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團隊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家機構合作的團隊介紹,他們通過讓雄白紋伊蚊感染沃爾巴克氏菌后再對蚊子實施射線輻射,幾乎完全清除了野外試驗區(qū)內的野生白紋伊蚊,并且這種方法比其他除蚊方式更環(huán)保、更高效。
白紋伊蚊是登革、寨卡等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消除這類蚊子對遏制相關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團隊讓蚊子感染上沃爾巴克氏菌,并對蚊子實施低劑量射線輻射(輻射水平讓雌蚊絕育,但不影響雄蚊生殖能力),最終將這些感染細菌的白紋伊蚊釋放到野外。團隊在廣州市兩個島上開展了現(xiàn)場試驗,結果顯示,試驗區(qū)的野生白紋伊蚊種群幾乎被完全清除。
該團隊人員表示,團隊計劃在更大范圍的城市地區(qū)驗證新方法,以觀察它是否能有效阻斷登革熱等傳染病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