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慧
摘 要:課堂教學是當前教學的主要形式和途徑,課堂教學的主體就是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老師教、學生學,經(jīng)過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學,達到教學相長,授業(yè)解惑,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認為要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需通過目標設計、立足教和學、創(chuàng)新方法等途徑。
關(guān)鍵詞:課堂高效;立足實際;創(chuàng)新提高
為了讓課堂教學實現(xiàn)高效,讓課堂教學更有魅力,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老師教、學生學的主陣地,筆者緊密聯(lián)系自身的教學實踐,積極研究探索了一些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路子。
一、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和打仗一樣,必須弄清楚敵人是誰,敵人在哪里,研究好消滅敵人的方法。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目標顯得尤為重要,只要一堂課有了準確明確的教學目標,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自然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如何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目標?我的基本想法和思路是如何做到知彼知己。何為知彼知己,就是首先要真正吃透學生學的任務是什么,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怎么樣,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要求的知識;其次是要真正吃透教學大綱對老師的規(guī)定要求是什么,任務是什么,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目標,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課堂教學活動,準確分析和評估教學成效。通過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確保整個課堂教學的正確方向,確保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時,一是要把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具體化。圍繞大綱細化教學目標,細化學生的認知目標、知識目標、情感目標。二是要立足實際設計好課堂教學目標。要在深入了解掌握學生實際能力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保老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能夠集中力量攻克重點,突破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三是要分類施教,分層施教。課堂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大水漫灌,因此課堂教學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堅持在課堂教學的目標設計上充分體現(xiàn)科學合理分類施教和教學目標層次設計,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二、精心設計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是教學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老師和學生是這個平臺上兩個對立而又統(tǒng)一的主角。學生是釋惑之人,老師是解惑之人,也是課堂的控制者、組織者、引導者。只有達到教與學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才能發(fā)揮好課堂教學這個平臺的作用,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目的。
一是要選好一塊課堂教與學的“敲門磚”。這塊磚是老師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學生打開課堂知識的“武器”。因此,課堂教學首先要通過板書、情景設計、興趣引導、故事啟發(fā)等方法,實現(xiàn)每一堂課的良好進入,以確保課堂教學引人入勝。
二是教學內(nèi)容上要層次化。老師在吃透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搞好教學分析,按照教學的內(nèi)容,設計好教學的方法步驟,做到先易后難,先輕后重,循循善誘,讓每堂課都成為學生美好的學習和回憶。
三是教學方法上要善于“望聞問切”。課堂教學既是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又和醫(yī)生為病人看病一樣,要做到“對癥下藥”。這就要求老師隨時關(guān)注學生的表情,掌握教與學動能,及時糾偏校正教學目標,正確引導學生化解疑難,確保課堂教學的良好展開。
四是教學形式要善于運用“問答評比”。課堂教學不僅是教與學,更重要的還是知與識互動的過程。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獲得最大教學效果,老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時機和不同的學生,通過問與答、評與比及時檢驗教學效果,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提問一定要輕松,要通過贊揚鼓勵拉近師生距離,保護學生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精心設計課后消化吸收活動
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沒有課后的鞏固強化是很難達到預期目的的。因此,課堂教學的實踐中要十分注意課后活動的開展,每堂課后都要科學、合理、適量地做好課堂教學的升級強化活動。一是教與學互評。適當?shù)亻_展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評活動,尤其是讓學評教,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提高。二是作業(yè)評比交流。對好的作業(yè)讓每一個學生都弄清楚好在哪里,對不好的作業(yè)讓每一個學生搞明白問題是什么,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教學相長的良好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課后實現(xiàn)新的鞏固提高。
四、精心保護和發(fā)揮好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教是主動,學是被動,教的主動性越強,學的被動性有可能越強。因此,如何保護和發(fā)揮好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保護和發(fā)揮好學的積極性。
一是設計好情景教學,讓學生在寓教于樂、寓學于樂中成長。愛玩是人的天性,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設置一些有趣的情景、有趣的故事,甚至游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二是合理設置提問難易度。要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接受能力設計提問,尤其是對反應慢的學生,提問難度不宜過大,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提問難度不能過低,最好有挑戰(zhàn)性,充分激發(fā)學習熱情。
三是語言要有趣生動。聲音要抑揚頓挫,有感染力,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四是讓學生一定要動起來。課堂教學不但要讓學生動腦,正要讓學生多表達,多動手,讓學生人人在課堂教學中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五是要充分運用好肯定。老師的肯定就是學生的動力。要善于運用眼神和肢體語言與學生保持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理解情況,鼓勵教與學上下同欲,尤其是學生有成績有進步就要多加鼓勵,以保持課堂教學的參與熱情。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