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達
以前,只要爸爸媽媽一提到“興趣班”這仨字,我就恨不得找個衣柜塞進去或一下子生病了。哼,美其名曰“興趣班”,實則無興也無趣,管教特別嚴,枯燥乏味不說,還沒什么效果。
不知爸爸媽媽找了多少地兒,問了多少人,也不知道我轉(zhuǎn)了多少“學”,終于,媽媽打聽到青少年宮賴老師等三位“救星”。
賴老師是教閱讀與寫作的。待我們溫柔、體貼,沒有偏愛任何一個孩子,也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總是笑瞇瞇的,答題時給每個同學機會。
我以前寫作特別差,教過我的所有老師似乎都不再對我抱希望:“天哪,寫的什么呀?簡直廢話連篇……”而賴老師卻不同,她的作文課上得生動有趣,我們開展了好多好多的活動:像吹泡泡、包餃子、吹蠟燭、搶凳子、保護蛋寶寶等。在活動中,老師教我們連續(xù)性動作,教我們運用好詞佳句進行細節(jié)描寫,教我們不要犯顏色病、“我”字病、關(guān)聯(lián)病等。
記得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作文班已經(jīng)放學了,只有我與另一個同學還在教室里寫作文。而賴老師呢?則與我們一起“同甘共苦”。
賴老師弓著腰,一只手拿著作文本,再次看了一遍我寫的作文。她轉(zhuǎn)過頭,微笑著望著我:“乖乖,你這次作文寫得特別棒!”賴老師滿意地沖我豎起了大拇指,“嗯——詞語搭配準確,成語積累豐富,細節(jié)描寫非常生動,繼續(xù)加油!”賴老師點了下頭?!班?,注意喲,這兒還可以加幾個連續(xù)性動詞。”老師又盯住作文本,指向一個用紅筆批改過的地兒,“還有這兒,可以加一些形容詞或加一些動作、神態(tài)……”
聽了老師的夸獎,我高興得差點蹦起來。老師的耐心指導又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爭取寫出更好的作文。
后來,在我不懈的努力下,作文也越寫越好了,經(jīng)常被當作范文在作文班讀呢!看著同學們那羨慕的眼神,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這都多虧了賴老師的耐心指導呀!
我不僅僅只有這么一位好老師——賴老師,還有思維訓練班的蘭老師和程老師,也對我的處處關(guān)心呢!
一次與往常一樣的課上,老師一絲不茍地講著題——課已經(jīng)上了三分之二了,剛講完上一道題的老師站在講臺上,雙手拿著一張題單,一邊不時看看題單,又望望同學們,一邊笑瞇瞇地用洪亮的嗓音說道:“現(xiàn)在請同學們做一下《挑戰(zhàn)五》?!?/p>
“嚓嚓、嚓嚓……”同學們奮筆疾書。兩位老師拿起紅筆,輕輕地拔開筆蓋,圍著同學們走著,還低著頭查看同學們的題單,看著對了,就打個紅對勾。
又過了一會兒,程老師望了望,已經(jīng)沒有舉手的同學了,就高聲喊道:“好了,同學們,別寫了,不會做沒關(guān)系,認真聽老師講?!?/p>
蘭老師走上了講臺:“同學們,老師先解釋一下這個公式是怎樣來的。你們看,既然以前的平均數(shù)是80,把其中一個改變成100后平均數(shù)就成了90,但是有五個平均數(shù),每一個平均數(shù)只能分到其中的一份,所以我們就用(90-80)×5就等于10×5,也就是等于50,最后再用100-50,也就等于50,以前那個數(shù)就是50……”
蘭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著,一邊耐心地講解。她講得那么清楚,我一下子就聽懂了??粗m老師熱得滿頭大汗的樣子,看著程老師一絲不茍地巡視著整個教室,生怕哪個孩子沒聽懂,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感動:多好的老師呀……
少年宮的老師真是盡職盡責,我喜歡少年宮的興趣班。
(作者為重慶市榮昌區(qū)青少年宮閱讀寫作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