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
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速度在不斷的加快,由此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問題。年邁的老人此時本該享受晚年,兒孫滿堂。但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老年人卻獨自一人在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而孤獨問題更是值得探討的話題。本文就結合孤獨心理學的相關角度,綜合分析老年人的玩具設計思路和要素,為相關行業(yè)提供借鑒的依據(jù)。
關鍵詞:老年人;孤獨心理學;概述;老年人玩具設計
引言
當下的物質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于老年人的關心,不僅僅要滿足物質和身體健康的要求,同時,還要關注心理的層面。相關研究表面,大多數(shù)的老年人心理都會存在孤獨感,尤其是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產生孤獨心理也是屬于非常正常的,因此,基于老年人的孤獨心理去設計相關產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老年人孤獨心理的相關概述
(一)孤獨心理的定義
孤獨這個詞語最初是從醫(yī)學界流傳開來,后來心理學又將孤獨的概念引入,從而對其內容和相關的定義也進行了重新的劃分。孤獨感一般都是指個體情感缺乏,對當下的人際關系不滿意,或者對交際比較渴望,但是實際人際交往差距較大,最終所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體驗。因此,孤獨感的兩大關鍵詞是交際和情緒。
(二)孤獨心理的相關特征
1、情感孤獨和社會孤獨
情感孤獨一般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缺乏交流,尤其是老年喪偶者,平時兒女又不在身邊,自己獨自一人在家,導致情感上非常孤獨。
社會孤獨主要是指缺乏朋友之間的相互交流,因為在中國深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過于的看中家庭,而忽略交際,從而出現(xiàn)社會性孤獨的現(xiàn)象。
2、自我封閉式孤獨和環(huán)境排斥孤獨
老年人之所以在心理上會有孤獨感,與自身的自我封閉是離不開的。自我式封閉從心理學上來看就是將內心和外界隔絕開來,不愿意和外界交流,是一種內心的病態(tài)心理[1]。
另外,中國人深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性格比較謙虛,并不善于表達自身的情感,所以,非常容易被孤獨感侵襲。雖然,現(xiàn)在外界的廣場舞盛行,不少老年人也加入其中,但確實存在部分老年人即使深處熱鬧的環(huán)境中也懶于和他人進行交流,片面的認為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所以,出現(xiàn)環(huán)境上排斥的孤獨。
二、老年人玩具產品需求分析
(一)生理健康需求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開始不斷的退化,主要表現(xiàn)在視覺,聽覺,觸覺,記憶力和意志這幾個方面。身體的慢慢衰老導致心理上開始出現(xiàn)一些孤獨、偏執(zhí)、自卑的消極情緒,而心理的問題就非常容易導致老年人出現(xiàn)各種的疾病,面臨死亡的風險。不少老年人都曾說過消極的話語,但是內心是真的害怕死亡,在意識中還是渴望活著。因此鑒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變化,相關設計人員要關注老年人的生理現(xiàn)象,讓老年人在玩中獲得快樂,還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更好的解決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方面的需求。
(二)交流需求
時代在進步,傳統(tǒng)觀念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社會的壓力,家庭結構的轉變這些因素都會引起老年人強烈的心理反應。其實老年人的心理非常的渴望得到社會的關注,比如相關企業(yè)對老年保健品在宣傳時,首先不是去宣傳產品,而是帶老年人去旅游,充分的利用老年人缺愛,想要參與社會活動的心理展開推銷,最終的結果卻是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老年人雖然老,但是自尊心比較強,在心理上并不愿意承認自身年老,更不希望買一些被打上“老年人”標簽的產品,他們也希望可以跟上社會的步伐,享受一些先進產品所帶來的樂趣,其實老年人年紀雖然大,在思想上會更像一個小孩子[2]。各種新鮮的玩具都會引起老年人的注意。從相關實踐數(shù)據(jù)表明,老年人帶有娛樂性質的玩具不僅能夠活躍老年人的思想,預防老年癡呆,同時還能鍛煉身體,彌補內心的空缺,提高生活的質量。
(三)地域文化的需求
地域文化即是指常年生活的在某個區(qū)域,所形成的文化形態(tài),社會習俗等等。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形成的審美方式、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老年人,長期生活在某個區(qū)域,自我的思想和審美且已經(jīng)根深蒂固,想要改變基本比較難。因此,相關設計者必須基于老年人所生長的環(huán)境設計相關產品。使老年人能夠感觸到熟悉的環(huán)境,并在情感上進行認同,從而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一般對于玩具的審美和認知都是反應在產品的造型、色彩、材質方面,還有其相關寓意也非常的重要,比如象征著和平,健康,家庭和睦等等。
三、基于老年人孤獨心理的玩具設計
在國內老年人的玩具大概就是象棋、陀螺、抖空竹這些較為傳統(tǒng)的玩具,市場上對老年人玩具的創(chuàng)新方面明顯不足。尤其表現(xiàn)在玩具種類稀少,缺乏創(chuàng)新,對老年玩具關注度不夠,更缺乏一定的情感。下文就設計思路和設計要素對老年人孤獨心理玩具進行設計。
(一)基于老年人孤獨心理的玩具設計的思路
1、注重通用設計的原則
在對老年玩具進行設計時,對產品操作的精度和復雜程度可以適當?shù)慕档停óa品的操作步驟和信息量。對于邏輯推理的部分,也不能太過強悍,畢竟老年人的一些創(chuàng)新意識已經(jīng)基本消退,可以適當性的融入一些本能或者習慣性的行為,將玩具和老年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靈敏度要保持一致,這樣一種玩具老年人才可以玩,也更能夠讓老年人獲得安慰。另外老年人的玩具并不僅僅就是一個單一的產品,更應該寄托情感,比如生活的態(tài)度,相關設計者可以進行市場調查,針對共同點進行設計,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不僅在心理需求上滿足了老年人,同時精神上也有所追求和寄托。
2、注重體驗和交流的方式
隨著人體年齡的逐步增長,老年人身體的各項機能在退化,反應遲鈍,保護意識薄弱,而且非常容易受傷。因此,玩具的設計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體驗。首先在玩具的材料選擇時要注意環(huán)保,其次外觀上也不能出現(xiàn)尖銳的部分,老年人比較笨拙會傷害到自身。最后,在結構的設計上要保證耐摔且牢固。交流性的設計主要是指使用行為的契合,在產品設計時要充分的考慮老年人的視力、聽力等等、在玩具的使用和寓意上進行特別的設計,讓老年人緊跟社會的潮流。最后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也要考慮到老年人心理的需求,老年人容易自卑、失落、多疑且固執(zhí)。根據(jù)這些特殊的心理,將玩具設計的理念充分融合,體現(xiàn)出對老年人的關愛,并幫助老年人去排解寂寞情緒[3]。
3、尊重調性
調性指的是在滿足產品的基本功能之后,應該讓設計的產品包含一些文化的內涵,根據(jù)每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獨特的文化進行設計,畢竟中國的老人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對傳統(tǒng)文化也有著自身豐厚的感情,老年人對玩具表面的設計大多不太追求,最主要的是看重精神內涵,所以,在老年人產品的設計上要豐富相關的調性,尊重傳統(tǒng),設計出老年人喜歡的產品。
(二)基于老年人孤獨心理的玩具設計的要素
1、外在設計
一個玩具的外觀設計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比認為產品介紹和說明都要先入為主。因此在玩具的外在設計上,要充分利用寓意。這樣不管是什么玩具的樣式,都能夠給老年人帶來共鳴,得到情緒和思維上的肯定。其次可以根據(jù)老年人多年的經(jīng)驗和審美進行調查,設計出一些能讓人聯(lián)想的產品,比如一個圓形的產品,在傳統(tǒng)的年代,圓象征著圓滿和團圓的意思,老年人看著類似這種形態(tài)就比較愿意去接受。
2、材料設計
材料是產品的一個載體,在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好物理的屬性以及不同材料所包含的不同含義。其選擇不僅影響到玩具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的形態(tài),同時老年人在觸摸不同的材料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要充分的考慮老年人心理需求,還要滿足產品加工。比如老年人觸感降低,可以設計一些觸感強但是圓滑的產品,這樣會使老年人更有安全感。
3、色彩設計
老年人到了老年的時候,眼角膜變厚,對于顏色的區(qū)分也逐漸下降,因此在色彩的設計上也需要采用較強的亮度和對比度。其次老年人自身也會有色彩的偏愛。色彩在心理學上可以影響到老年人的情緒,因此在設計時,需要將色彩和人類的情緒相連接,根據(jù)產品的情況進行色彩的合理搭配,滿足老年人在視覺上的追求,最終獲得愉快的體驗。
4、功能設計
老年人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所以在設計時要盡量的去避免一些讓老人出現(xiàn)煩躁情緒的功能,老年玩具的設計就是為了娛樂,緩解老年人的心理孤獨感。從心理學的相關角度可以看到,情感代償心理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人到老年時,在年輕時沒有滿足的事情,就會放棄,此時就會追求替代品來得到短暫的滿足。讓這種焦慮和孤獨得到修復。例如老年人跳廣場舞、養(yǎng)寵物、下棋,都是一種代償?shù)谋憩F(xiàn)。設計師要充分的尊重這一特點進行設計,滿足老年人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依托。
我國老年群體日益龐大,老年群體也成為各種消費產品的潛在客戶,這類人更需要關懷和照顧。因此,設計師要充分的尊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以緩解老年人孤獨感為主,設計出新穎且適合老年人的玩具,讓老年人能夠歡度晚年。
參考文獻
[1]唐燕.玩具對于緩解老年人孤獨心理的可行性研究[J]天津科技大學,2017(01):78.
[2]唐燕;靳桂芳;倉詩建.從老年人孤獨心理學角度探索老年人玩具設計 [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12):114.
[3]張琲;李娜.基于我國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玩具開發(fā)理念探索[J]藝術科技,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