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霄
古詩詞中的孤獨,總是搖曳多姿。詩人的作品中有沒有一些特殊的密碼,可以讓我們快速解開一個又一個的結(jié),直達他們孤獨的內(nèi)核呢?
借“孤”或“獨”字直接抒發(fā)內(nèi)心情緒,最為典型的當屬南宋才女朱淑真的《減字木蘭花·春怨》。詞中起筆就寫“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一連五個“獨”字,將她的行坐起臥、日?;顒尤即?lián)起來。
這樣直接表達孤獨之情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唐詩人趙嘏的“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樓感舊》)和后主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相見歡》)。一個“獨”字,一個在水天相接、宏闊無邊的天地間感受個體的渺小和孤獨,一個在月色晦暗的晚上、狹窄逼仄的囚禁地品咂亡國離鄉(xiāng)的沉痛與孤凄。
有時,詩人們還會借助一些孤獨的意象來襯托情感。如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中的“孤云”,阮籍的“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中的“孤鴻”,晏幾道的“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中的“孤枕”,杜甫的“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中的“獨舟”,秦觀的“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中的“孤館”……有的是作者目之所見、物我合一的情感寄托,有的是詩人棲身的情境,無一不是借助于一個“孤”字,泄露了詩人內(nèi)心深藏的情感。
數(shù)字“一”在古詩詞中多用來表示形單影只之意。杜甫就曾數(shù)次運用這個“一”字表達他獨自漂泊的凄涼愁苦?!堵靡箷鴳选分兴L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水長天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zhuǎn)徙江湖。這種蒼茫中的孤獨,更容易讓人貼近杜甫荒寒的心境?!兑巴分兴值驮V“海內(nèi)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借以表達戰(zhàn)亂之中與親人離散,自己孤身一人飄零天涯的孤苦與無助。
與“一”字相對的便是“雙”,古詩詞中最常見并非用它來表達雙雙對對的溫馨與歡樂,而是用物的成雙成對來反襯人的孤單寂寞。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臨江仙》)中,晏幾道用燕子的“雙”來反襯人的“獨”;溫庭筠在《菩薩蠻》中寫“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那位美女衣服上金鷓鴣的“雙雙”,觸動了她的情腸,從而生出無限的孤獨寂寥來。
詩人的孤獨,更多的時候來自無人相伴,于是詩人就會發(fā)出一些詢問或感嘆,這樣的喃喃自語,暴露了詩人們的心境。
元好問在《摸魚兒》中就曾有這樣一問:“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詩人在問,卻又似無人可問,也無人能答,這該是多么深沉的孤獨!辛棄疾在《生查子》中高唱:“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句中“高歌誰和余”問盡了天下蒼生,但辛棄疾終究是孤獨的,因為能夠回應他的只有空谷中他自己高呼的回聲。范成大在《霜天曉角》中也在問“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誰共說”便是無人可說。若是一般的孤獨寂寞,猶可排遣,可作者的孤獨與愁緒都是到了“絕”的境地,這“無人可說”便更讓人可感可嘆。
有時詩人不再詢問,只是輕輕地喟嘆。納蘭性德在《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有一句“愁向風前無處說,數(shù)歸鴉”,表達了妻子去世后自己的孤獨,舉目遙望,一只一只數(shù)那歸巢的烏鴉。可烏鴉尚可歸巢,詞人的心卻無處可歸。這么一聲輕嘆,讀者便可直抵其孤獨的內(nèi)心世界。
當無人相伴的詩人實在孤獨到了極點,總會給自己找一些心理安慰,于是自己的影子、身邊出現(xiàn)的事物便都成了他們的朋友或伙伴。
李白吟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他眼中,空中的明月與地上搖晃的自己的影子,都是陪伴自己的良伴,可越是如此,越顯孤獨。明詩人錢謙貞的《影》直接用李白此詩的意思,寫出“孑立只憑形作吊,三人惟有月相憐”。白居易也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中感慨在舉家團圓的冬至,他卻孤身一人窩在驛站里“抱膝燈前影伴身”。
除了影子,詩人們更是將目之所見皆當作了心靈相依、惺惺相惜的朋友。仍舊是那個飄逸瀟灑的李白卻寫出了最孤獨的詩:“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保ā丢氉赐ど健罚┌焉疆斪髋笥眩窃娙说摹拔镂移降取钡拇笄閼?,可一個“只有”寫出了最荒涼的心境。朱淑真一樣將月亮視為知己。在她筆下,月亮知情知意,當女詞人無人相伴的時候,它也不忍心“變圓”,于是女詞人不禁說“我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菩薩蠻》)。便是范成大在詢問“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之后,還是孤凄難耐,將目光投注在大雁身上,而大雁也不曾辜負詞人,“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四個“孤獨”密碼,抒情漸次隱晦,似乎也構(gòu)成了孤獨的層次。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孤獨之情呢?君可知,君在“獨”字第幾重?
作者簡介:河北省邯鄲市第三中學南校區(qū)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