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積極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應該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將實踐活動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教育者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針對學生們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科學合理的引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科學高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07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066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應該將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和具體的實踐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這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教育者在對學生們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時候,應該保證語文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更輕松地接觸到語文學習。當然,教育者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根據(jù)學生們的具體表現(xiàn)來進行綜合了解,然后根據(jù)學生特有的個性特點提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育者采取的依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育者心中已有了根深蒂固的影響。他們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是封閉性的,教育者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記錄教育者的筆記。這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水平的提高沒有任何積極意義,也不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不到進一步提高。當然,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采用照本宣科的灌輸模式,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和視野的開闊沒有任何幫助。
在教學過程當中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原因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教材偏枯燥,且教育者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沒有任何感情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社會經(jīng)濟不斷提高,時代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盡可能地采取一些與社會時代發(fā)展一致的、合理的、科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傳統(tǒng)以教育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在目前的教學過程當中得到改善,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當中,教育者不只需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完善和改變教學計劃及教學方式[1]。
(一)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
教育者在對學生們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不斷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為學生開展更多、更豐富的教學活動。教育者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及實物教具,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育者也可以借助學校的一些公共區(qū)域進行戶外教學活動,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二)將具體的實踐活動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
教育者在為學生設置一些課堂活動或課后的戶外活動時,一定要認識到語文實踐活動課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語文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更好地與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因此教育者為學生們開展實踐活動教學時,應該注意將活動實踐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利用實踐活動課程幫助學生模擬他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并利用課上學到的語文知識進行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整個課堂教學的難度,也保證了學生們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三)有針對性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
在對學生們采取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實踐活動課能夠高效開展,教育者還應該認識到實踐課開展之前做好充分準備的重要性,為學生們在實踐活動課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和點評,并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問題給予科學合理的引導。在實踐課活動結束之后,教育者應該立即予以評價,找出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教育者一定要對那些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讓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2]。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實踐活動課程有利于教育者對現(xiàn)有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有利于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當然還能夠讓學生們認識到語文學習對于他們?nèi)粘I畹闹匾饬x。在實踐課開展的過程當中,教育者能夠?qū)W生們有進一步的了解,能針對學生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措施并加以解決,提高教育者在課堂上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偉弢.主體性·豐富性·多樣性·從屬性——談小學語文活動課有效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8).
[2]鄭躍云.小學語文活動課的三個原則[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7(2):67.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劉家亮(1976.8— ),男,漢族,甘肅會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