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政黨綱領給予了高度重視,不僅先后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等綱領性文件,馬克思還專門撰寫了《哥達綱領批判》,力圖糾正德國工人黨中的拉薩爾主義錯誤思想,為無產階級革命實踐提供了指南和引導。兩位革命家的思辨理論和激烈言辭,明確強調了無產階級政黨綱領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無產階級專政以及把最終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統(tǒng)一的基本原則,為后世的綱領制定提供了豐富經驗和寶貴建議。
關鍵詞 無產階級政黨 綱領 基本原則
作者簡介:唐敏,天津師范大學。
中圖分類號:D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350
黨綱作為凝聚廣大工農群眾的鮮明旗幟、作為“判定黨的運動水平的界碑”,對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具有基礎性意義,也是馬克思政黨理論的重要內容。在理論研究與革命實踐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為無產階級政黨制定了旗幟鮮明的綱領,而且還明確了黨綱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對處于新時代歷史方位的我們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黨的政治綱領體現了政黨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目標和行動策略,是建設黨組織的思想基石,是凝聚黨內力量的旗幟,也是向社會和歷史展示自我特征的旗幟。制定和實施正確的無產階級綱領,對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
一、無產階級政黨與共產黨
無產階級政黨是黨綱的主體,也是制定黨綱和實施黨綱的基礎。厘清無產階級政黨的概念,以及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無產階級政黨與共產黨的關系,是研究黨綱的前提與基礎。
(一)無產階級政黨
無產階級政黨是由廣泛的無產者擁護、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并為之斗爭的先進組織和政治代表。無產階級主要指“現代雇傭工人階級”,作為工業(yè)革命產物的工人階級及無產階級政黨,最早產生于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的英國,恩格斯曾說:“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從英國憲章派起”。無產階級政黨作為近現代階級斗爭的產物,具備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代表無產階級利益,黨內有一定數量的黨員和各級領導人,黨外有支持的群眾基礎;二是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即鮮明的政治主張和具體的方針策略,以取得政權為最近目標并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斗爭;三是有自己的組織和紀律,約束規(guī)范黨員行為。其中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并最終過渡到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目的,也是辨識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特征。
(二)無產階級政黨與共產黨
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無產階級政黨與共產黨兩個概念并不等同,在研究黨綱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先厘清兩者間的關系。共產黨屬于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鋒隊與精英軍。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兩者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即共產黨區(qū)別于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顯著特征,就是在理論上掌握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并指導革命實踐活動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斗爭,使共產黨成為無產階級政黨中最堅決、最先進的代表。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曾提到:“在英國,由工人組成的憲章派就要比民主主義小資產者或所謂激進派在極大程度上更接近共產主義者?!?這就意味著,英國憲章派雖然是無產階級政黨,但還未到達共產黨的水準。因此,黨綱作為“判定黨的運動水平的界碑”,其中的“黨”不是狹義的指共產黨,應當理解為整個無產階級政黨。
二、無產階級政黨綱領的內容與意義
綱領是政黨的一面鮮明旗幟,集中反映著政黨的根本利益,體現著政黨的性質,表達了政黨的政治主張,彰顯著政黨的奮斗目標,是政黨的象征和標志。馬克思十分重視黨的綱領對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作用,它曾為無產階級政黨制定過兩個綱領,一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制定的《共產黨宣言》;二是為第一國際制定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此外,馬克思還專門撰寫《哥達綱領批判》,嚴肅批判了德國工人黨中的拉薩爾主義。在此過程中,馬克思提出并不斷豐富無產階級政黨綱領的相關理論。
(一)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辯證統(tǒng)一
對于黨的綱領內容,目前學界和政界有著普遍共識,主要認為其廣義內容包括黨的思想理論體系、奮斗目標和主要的路線方針等,如黨綱中明確注明的指導思想、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現階段任務與共產主義目標;從狹義理解,黨綱內容主要包括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兩個部分。芮然由于革命實踐中的精力不足,馬克思未能在著作中明確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綱領的具體內容,但卻指出了黨綱的重要作用以及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以及制定綱領的重要原則,為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引領。
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是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辯證統(tǒng)一。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和最終目的,即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最高綱領是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并確立無產階級專政。最高綱領是指南針,它決定綱領的性質和方向。如果忽視最高綱領,綱領就會失去前進方向,就會喪失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和先進性,也就最終喪失了群眾基礎。最低綱領是最高綱領的階段性要求,是最高綱領在具體斗爭條件下的目標分解和具體步驟。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也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從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一切所有制的更替都會面臨長期且尖銳的斗爭,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也是如此,不僅要有長期作戰(zhàn)的心理準備,更要有絕對勝利的信心。馬克思廣泛參與工人運動,在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逐漸明晰從最近目的到最終目的,無產階級還將歷經一個過渡時期,通過逐步改造社會消滅私有制,實現公有制,最終建立“自由人聯合體”。這一觀點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有明顯體現:“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即無產階級實現專政后還不能立即實現共產主義,需要在經濟、政治、精神等領域完成徹底革命才能進入高級階段。馬克思結合具體歷史的革命條件,對不同國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將革命目的分階段,實現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辯證統(tǒng)一,為后來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發(fā)展政黨和爭取群眾的活力之源
黨的綱領是“判定黨的運動水平的界碑”,是黨成熟程度的重要標志。“一個政黨的正式綱領沒有它的實際行動那樣重要。但是,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 。黨的綱領一般都包括黨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路線策略,體現著黨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成熟程度,在工人運動史上,不同國家不同政黨的綱領都較為客觀的反映了其理論和實踐水平?!豆伯a黨宣言》首次系統(tǒng)闡述了黨的學說,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而德國工人黨綱領草案的出臺,也反映了其理論水平的倒退和政治實踐上的天真。正因如此,馬克思在建黨過程中十分重視黨綱的制定,他與恩格斯撰寫的《共產黨宣言》是一個“詳細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其中闡釋了階級與階級斗爭的學說、無產階級政黨學說,還提出了斗爭路線與策略,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首個綱領性文件。為國際工人協會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是《共產黨宣言》之后的第二個國際無產階級的綱領性文件,它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再次強調無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提出無產階級獨立建黨的重要性,并根據國際工人運動形勢,指出國際工人運動團結的重要意義。此后,馬克思通過與各種機會主義的論戰(zhàn)和對《哥達綱領》的批判,明確指出黨的最終目標是消滅私有制、實現公有制、實現共產主義;闡明黨的革命路線、途徑和手段,維護了黨的綱領、路線和策略。黨的綱領是隨著革命進程和黨員的思想實踐覺悟而進步完善的,制定正確而鮮明的綱領是不僅是成熟的檢驗桿,更是黨是否能走正確道路的指南針。
黨的綱領是團結黨內隊伍,爭取廣大群眾的重要法寶?!爸贫ㄒ粋€原則性綱領,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樹立起一些可供人們用以判定黨的運動水平的界碑” 。黨的綱領是無產階級政黨展示自我的一面公開櫥窗,人民可以通過這面櫥窗來了解黨的特征、認識黨的立場,從而決定對無產階級政黨的態(tài)度。如果黨的綱領是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必將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引導他們參與斗爭實現自我解放,反之則對社會和政黨帶來嚴重危機?!陡邕_綱領》按照小資產階級的要求擬定,以拉薩爾主義為指導思想,充斥著機會主義理論,反對工農聯盟,企圖走合作社道路實現社會主義,嚴重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破壞了黨內外的團結穩(wěn)定。馬克思認為這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會使黨精神墮落的綱領”,并通過《哥達綱領批判》系統(tǒng)批判了拉薩爾主義,進一步論證了黨綱必須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則?!陡邕_綱領批判》和《共產黨宣言》《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一樣,是無產階級政黨思想的重要文獻,不僅使黨員進一步認識到黨綱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團結黨內成員、爭取廣大群眾上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是無產階級政黨革命實踐的重要推手。
三、制定黨綱必須堅定的基本原則
馬克思不僅為當時的無產階級政黨制定了黨的綱領,還在其中蘊含了制定黨綱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后世的無產階級政黨提供了豐富經驗和基本遵循。
(一)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原則
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必須是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原則的,否則就無法勝任領導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歷史任務。當看到德國工人黨因基于合并而妥協制定的《哥達綱領》,馬克思極其憤怒的表示這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會使黨精神墮落的綱領” ,并批判性的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在制定黨綱時,必須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這關乎到黨的無產階級性質。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闡明,共產黨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代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掌握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而這個科學理論是由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支撐的,尤其是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的兩大重要發(fā)現之一,為無產階級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就要在理論和實踐中堅持用辯證的、發(fā)展的、歷史的眼光看問題,肯定主體的能動作用。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原則,要堅持用辯證的、發(fā)展的、歷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堅持客觀事實與主觀評價的辯證統(tǒng)一,將歷史事物放置在事物發(fā)展的整體過程中進行把握,研究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各個事物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避免用孤立的、靜止的眼光看待問題。不能指望一成不變的理論指導實踐,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應該做些什么,應該馬上做些什么,這當然完全取決于人們將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既定的歷史環(huán)境” 。馬克思主義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立足于現實的復雜條件,在歷史發(fā)展的總過程中辯證的、發(fā)展的看待客觀事物與自身,由此才能促進政黨綱領的與時俱進、生機盎然。歷史唯物主義強調主體性,認為歷史是人們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動總過程,因此要肯定人作為歷史主體的能動作用。人具有自我認知、自我發(fā)展的能動性,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推進革命齒輪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觀突出了人作為歷史主體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精神,而這種精神曾為無數工人運動、乃至中國當代的改革提供了強大動力。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種主體的實踐能動性將為我們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堅定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原則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yōu)楹笳叩母锩D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的這段話,成為我們理解無產階級專政的關鍵,在某種意義上它代表著無產階級專政是政治過渡時期的一個特殊政權。無產階級要推翻資產階級,實現共產主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這也是馬克思根據歷史社會條件與工人運動的實際情況中考察得出的。
不僅要在政治過渡時期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要繼續(xù)堅持這一基本原則。其一,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是維護國家主權,抵御外來侵略,捍衛(wèi)民族獨立的需要。20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歷史性勝利,但在80年代末,蘇聯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轟然解體不禁令人唏噓,這充分展示了國際環(huán)境的復雜、國內外矛盾的尖銳、政治經濟競爭的殘酷。在當今環(huán)境下,和平與發(fā)展仍是時代主題,我們不僅要發(fā)展睦鄰友好的外交關系,為政治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也要善于運用國家政權和國際影響力,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其二,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是抵制不良分子,維護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在社會主義時期,公有制的建立,表明階級斗爭已經不再是主要矛盾,尤其在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矛盾,經濟建設依舊是中心任務。但不能否認依舊存在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敵視分子,他們在政治、思想、經濟上還在進行著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動,西方國家也從未間斷對我國的變相和平演變,因此利用無產階級專政的力量持續(xù)打擊敵對分子、違法犯罪分子,捍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穩(wěn)定社會主義良好秩序依舊是十分必要的。其三,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是有力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開端,進行社會主義全方位建設,是無產階級專政的重要職能和責任,是邁向共產主義的前提基礎,特別是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推動生產力的平衡且充分的發(fā)展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皩U哪康氖菫榱吮Pl(wèi)全體人民進行和平勞動,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yè)、現代農業(yè)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對于我國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調動廣大群眾的勞動熱情,有利于凝聚各個民族各個階層的力量,有利于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huán)境,也只有無產階級專政,才能擔負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