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范凌志
“通識教育的初衷是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問題?!闭f起通識教育,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專業(yè)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近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陳卓禧是一度在網(wǎng)絡上爆紅的“護國歌校長”。2017年底,他教育拒為國歌起立的學生的一幕引發(fā)輿論強烈關注。
陳卓禧表示,之所以說教師是“最突出的問題”,是因為他們在課堂上教了什么、用了什么材料、布置了什么作業(yè)都會影響學生。
一名今年剛從新界某中學畢業(yè)的香港學生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她的一些中學老師在通識教育課堂上經(jīng)常帶著強烈的個人好惡色彩和價值觀。一名老師近日甚至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他參加示威游行的感想?!拔艺J為這存在很強的誘導性,學生聽完老師的話,很有可能就會想上街?!边@名學生說。
“而在課程設計中,最大的不足是思考方法的缺失?!标愖快麑Α董h(huán)球時報》記者說,通識教育希望讓學生學會批判性思考,但沒有教給他們思考的框架。課堂上,教師告訴學生“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但往往沒有強調(diào),他們的思考應該建立在通過事實得出結論的基礎上。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價值觀、道德觀、是非觀上的虛無化。“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覺得年輕示威者講的都是歪理?因為其中沒有思考、沒有邏輯、沒有底線,只有反對?!?/p>
“年輕人本來就比較反叛,這種思考方式及其帶來的后果又強化了反叛,這是對年輕人最大的破壞?!标愖快f,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自大的思想在現(xiàn)代世界普遍存在,而它們與虛無主義結合就會引發(fā)“根本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這種情況也體現(xiàn)在香港年輕人身上。
談及教師為何出現(xiàn)問題,陳卓禧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現(xiàn)在的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群體與特區(qū)政府關系惡化,主要原因是回歸后的教育改革觸動了教師的利益。另外,香港的教育系統(tǒng)也需要為目前的情況負一定責任,包括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科目委員會、教育局等。“通識教育出了問題,說明機制中的人沒有發(fā)揮好作用?!标愖快硎?,教育系統(tǒng)應該加強用人把關。比如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這是負責該科目考試題目選擇與標準答案制定的機構,但是其前任主席賴得鐘竟然發(fā)表過“辱警”等偏激言論。他在近日匆忙辭職。
根據(jù)陳卓禧的觀察,目前卷入香港風波的年輕人大致可分為三種:策劃者,這些人很可能受過專業(yè)的訓練,他們負責對局勢做判斷,并下達行動決定;“勇武派”,這些年輕人是最極端、最激進的一部分,也是其中最核心的人物;第三梯隊占大多數(shù),他們受到蒙蔽,自以為很了解情況,雖然會參加示威,但并不太極端,其中一部分人可以聽進不同意見。
談到香港年輕人的前途時,陳卓禧有些哽咽:“你可以去上街,去暴力沖擊,但你要做好坐牢的準備,甚至做好有生命危險的準備。我相信香港會平定下來,但不知道這要付出多大代價、犧牲多少年輕人,他們當中有人甚至可能走向絕路?!?/p>
“真正的責任還是在成年人身上,不能綁架也不能放任年輕人?!标愖快麖娬{(diào),“我們應該拿出勇氣、負起責任,一定要制止暴力,防止仇恨激化?!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