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維
總有一些小意外,讓你猝不及防。哪怕你貴為富豪。
在2019百度AI開發(fā)者大會上,BAT的顏值擔當李彥宏先生,就遭遇了一次“猝不及防”。
當時,李彥宏正在臺上演講,一位不明人士走到臺上,突然將一瓶礦泉水直直地從李彥宏頭頂?shù)瓜?。瞬間,李彥宏的白襯衫幾近濕透,他愣了幾秒后說:“Whats your problem?”
也就是這句英文,讓網(wǎng)友吵翻了天。有人說,那句英文的意思是“你的問題是什么?”在如此狼狽的情形下,李彥宏還能如此淡定地化解尷尬,情商高。
不過,劇情很快反轉,一眾英文高手立即反駁,稱那句英文的意思是“你有毛病???”是不太禮貌的回懟。
這也不能怪李彥宏有失風度,任何人在那種情況下,相信都很難笑臉相迎,這是人之本性。
《射雕英雄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在得知郭靖背誦的《九陰真經(jīng)》全文來自老頑童后,三位武林大咖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峰、北丐洪七公,便一同前往桃花島的一個山洞尋找老頑童。
黃藥師是主人,上前引路。到得洞口,黃藥師左足剛一著地,突覺腳下一輕,踏到了空處,“‘波的一聲,只見黃藥師雙足已陷入地下一個深孔之中……忽覺臭氣沖鼻,低頭看時,雙腳鞋上都沾滿了大糞”。
原來,黃藥師掉入了老頑童布下的陷阱。饒是黃藥師這種武林泰斗級的人物,著了別人的道后競也“氣惱之極”,忍不住要“破口大罵”。
老頑童這種惡作劇式的玩笑,中招者盡管“惱怒之極”,但也只是罵罵而已,不會動真格下重手。而若在公平比武時,冷不防“突施暗箭”,則會被江湖同道所不齒。
所謂俠,就是要和善惡,明是非,懂取舍。
《鹿鼎記》中的茅十八,是個江洋大盜,雖性格粗獷,但信奉盜亦有道,十分看重江湖道義。一次,茅十八與人“約架”,他新結交的朋友韋小寶硬要跟著去看熱鬧。雙方斗得正酣之際,眼見茅十八處于下風,險象環(huán)生,韋小寶便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石灰,冷不防撒向對方。對方眼入石灰,刺痛難忍,最終被茅十八所殺。
雖說得益于韋小寶的相助,茅十八最終成功脫險,保全了性命,但茅十八不僅不感謝韋小寶,反而大發(fā)脾氣,神態(tài)兇惡地對韋小寶喝道,“誰是你朋友?”
韋小寶也懵了。后來他才明白,用石灰撒人眼睛,是下三濫的行徑,是武林中的大忌,最給人瞧不起,“比之下蒙藥、燒悶香,品格還低三等”。
武俠小說的人物和情節(jié)雖是虛構的,但文字透過紙背,傳遞出一種濃厚的儒家思想價值觀,推崇的是“仁義禮智信”。??唇鹩刮鋫b小說的讀者,應該對諸如“你以大欺小,不怕被江湖人士恥笑嗎?”“欺負老弱婦孺,算什么英雄好漢?”之類的話,不會感到陌生。
在虛擬的武俠世界里,人們尚且知道“以大欺小、欺負老弱婦孺”會被恥笑,尚且知道撒石灰是“下三濫的行徑”,難道進化到如今文明社會,當我們想表達某種訴求時,有必要采取
“上臺倒礦泉水”這種突然襲擊的方式嗎?
武俠武俠,武為形,俠為魂。所謂俠,就是要知善惡,明是非,懂取舍,追求公平正義,救人于危難,助人于情急之時……而這些,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