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蛤蚧的本草考證△

      2019-08-21 10:53:08陳美池謝明鄭佳姜珊李娜肖洪賀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9年8期
      關鍵詞:蛤蚧性味本草

      陳美池,謝明,鄭佳,姜珊,李娜,肖洪賀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遼寧 大連 116600

      蛤蚧是常用的名貴中藥,應用歷史悠久。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明確蛤蚧為壁虎科動物蛤蚧GekkogeckoLinnaeus的干燥體[1]。但現(xiàn)代臨床應用品種與古籍記載應用品種有所不同,古籍記載中所用的蛤蚧外觀及性狀與現(xiàn)代應用的壁虎科動物蛤蚧有較大差異,如《本草綱目》中記載“背綠色,上有黃斑點”[2],而現(xiàn)在常用的《中華本草》中記載:“體背灰黑色,布橘紅色圓形斑點”[3],其中分歧有待探討。此外,關于蛤蚧的毒性的記載:一曰無毒(如《日華子本草》[4]);一曰有小毒,其毒在眼(如《開寶本草》[5]),此異處需要進一步考證。為了明晰蛤蚧在史料及現(xiàn)代文獻中的記載,本文對古代文獻中關于蛤蚧產(chǎn)地分布、采集加工、性味歸經(jīng)、功效主治等方面介紹進行本草考證,以期為蛤蚧的臨床應用和科學研究提供本草學依據(jù)。

      1 名稱

      蛤蚧一名,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的《雷公炮炙論》,雷敩曰:“若雄為蛤…雌為蚧”[6],可見當時“蛤蚧”一名已初具雛形;后唐《海藥本草》、宋代《開寶本草》中均記載其名為“蛤蚧”;《日華子本草》中記載一名曰“蛤蟹”[4],該名由“蛤蚧”一名傳播記載過程中的音異而來;明代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蛤解因聲而名,仙蟾因形而名。嶺南人呼蛙為蛤,又因其首如蛙、蟾也?!笨芍蝤Q聲得名蛤蚧,因外形得名仙蟾[2];而當代《中藥志》中因其外形像壁虎且大而記名為“大壁虎”[7];《廣西中藥志》中名稱記載更為多樣,如“蚧蛇、德多、握兒、石牙”[8],其中“石牙”一名因蛤蚧棲息于山巖、石壁、裂縫中而得來??傮w而言,歷史上關于蛤蚧的名稱記載雖然多樣,但應用度最廣的仍是其蛤蚧本名,且其他名稱多根據(jù)其本名與外形引申而來,當代除本名外,對其稱呼也多用“大壁虎”。

      2 產(chǎn)地及基原

      蛤蚧首載于南北朝時期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論》,但書中對其記載不詳,并未對其產(chǎn)地、形態(tài)等方面加以闡述。目前可查的與其產(chǎn)地相關最早的記載為宋太祖開寶年間的《開寶本草》:“生嶺南山谷及城墻或大樹間”[5]。此外,《海藥本草》中記載:“生廣南水中,有雌雄,狀若小鼠,夜即居于榕樹上”[9];《本草圖經(jīng)》中記載:“生嶺南山谷及城墻或大木間,今嶺外亦有之”[10];《本草綱目》中記載:“多居木竅間”[2];《本草從新》亦有記載:“出廣南”[11],由此可以看出蛤蚧生長于嶺南地區(qū),相當于現(xiàn)在廣東、廣西、云南等省。

      然而經(jīng)過現(xiàn)代考察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應用的蛤蚧有紅點蛤蚧與黑點蛤蚧兩個品種。黑點蛤蚧背部呈灰黑色或灰黃綠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正品[12],產(chǎn)于東南亞地區(qū),但由于黑點蛤蚧資源匱乏,現(xiàn)在國內(nèi)外臨床應用多為鬣蜥科動物蠟皮蜥,即背部呈磚紅色斑點的紅點蛤蚧,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qū)。經(jīng)查證,所有古籍中收錄記載的藥材蛤蚧性狀顯示均為黑點蛤蚧,因此本文考證的動物藥蛤蚧全部為黑點蛤蚧這一品種。

      3 性味歸經(jīng)及毒性

      關于蛤蚧性味歸經(jīng)的主流本草記載較為一致,無太大差異。有關“性味”的記載大多為咸、平;毒性記載偶有差異,多為有小毒或無毒,有小毒者常記述“其毒在眼”,而其他部位無毒。歸經(jīng)方面大多歸肺經(jīng)和腎經(jīng)。《海藥本草》和《日華子諸家本草》中記載:“無毒”[4,9];《開寶本草》記載:“味咸,平,有小毒”[5];《本草品匯精要》中記載:“味厚氣薄,陰中之陽,臭腥”[13];《本草綱目》中記載:“味咸,平,有小毒”[2];《本草匯言》中記載:“可升可降,入手太陰,厥陰經(jīng)”[14];《本草經(jīng)疏》中記載:“入手太陰,足少陰經(jīng)”[15];《黃元御醫(yī)書全集》中記載:“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足少陰肝經(jīng)”[16];《本草從新》中記載:“咸,平”[17];《本經(jīng)逢原》中記載:“甘,咸,溫,小毒”[18];《本草再新》中記載:“性熱,有微毒,入心、腎二經(jīng)”[19]?,F(xiàn)代文獻與古代記載相同,《中華本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大辭典》[20]的記錄均為:“味咸,性平……歸肺、腎經(jīng)?!庇捎诠偶写蠖嘤涊d蛤蚧的眼部有毒性,因此使用時常會“去頭、足”,但現(xiàn)代實驗證明,蛤蚧的頭、足、眼均無毒性反應[21],這說明蛤蚧“有毒”這一說法并無確切依據(jù),在炮制或服用蛤蚧時是否需要去頭足應慎重。蛤蚧的性味歸經(jīng)及毒性記載見表1。

      4 功效主治

      蛤蚧味咸,性平、溫,有軟堅瀉下,利水滲濕的作用;歸肺,腎經(jīng),因此功效多針對治療肺部疾病及腎部疾病?!度杖A子諸家本草》中記載:“下石淋,通月經(jīng),治肺氣,療咳血”[4];《開寶本草》中記載:“主久肺癆傳尸,殺鬼物邪氣,療咳嗽,下淋瀝,通水道”[5];《本草衍義》中記載:“有功,治久嗽不愈。肺間積虛熱,久則成瘡,故嗽出膿血,曉夕不止,喉中氣塞,胸膈噎痛”[30];《本草綱目》中記載:“久嗽肺癰(肺積虛熱成癰),久嗽不愈,咳出膿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喘嗽臉腫(或兼有四肢浮腫)…”[2];《海藥本草》中記載:“主肺痿上氣,咯血,咳嗽”[9];《本草從新》中記載:“補肺潤胃,益精助陽,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氣虛血竭者宜之。(能補肺、益水上源。時珍曰:‘補肺上渴、功同人參、益氣扶羸、功同羊肉’。)咳嗽由風寒外邪者勿用”[11]??梢?,蛤蚧主要具有益精助陽、補肺益腎、止咳定喘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咳血、消渴、肺癆熱癰、肺腎不足、氣虛血竭、陽痿遺精等癥。由于蛤蚧治療肺腎兩虛、虛勞咳嗽、氣喘咳血、因此外感風寒、陽虛火旺等證不宜服用。

      現(xiàn)在市場含有蛤蚧的中成藥主要有蛤蚧酒、蛤蚧定喘丸、蛤蚧大補丸等,側重于蛤蚧的益精助陽、定喘止咳功效。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中醫(yī)藥事業(yè)在國家得到大力扶持,蛤蚧的化學成分得到進一步明確,新的藥理作用也在不斷被發(fā)現(xiàn)。蛤蚧除具有補腎助陽、止咳定喘功效外,還具有增強免疫、抗腫瘤、性激素樣作用,抗骨質(zhì)疏松[31]、降低血糖、抗炎抗衰老[32]等多種藥理作用,對非酒精性脂肪肝也顯示出良好治療作用。

      5 采收與炮制

      蛤蚧一般在夏季至秋季(5—9月)間捕捉。捕捉方法常用以下3種:1)光照法:晚間趁蛤蚧外出覓食時,用較強的燈光照射,蛤蚧見強光立即不動,即可捕捉;2)引觸法:用小竹竿一端扎上頭發(fā),伸向石縫或樹洞中引觸,蛤蚧遇發(fā)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籠中;3)針刺法:在竹竿上扎鐵針,乘蛤蚧夜出時刺之。捕后將其擊暈,挖去眼球,除去內(nèi)臟,用竹片撐開胸腹腔,用紗布擦干血液。然后用兩條扁竹條將四肢平行撐起,再用長于蛤蚧全身二分之一的扁竹條將頭尾輕輕撐直,用文火烘干,將大小相同的兩只合成一對,用線扎好[33]。

      表1 蛤蚧的性味歸經(jīng)及毒性記載

      注:—表示書中未注明內(nèi)容。

      捕捉蛤蚧時尤其要保護好蛤蚧尾?!堕_寶本草》中記載:“最護惜其尾,或見人欲取之,多自嚙斷其尾,人即不取之。凡采之者,須存其尾,則用之力全故也”[5]?!逗K幈静荨分杏涊d:“俚人采之,割腹以竹開張,曝干鬻于市。力在尾,尾不全者無效”[9]。這些文字表明蛤蚧的藥效在尾,用時宜取全尾入藥?,F(xiàn)代研究有人發(fā)現(xiàn),蛤蚧尾中8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蛤蚧體,從化學成分角度為“力在尾,尾不全者無效”的說法提供了科學依據(jù)[34],但另有研究表明蛤蚧身與蛤蚧尾具有同等功效。有學者曾就蛤蚧身和尾的提取物對動物的細胞免疫功能、血糖、抗缺氧能力進行實驗對比,發(fā)現(xiàn)蛤蚧的身和尾均有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和一定程度降血糖的功效,但并不能增強實驗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且蛤蚧身和尾的藥效作用無顯著差異[35]。

      蛤蚧的炮制方法相對多樣,不同的炮制方法用于發(fā)揮不同的功效,治療不同的疾病,但可知酒炙、蜜炙多用于止嗽補虛。如:《雷公炮炙論》采用酒炙法炮制:“如斯修事了,用酒浸…于火上緩隔焙紙炙…取蛤蚧于瓷器中盛,于東舍角畔懸一宿,取用,力可十倍…”[6];《日華子諸家本草》用蜜炙:“治肺氣,止嗽并通月經(jīng),下石淋及治咳血……以酥炙用良(或用蜜炙)”[4]?!侗静菅芰x》中用慢火煮以治療肺部虛熱勞嗽并通月經(jīng),下石淋及治血:“蛤蚧、阿膠、生犀角、鹿角膠、羚羊角各一兩;除膠外,皆為屑,次入膠,每服用河水三升,于銀石器中,慢火煮至半升,濾去滓,臨臥微溫細細呷,其滓候服盡再捶,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30];《本草綱目》中記載用蜜與酒炙:“一雌一雄,涂上酒和蜜,炙熟,加紫團人參半兩,共研為末,化蠟四兩,和作六餅,每煮糯米稀飯一碗,投入一餅攪化,乘熱細細吞服”治療久嗽肺癰[2];《海藥本草》中記載治療“肺痿上氣,咯血,咳嗽……宜丸散中使。凡用炙令黃熟后搗,口含少許,奔走”[9];《本草從新》也采用蜜炙或酒浸焙,“洗去鱗內(nèi)砂土及肉毛,酥炙或蜜炙,或酒浸焙”用于治療咳嗽與面部浮腫:“喘嗽面浮,法制一對,三五錢,化蠟四兩,和作六餅,每用一,化糯米薄粥內(nèi),熱呷”[17]。

      此外,蛤蚧在古籍文獻記載的應用中常出現(xiàn)“取一對”“取一雌一雄”之類的記載,據(jù)推測可能是因為捕捉蛤蚧時“兩相抱負,自墮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覺。以手分劈,雖死不開”[18],炮制時也是將大小相同的兩只扎成一對。因此應用時為方便處理,直接取一對應用,同時,該應用符合中醫(yī)基礎理論陰陽五行學說中的“陰陽互根互用,相互轉化”的特點,用以治療男性陽痿遺精的疾病。

      6 小結

      蛤蚧作為我國名貴中藥,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和悠久的應用歷史,本文就古代本草文獻關于蛤蚧的名稱、產(chǎn)地、基原、性味歸經(jīng)、毒性、功效主治、炮制加工等方面的記載進行了梳理,我國傳統(tǒng)正品蛤蚧產(chǎn)于廣東、廣西等嶺南地區(qū),歸肺、腎經(jīng),味咸,性平,有治療遺精、虛勞咳嗽等病的作用。由于資源匱乏等原因,現(xiàn)代臨床應用多為紅點蛤蚧。此外,古籍中關于蛤蚧的毒性的記載存在一定分歧,需要進一步藥理毒理實驗加以論證。本文僅對蛤蚧進行了文獻梳理和考證,也是本文的不足之處。動物藥采集受到天氣、季節(jié)、動物自身因素的影響,實地考察難度較大,這也是限制動物藥考證研究的關鍵因素之一。

      猜你喜歡
      蛤蚧性味本草
      牽牛子的本草考證
      蛤蚧成雙入對:冬令進補須辨清
      本草,源于延續(xù)生命的渴求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一場不動聲色的“雙面修行”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中華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6
      方劑藥性量化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蛤蚧人工養(yǎng)殖技術
      經(jīng)方中芍藥的運用
      挑選蛤蚧應注意鑒別偽品
      盜汗病治療藥物性味歸經(jīng)頻數(shù)分析
      景泰县| 仙游县| 奉节县| 中西区| 乐陵市| 汝南县| 清河县| 阿巴嘎旗| 广河县| 华宁县| 从化市| 昌图县| 合江县| 阳信县| 青浦区| 武威市| 桑日县| 柘城县| 滦南县| 陇西县| 桂阳县| 郸城县| 双牌县| 谢通门县| 许昌县| 永嘉县| 河南省| 喜德县| 普格县| 和龙市| 芷江| 米脂县| 安泽县| 绥阳县| 天镇县| 普定县| 交口县| 扶风县| 板桥市| 灵寿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