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琳姝 趙宜男 郭治偉
【摘要】 目的 探索雙閥易折式輸液袋加藥瓶口無覆蓋對液體染菌的影響。方法 400瓶神經內科處置室輸液液體,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00瓶。兩組均應用雙閥易折式輸液袋模擬加藥, 對照組應用蘸有安爾碘消毒液的棉簽頭部覆蓋在輸液瓶口, 實驗組則不進行此項操作。比較兩組液體加藥操作時間﹑輸液瓶耗材成本﹑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結果 實驗組液體加藥操作時間為(35.03±1.02)s, 短于對照組的(49.77±1.30)s,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6.154, P=0.000<0.05);實驗組輸液瓶耗材成本為(0.05±0.01)分,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0.20±0.04)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450, P=0.000<0.05)。實驗組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為(4.36±0.54)cfu/cm2,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7.25±1.28)cfu/cm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419, P=0.000<0.05)。結論 雙閥易折式輸液袋加藥瓶口無覆蓋可節(jié)省加藥時間, 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 且可降低液體染菌率, 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雙閥易折式輸液袋;保護覆蓋;染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78
靜脈輸液已成為臨床用藥的重要途徑, 據(jù)統(tǒng)計, 接受靜脈輸液患者占被調查患者總數(shù)的70%以上, 甚至在部分醫(yī)院中達到99%左右, 我國年輸液總量也在不斷上升[1]。由于靜脈輸液屬于介入性治療, 醫(yī)護人員需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并且遵守消毒隔離制度, 根據(jù)醫(yī)院感染管理科要求, 靜脈輸液瓶需明確啟用時間, 超過規(guī)定時間的溶媒和配置好液體均不能再使用。然而有關輸液瓶口開啟后的封存問題并沒有明確規(guī)范。配置好的靜脈輸液瓶口采用安爾碘棉球覆蓋, 膠帶固定, 需要時取下膠帶和棉球, 直接插入針頭輸液是臨床工作中的常見做法。然而該方法過程繁雜、難以做到操作規(guī)范﹑液體可能被污染等;同時, 此方法會增加護士勞動量, 降低其工作效率[2]。目前, 我國三甲醫(yī)院有關雙閥式輸液袋加藥后瓶口覆蓋與否對液體污染影響的研究并不多見。本文探索雙閥易折式輸液袋加藥瓶口無覆蓋對液體染菌的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資料來源 選取2017年1~6月本院神經內科處置室輸液液體共400瓶,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00瓶。
1. 2 研究材料 ①消毒及覆蓋用物:安爾碘皮膚消毒液(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 醫(yī)用棉簽(河南飄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自粘式傷口敷料(威海威高富森醫(yī)用材料有限公司)。②試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 雙閥易折式輸液袋包裝400份(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400份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③加藥用物:400支20 ml一次性使用無菌溶藥注射器(山東威高集團醫(yī)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④儀器:血平板(賽默飛世爾), 離心機(TD4), 高壓滅菌試管, 溫箱。⑤實驗環(huán)境:神經內科處置室潔凈臺。
1. 3 實驗方法 ①實驗人員準備:所有加藥及標本采集由
1名操作規(guī)范、責任心強的高年資護士按照無菌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規(guī)范進行操作;操作計時及耗材記錄核算由1名護士完成;標本的實驗室檢測, 由同1名醫(yī)學檢驗技師完成, 所有實驗人員事先并不知道分組情況。②實驗地點:神經內科病房處置室, 按照國家醫(yī)院消毒衛(wèi)生Ⅱ類環(huán)境要求進行準備。③操作方法:拆除輸液袋的外包裝, 掰開輸液袋的一側通道瓶蓋, 旋開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瓶蓋, 用20 ml一次性使用無菌溶藥注射器抽取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輸液液體內。對照組應用蘸有安爾碘消毒液的棉簽頭部覆蓋在輸液瓶口, 加藥完畢后, 將醫(yī)用棉簽袋撕開口, 取出1支棉簽, 按無菌要求蘸取適量安爾碘消毒液, 將蘸有安爾碘消毒液的棉簽頭部覆蓋在輸液瓶口上, 膠帶固定, 正立于操作臺上。實驗組則不進行此項操作, 加藥完畢后, 直接正立放于處置室操作臺面上。④采樣時機:兩組液體分別靜置于病區(qū)治療室環(huán)境, 4 h后分別對輸液瓶口采樣進行微生物培養(yǎng)。⑤采樣及送檢方法:對照組將消毒棉球和膠帶揭去, 以浸濕的無菌拭子在輸液瓶口涂擦3圈, 然后將試子投入洗脫液管中, 密封;實驗組掰開加藥后輸液袋的另一通道瓶蓋, 以浸濕的無菌拭子在輸液瓶口涂擦3圈, 然后將試子投入洗脫液管中, 密封。放置于無菌標本專用送檢箱中, 立即由專人送檢。⑥細菌培養(yǎng)方法:將10 ml液體標本放在離心機內, 以3000 r/min離心5 min;棄掉上部液體, 剩余0.5 ml左右;將剩余液體倒在血平板上, 用接種環(huán)密集畫線;將血平板放在35℃溫箱, 孵育48 h;取出血平板, 觀察菌落計數(shù)[4]。如有細菌生長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鑒定。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液體加藥操作時間﹑輸液瓶耗材成本﹑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液體加藥操作時間、輸液瓶耗材成本比較 實驗組液體加藥操作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輸液瓶耗材成本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比較 實驗組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靜脈輸液是常見的護理操作, 具有起效快﹑對患者局部刺激較小的特點, 同時也是臨床治療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操作規(guī)范﹑嚴格消毒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條件。然而, 輸液瓶口的污染是必須解決的問題[3]。國內外均無文獻報道雙閥式易折式輸液袋加藥后瓶口覆蓋與否對液體污染差異性的相關研究。因此, 進一步規(guī)范臨床護士操作, 優(yōu)化護理技術操作流程, 從而減少材料消耗, 降低瓶口覆蓋產生的醫(yī)用廢物處理成本, 進而節(jié)約醫(yī)院成本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液體加藥操作時間為(35.03±1.02)s, 短于對照組的(49.77±1.30)s,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6.154, P=0.000<0.05);實驗組輸液瓶耗材成本為(0.05±0.01)分,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0.20±0.04)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450, P=0.000<0.05)。在整個操作過程中, 對照組會增加醫(yī)療成本, 而實驗組所消耗醫(yī)療物品少, 更為經濟;實驗組在加藥完畢后, 直接將其正立放于處置室操作臺面上, 大大簡化了繁瑣的操作步驟, 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及時間。細菌培養(yǎng)情況可以直接反映護理質量的優(yōu)劣, 實驗組細菌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為(4.36±0.54)cfu/cm2,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7.25±1.28)cfu/cm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419, P=0.000<0.05)。說明實驗組對于瓶口的保護效果更好。這是因為對照組中碘伏棉球大小不一, 并無法完全覆蓋輸液器瓶口, 尤其是當?shù)夥耷蛑械夥^多, 會使其殘留在瓶塞表面, 甚至會被輸液針頭帶入輸液瓶內而引起液體的性質發(fā)生變化, 造成患者發(fā)生輸液反應, 甚至引發(fā)糾紛[4, 5], 而實驗組則簡化了該過程。上述結果提示雙閥易折式輸液袋加藥瓶口無覆蓋較覆蓋的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 雙閥易折式輸液袋加藥瓶口無覆蓋可節(jié)省加藥時間, 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 且可降低液體染菌率, 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曉媛, 許德金, 袁文博, 等. 靜脈藥物加藥口消毒及使用醫(yī)用輸液瓶口貼的必要性考察.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5, 23(1):75-77.
[2] 穆殿平, 徐彥貴, 楊榮蘭, 等. 輸液瓶口不同處置方法染菌情況研究.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5, 35(13):1242-1245.
[3] 朱慧娟, 黃蔚茹, 張勝安, 等. PIVAS使用非PVC雙閥軟袋包裝輸液后的無菌檢查研究. 中國藥房, 2016, 27(1):137-139.
[4] 陳英, 戴文英, 於霞, 等. 多路輸液管路連接處的細菌污染及消毒效果監(jiān)測.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4, 31(7):763-764.
[5] 金宗蘭, 丁萍, 楊巧蘭, 等. 輸液器瓶塞穿刺針下移暴露空氣后微生物污染的實驗研究.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32):2422-2425.
[收稿日期: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