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翔
摘 要:班主任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更是連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紐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因為初中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特殊性,家庭教育雖在孩子成長發(fā)展的道路上不可或缺,但是通過班主任對家庭教育施加影響,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故而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程度影響著學生的進步發(fā)展,通過對本地城區(qū)四校初中學生、家長和班主任的調查研究,進一步探明初中學生的家庭教育現狀、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旨在發(fā)現問題的基礎上,及時解決班主任干預、指導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通過班主任對家庭教育的影響,發(fā)揮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大作用,使得學生能夠獲得德智體美勞的全面高效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作用;問題
一、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引導者,也是最了解學生的人,家長要對孩子實施教育離不開班主任對學生信息的反饋,在對家庭教育現狀充分分析的基礎上,重新認識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顯得尤為重要。調查研究發(fā)現,班主任是家庭教育觀念的改變者、是家庭教育方式改善的促進者,是孩子教育現狀的信息傳遞者。班主任的多重角色,決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對家庭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班主任自己扮演的多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應該起到的作用認識還尚不明顯。
1.家庭教育觀念改變者
家庭教育觀念支配著家長的教育行為,而在平時的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的行為也反映著他們的教育觀念。在調查中發(fā)現:有90%以上的父母在閑余時間會與孩子溝通學習情況,在孩子課余時間有一半以上的家長會讓孩子去補習文化課,大多數父母覺得現在面臨最大的家庭教育問題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且有83%的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時關心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學習,甚少關注其他。這些都表明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視程度。而在班主任眼中,近55%的班主任認為家長應該轉變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態(tài)度,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說明班主任已經認識到家庭教育過分關注孩子成績的事實,而家庭教育不單單是針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制力差、叛逆、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很容易受他人影響,故而對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班主任作為最了解學生情況的人,更應該及時介入家庭教育,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的各類問題,而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和成績,以幫助家長轉變片面的教育觀念。
2.家庭教育方式促進者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父母親自參與管理孩子的作業(yè)、學習、心理健康等,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因為言傳身教比說理更能讓孩子信服。另外一項調查也表明,在實際的家庭教育活動中,家長經常關心孩子作業(yè)、自己輔導孩子作業(yè),孩子的成績相對也較好(表1)。這表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如果親自高質量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即便如此,在現實生活中,還會有不少家長對孩子采用肉體懲罰和言語指責的方式,僅有27%的家長才會選用以溝通和陪伴為主的教育方式。作為班主任,對于家長采用的這種不科學的教育方式,應及時與家長溝通,促進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斷改善,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學生在校情況的信息傳遞者
家庭教育離不開學生在校期間的信息反饋,其有利于家長在家庭中有的放矢地展開教育,而班主任就是學生在校情況的主要傳遞者,負責將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道德品質、學習情況等告知家長,以便適時參與到家庭教育中去,為家長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提供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所以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聯系頻率和溝通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實際調查中發(fā)現:70%以上的家長只是偶爾才會和班主任溝通,大多數家長每學期才與班主任聯系一兩次,甚至還有30%的家長幾乎沒有和老師聯系過。而溝通交流的最主要方式是通過打電話或者QQ(微信),是大多數家長(85%)的最佳選擇方式。
二、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雖然班主任在初中生家庭教育中被認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著多重的角色。但在現實中,班主任在對初中生家庭教育施加影響的過程中,卻困難重重,通過實際的調查研究發(fā)現,班主任想要在家庭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還面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著班主任作用的發(fā)揮。
1.班主任對家庭教育影響的效果不佳
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完學生在校的表現或者問題后,都期待家長能夠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孩子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促使孩子學習或者行為模式能夠發(fā)生持久性的轉變,從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但在實際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完畢之后,并未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表2)。所以,雖然班主任在盡自己最大努力以期學生獲得最大發(fā)展,但是在對父母的家庭教育影響中尚未達到持續(xù)長久的教育效果。
2.班主任與家長合作困難
班主任通過與家長的合作來對家庭教育施加一定的影響,從而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改變、教育方式的改善等,以能夠建立長期有效的雙向溝通交流機制,對學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但實際中,家長與班主任的合作卻困難重重,家長方面:通過本地的調查研究,發(fā)現80%以上的家長文化素質都不高(高中及以下),這些家長因為文化程度的限制,自身缺乏教育的基本常識;單一固定的家長會合作模式,因為時間過短,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班主任方面:家長自身缺乏合作意識,覺得孩子出現問題全是學校的責任;與家長的合作沒有計劃性,只是學生出現問題了才尋求合作;且雙方尚未真正建立有效的雙向交流機制,大部分時間都是班主任單向的向家長傳達信息,家長只是被動接受。理論上理想的合作交流方式是家長和班主任都能夠主動及時地與對方溝通協作,合作方式不應局限于家長會這一種模式,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發(fā)現多樣化的有效的合作方式,適時溝通孩子的情況,以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信息,進而投入教育實踐中。
3.班主任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針對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題中之義,但是在實際中,班主任無法對每個學生都因材施教。調查發(fā)現,在四校中擔任班主任的192人中,有105人擔任語數英的課程教育,因為這三門課程在考試中的重要性,導致班主任要將更多的時間分配于教學上,因材施教便無從談起,雖然在調查中有45%的班主任覺得自己在因人施教,但這是與實際不相符的,因為通過訪談得知,很多班主任因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就算有心施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班主任能夠提供給家長有針對性教育方法的頻率最多的也只能是偶爾了(表3)。而這樣勢必會導致家庭教育的滯后,無法真正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完美融合。所以,班主任要想真正發(fā)揮最大的教育作用,在教育實踐中要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制訂教育計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及時向家長反饋教育效果,進而對家長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建議。
4.班主任與家長的教育理念不相符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均衡發(fā)展,不應只注重考試成績,在實際中,班主任也踐行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但是,卻與大多數家長的教育觀念不相符,83%以上的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時,關注點還是在成績上,而對于其他方面(身心健康、品德、勞動)等則甚少關注。這表明,在現實教育中,班主任與家長的教育理念相差比較大,二者無法統(tǒng)一,這樣就會給今后的交流合作埋下隱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班主任應該具有的作用在現實中被削弱,這也是班主任介入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困境之一。教育理念的無法統(tǒng)一,勢必會導致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所以,班主任承擔著要在實際中逐步改變家長教育理念的重任。
綜上所述,班主任作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橋梁和紐帶,在家庭教育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班主任對于家庭教育的作用因為多種因素的阻礙,沒有發(fā)揮最大效果,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聯系過程中存在著多種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便無從談起,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旨在為今后班主任在家庭教育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提供借鑒和參考,以期班主任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發(fā)揮自己的最大作用,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任茜.與心靈對話:淺談班主任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J]. 知識窗(教師版),2013(3):56-57.
[2]王宗標.淺談班主任應如何指導家庭教育[J].科技信息,2011(5):696.
[3]楊倩.淺談班主任指導家庭教育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24):252-253.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班主任對初中學生家庭教育促進作用的策略研究——以武都城區(qū)四校為例》系列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為:GS[2018]GHB3034。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