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雪芹在《紅樓夢》一書中運用了大量表示顏色的詞匯描繪出了五彩斑斕的紅樓世界,紅、黃、白、黑、綠等顏色在文中均出現(xiàn)多達幾百處。而顏色詞的種類也比較豐富,如基本顏色詞、由顏色詞+實物構成的專有名詞、蘊含文化內涵的顏色詞等等。英漢表達中,常見的實物各不相同以及同一色彩代表的內涵不同,因此在英譯過程中對顏色詞的翻譯值得細細推敲。本文以英國漢學家大衛(wèi)·霍克斯的英譯本為研究對象,對原文中“黃”系詞的翻譯進行檢索、歸類、分析。旨在說明翻譯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內涵,運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及策略進行靈活翻譯。
關鍵詞:《紅樓夢》;“黃”系顏色詞;霍譯
作者簡介:郭梅瑩,女,漢族,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I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0-0-03
一、書中“黃”系詞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類
通過對《紅樓夢》一書電子版的檢索,發(fā)現(xiàn)書中“黃”這一詞共計127處。根據(jù)“黃”系詞的不同語用意義,筆者將其大致分為三類:表示色彩的“黃”系基本顏色詞、表達地名、人名、物名等特定事物名稱的“黃”系專有名詞和具有獨特內涵的“黃”系文化詞。由于漢英語言文化差異,兩種語言中“黃”的語用意義和文化聯(lián)想意義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僅僅表示顏色的“黃”系詞,在不同的語境中也可能有不同的意思。本文通過檢索三類顏色詞的譯文,分析霍克斯在翻譯時采用的策略及方法,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二、“黃”系基本顏色詞
通過檢索發(fā)現(xiàn),這類基本黃色詞主要有:蔥黃綾子棉裙:a greenish-yellow padded skirt;黃發(fā)赤身女子:a naked, yellow-haired girl;黃布口袋:a little yellow bag;曲柄七鳳金黃傘:a great gold-coloured ‘seven-phoenix umbrella of state;黃花滿地:Golden chrysanthemums covered the open spaces;誰憐我為黃花瘦:Those golden flowers for which you see me pine;黃花若解憐詩客:And you, gold flowers, if all the poet told. You understood;黃鶯搏赤兔:Golden Oriole Strikes Hare。
通過以上幾個譯文,可以看出在第一類表示基本色彩的“黃”系顏色詞的翻譯過程中,霍克斯大多采用了直譯法,用英語中表達“黃”意的表達方式來翻譯原著中的“黃”系顏色詞,如yellow、golden,還有“黃白狐皮”:Russet fox-furs and White ditto中,russet意為“赤褐色的”,雖然中文里寫作黃,但實際生活中狐皮并非yellow的顏色,因此這個譯文非常準確生動。這主要由于人類有相同的感官和知覺,因此此時在英漢語中的“黃”的內涵基本對應。
但也有部分特殊情況,如“顏色青黃”:her face a ghastly green,譯文未將“黃”譯出,而是用“ghastly”將原著中林黛玉的病態(tài)描摹出來,也暗示了黛玉的命運,實現(xiàn)了讓譯入語讀者和原作讀者產生基本相同的心理反應,達到了功能上的對等。還有“黃泥墻”:a dim-coloured adobe wall,原文中黃泥墻并非亮黃色,而是雜草叢生的暗黃色土墻,因此作者直接譯成了dim-coloured,描寫非常貼切生動。
三、“黃”系專有名詞
通過檢索文本發(fā)現(xiàn),表示第二種專有名詞的“黃”系詞主要有人名地名:黃幡綽(Huang Fan-chuo)、黃金鶯(Golden Oriole)、黃梅(Yellow-plum Mountain);藥材:黃芪(Yellow vetch root)、麻黃(ephedra)、牛黃(Cows Bezoar-stone)、地黃(nipplewort);顏料:“石黃”:orpiment、“管黃”:brush-stick gamboge、“藤黃”:gamboge。從中可以看出,此類詞的翻譯基本屬于直譯。
除此之外,還有些常見的黃酒、黃湯、黃昏等詞匯。通過檢索發(fā)現(xiàn),霍克斯譯本中“黃酒”主要有:rice wine、yellow rice-wine、yellow wine。在翻譯中,譯者將黃酒的顏色、原料都體現(xiàn)了出來。雖然黃湯與黃酒同為一物,但譯法卻大不相同。主要是因為“黃酒”一詞是對酒的客觀描述,無情感色彩。原文中多是一些“燙黃酒”、“斟了黃酒”等描述。而“黃湯”則是對酒的貶義稱呼,原文有“灌了黃湯”、“撞喪那黃湯”、“喝了黃湯折磨人家”等不好的描繪,表達說話人對醉酒人的埋怨之情。因此霍克斯將“黃湯”大多譯為:liquor、wine、drinking too much、Drunk,更能讓讀者區(qū)分出來這兩個詞背后的情感色彩差異。
此外,文中還有一處“黃湯”:“咱們奶奶萬金之體,勞乏了幾日,黃湯辣水沒吃,咱們只有哄他歡喜的,說這些話做什么?”:Your mistress is quite worn out from all her exertions during these past few days. What she needs is a little pick-me-up, something to cheer her up a bit. Thats what were trying to do, cheer her up.這里的“黃湯”并非黃酒,而是與“黃湯辣水”連用泛指飲食。原文中只是為了強調尤氏勞乏了幾日,沒有正經吃飯,并非滴水未進,作者只是采用了略帶夸張的口語。譯者在這里并未拘泥于原文,而是將其省去,把重點放在了勞累上,十分到位。
文中“黃昏”一詞的主要譯法有:dusk、somber evening、darkness、twilight、in the dark以及省譯等。雖然都是表示黃昏時段的意思,但因每處的情景以及作者想強調的東西都不同,所以譯法也略有不同。
四、“黃”系文化詞
這類詞除了我們通常理解的字面意義外,往往還有內涵意義,這里的涵義主要是指傳統(tǒng)風俗習慣以及社會價值觀念,常常含有隱喻?!都t樓夢》一書中涵蓋多個“黃”系文化詞,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在此將其分為三類進行分析。
(一)“黃”的正面含義
顏色本無貴賤之分,自封建等級制度確立以后,自然界的顏色也被貼上了尊卑貴賤的標簽,也就是正色和間色。在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中,黃是中央之正色。因此,黃色常與皇權聯(lián)系在一起,象征著權勢和地位?!都t樓夢》中的賈府,是當時社會上非常有地位的貴族家庭,也是皇親國戚。因此,整個賈府里的衣食住行同樣離不開黃色。如“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呢”:Thats your sister, sitting up there in the golden robe.這是寶釵對寶玉說的話,而穿黃袍的則是指元春,被封為貴妃,因此身著黃袍。體現(xiàn)出黃色所象征的尊貴地位。譯者在這里譯為“golden”是因為金色通常與廣義上的黃色一樣,象征著高貴、輝煌等,因此文中也出現(xiàn)了幾百處“金”系列詞。
由于清制規(guī)定,明黃是帝王的專用色,所以在賈府內,“鵝黃”出現(xiàn)的頻率極高。如:“金頂鵝黃繡鳳鑾輿”:a great gold-topped palanquin with phoenixes embroidered on its yellow curtains 、“鵝黃緞子”:gosling satin、“鵝黃箋子”:yellow labels、“鵝黃片金里”:yellow figured velvet等。
還有我們經常說的“黃道吉日”,“黃道”和“黑道”原意是指人類以地球為觀測點而描摹的太陽在各個恒星之間的運行軌跡,并沒有吉兇禍福的含義。但由于古代中國人是非常敬天的,以天為乾、為君、為父。而天上的太陽給人類帶來了光明與溫暖,哺育了大地萬物,因此太陽與天一樣受到了遠古先民的崇拜與尊重。所以太陽的運動軌道就變成了天皇居九重之內出入所履之道,而天為萬物之主,黃乃中央之色,道為天皇巡宮所行之道,故將其稱為“天黃道”。但天皇在履經這一通道時,不同的年月日都有不同的神衹輪值,吉神輪值時就稱為“黃道”,兇煞輪值時就稱為“黑道”。古人常以星象來推算吉兇,因此“黃道”常與吉日連用,代指宜于辦事的好日子,“黑道”則是不宜辦事的倒霉日。在《紅樓夢》第一回中寫道:“賈爺也曾留下話與和尚轉達老爺,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Mr.Jia asked the monk to tell that scholars are not superstitious about lucky or unlucky days, but like to act according to reason.由此可見,霍克斯并未受到黃、黑兩種顏色詞的影響,而是具體了解其文化內涵后翻譯成了“l(fā)ucky and unlucky days”,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把兩個詞的核心意思直接表達出來,不僅不會引起西方讀者的誤會,而且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除此之外,文中還有“莫非他有遺腹之子,可以飛黃騰達的么?”:Is his posthumous son a Jia Gui (Cassia) destined for glory? “飛黃”,也叫乘黃,是傳說中的神馬名字,“騰達”本作騰踏、上升,像神馬似的快速上升。常用來比喻驟然得志,加官進爵??梢姡颂幣c“黃”色并無關系,霍克斯將“飛黃騰達”譯為了“destined for glory”準確的表達出了榮耀之意,十分恰當。
(二)“黃”的負面含義
“黃”在中文里也帶有一些不好的意味,口語中常用作“黃了”,來表示事情失敗了或計劃不能實現(xiàn)。如《紅樓夢》第八十回中:“薛蟠聽了這話,又怕鬧黃了寶蟾之事,忙又趕來罵秋菱”:Xue Pan, for whose ears this was, of course, intended, became apprehensive that the difficulties Caltrop was making might once more prevent him from enjoying Moonbeam, and he came rushing into Caltrops room to rebuke her.在這里,譯者用了一個短語prevent sb. 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與中文里“黃了”之意十分契合。
在中文里還有一些表示負面含義的“黃”系詞的固定搭配如“人老珠黃”、“命喪黃泉”、“牛黃狗寶”、“黃粱一夢”等。在紅樓夢中多次出現(xiàn)“黃泉”二字,相傳人死后過了鬼門關,走的一條路叫黃泉路,因此黃泉常常用來指代死亡。如文中的兒命已入黃泉:I that now am but a shade;昏慘慘黃泉路近:Yet the black night of deaths dark frontier lay close at hand;秦鯨卿夭逝黃泉路:Qin Zhong is summoned for premature departure on the journey into Night.這三處,霍克斯分別用shade(鬼魂)、death、night(死亡)等相關詞匯表達出了黃泉之意。
在《紅樓夢》中第六十五回里尤三姐對賈璉說:“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兩個的牛黃狗寶掏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條命!”譯文:but if theres the slightest difficulty, Im perfectly prepared to take her on and fight it out with her single-handed. But before I do that, I promise to have the liver and lights out of you two, or my names not “San-jie”!漢語中,牛黃是牛膽囊中的結石,而狗寶是狗臟器中的凝結物。而正因為它們都是內臟病變的產物,所以常常連用比喻壞透了的心腸。通過上下文可了解,此處并非二詞的字面之意,所以作者并未像前文一樣將它譯為“Cows Bezoar-stone”,而是譯為了“the liver and lights”?!發(fā)iver”指的是肝臟,“l(fā)ights”有肺臟之意,此處雖通過把二人的心肝脾肺都掏出來而表達了尤三姐對賈璉和賈珍的痛恨之意,但并未體現(xiàn)出壞心腸之意,有些欠妥。
除此之外,《紅樓夢》第五回中寫道:“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your gentle heart Shall, in a twelvemonth only, break apart.“黃粱”本是指黃米,由于典故黃粱一夢,常用來比喻虛幻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后喻美好事物亦不過頃刻而已,轉眼成空。這句話的意思是迎春身子較弱,經不起摧殘,在嫁給孫紹祖后一年時間就死了。因此,這里的“赴黃粱”是死去的意思。而霍克斯在這里將其譯為她的“gentle heart ”僅僅一年就“break apart”了,意思是被傷了心,她的心碎裂了。有些不夠準確,未將迎春逝世之意表達出來。
(三)“黃”的中性含義
除了以上提到的或好或壞的“黃”系文化詞,還有部分不含感情色彩的中性詞。如在《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中,黛玉和湘云中秋之夜賞月對詩時,黛玉道“良夜景暄暄,爭餅嘲黃發(fā)”:In the clear sky the cold stars scintillate. Grey hairs are mocked when they for cakes dispute.這與后文湘云對的“分瓜笑綠媛”形成對比:Green girls divide the melons, eight and eight. “黃發(fā)”指的是人變老時頭發(fā)由白轉黃,舊時是長壽的象征,后來多用來指代老人?;艨怂褂谩癎rey hairs”灰白頭發(fā)來表達此意,讓譯文讀者明白此處象征老人。后面的“綠媛”中的“綠”就是綠云、綠鬢,指女子的黑發(fā)。因此綠媛就是指年輕女子,霍克斯將其直接譯為“Green girls”,因為在英語表達中,green也有未成熟的、稚嫩的、沒有經驗之意,此處中西文化內涵是一致的,直譯并不會引起誤會。但是,在中文表達中,“黃發(fā)”不僅可以指頭發(fā)漸漸變黃的老人,還可以指小孩子。如我們常說的“黃毛丫頭”是有著黃褐色毛發(fā)的年幼未長成的女孩子。還有“黃口小兒”中黃口是指幼鳥的嘴,常用來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紅樓夢》一書中“黃”系詞的檢索,以及對霍克斯的譯文分析,可以看出“黃”在中文表達里的含義十分豐富,涉及到正面、負面以及中性含義的各種表達。因此,在對不同類型的顏色詞進行翻譯時,要考慮該顏色詞的類型,即該顏色的具體色調、其是否為專有名詞,是否有深層的文化內涵等。據(jù)此來選擇不同的翻譯方法如直譯、意譯、套譯等進行翻譯,這也要求我們對源語及譯語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以期達到更加準確的翻譯。
參考文獻:
[1]曹雪芹, 高鶚. 紅樓夢(上,下)[Z].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4.
[2]Cao Xueqin. The Story of Stone [Trans](tr. By David Hawkes). London: Penguin Classics,1973-1986.
[3]楊柳川. 滿紙“紅”言譯如何——霍克斯《紅樓夢》“紅”系顏色詞的翻譯策略[J]. 紅樓夢學刊, 2014,(05),19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