果木。為了研究土壤剖面,我們在山腰處挖掘一個深達成土母質,能充分裸露土層的垂直切面,讓學生仔細觀察5個土層(表3)。距離縣城30km的舊鋪鎮(zhèn)大雨山分布著酸性紅壤,當?shù)厝艘虻刂埔?,種植茶樹,成為蘇北唯一的產(chǎn)茶區(qū)。本縣東北部觀音寺鎮(zhèn)分布著沙壤土,非常適合西瓜的生長,所產(chǎn)的雙色冰淇淋西瓜享譽海內(nèi)外?;春渔?zhèn)蛤蟆灘村分布著沙土,特別適合種植大白菜,所產(chǎn)的優(yōu)質大白菜遠銷韓國。
高中地理教學經(jīng)歷了重知識、重能力和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歷史嬗變。鄉(xiāng)土地理素材用于高中地理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之一。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融入鄉(xiāng)土地理素材,值得廣大地理教師深入研究和大膽嘗試。鄉(xiāng)土地理素材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了鮮活的教學案例和真實、熟悉的教學情境,教師如果利用得當,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陳澄.新編地理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陳光永.精彩盱眙[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