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宏
【中圖分類號】R821.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153-01
現(xiàn)實生活中,踝部扭傷的發(fā)生很普遍。結(jié)合踝關節(jié)作為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jié),維持其功能特別重要?;颊咴谂笮枰浜弦?guī)范的護理措施,才能促進傷口愈合,避免留下后遺癥。為了讓護理人員規(guī)范地掌握踝部扭傷護理措施,同時讓群眾對踝部扭傷有更多的了解,以配合護理人員護理工作,今天讓我們探討一下踝部扭傷的護理注意事項。
1 何為踝部扭傷?
踝部扭傷是關節(jié)及韌帶損傷中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大概占所有運動損傷的40%,多由患者行走不當、或者外力作用、韌帶松弛導致踝部韌帶損傷。扭傷以后踝部可以出現(xiàn)疼痛,腫脹,皮下瘀斑,活動時關節(jié)疼痛加重等臨床表現(xiàn)。檢查骨折處有局限性的壓痛點,通過將足內(nèi)翻或者外翻時疼痛加重,配合X線片檢查,可以診斷踝部損傷。
2 踝部扭傷后護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1 對患者進行制動
腳扭傷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踝部進行適當?shù)闹苿樱@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可以病情給予適當?shù)墓潭ǎ鶕?jù)韌帶損傷情況固定方法和時間選擇上有所不同:①部分斷裂可用膠布固定法固定。外翻扭傷采取內(nèi)翻位固定,內(nèi)翻扭傷就采取外翻位固定。固定時間2~3周。 ②韌帶完全斷裂者應用石膏固定。外側(cè)副韌帶斷裂或合并撕脫性骨折者,足外翻位以"U"形石膏固定。三角韌帶斷裂者,可用"U"形石膏于內(nèi)翻位固定,固定時間為4~6周后解除石膏。③陳舊性外側(cè)韌帶斷裂致復發(fā)性踝關節(jié)半脫位者,作腓骨短肌腱重建腓跟韌帶及前腓距韌帶手術(shù)后,以石膏托固定6周。
2.2 局部冷敷
扭傷初期,往往伴隨局部出現(xiàn)大塊青紫色瘀斑,為了減少滲出還有進一步出血,如果沒有骨折,應在扭傷后48小時內(nèi),對患者腫脹部位行冷敷,每次冷敷大概20分鐘,視情況可以早晚各一次。注意這個時間段不要熱敷,會導致進一步出血。
2.3 手法治療
扭傷后根據(jù)臨床醫(yī)生評估,若患者需要行手法治療,可配合醫(yī)生操作,但要注意在24小時以后才可行該項治療,同樣是為了避免進一步損傷出血,行手法治療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加重損傷,導致患者疼痛難忍。
2.4 局部熱敷或者理療、中藥化瘀 為了促進組織愈合,還有促進滲出和血腫進一步吸收,48小時后可以考慮對患者行局部熱敷或者理療,除此之外,對于臨床上一些陳舊性損傷患者,理療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上訴方法一般可以20-30分鐘左右,視情況可以早晚各一次。
2.5 將踝部抬高
為了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可以使用枕頭將患者踝部放置在高于臀部的位置。
2.6 康復鍛煉
去除固定后應加強康復鍛煉,但是整個訓練需囑咐患者保證安全,并且在有足夠肌肉力量恢復之后再進行。指導患者進行正確有效的鍛煉,避免發(fā)生訓練不當或者操之過急,導致再損傷。必要時可以在訓練時建議患者配帶合適和舒適的護具或者肌內(nèi)貼,跑步時選擇平坦路面。鍛煉方法可以根據(jù)患者配合情況選擇跟腱拉伸、屈膝跟腱拉伸、高爾夫球滾動、毛巾伸展等。
①跟腱拉伸,面向墻壁站立,健肢在前,稍屈膝,患肢在后,保持伸直,足跟放平不離地,輕輕向前繃緊足趾。保持兩足跟放平不離開地面,髖部向前用力朝向墻面,保持這樣的拉伸30秒然后放松30秒,然后重復練習。
②屈膝跟腱拉伸,面向墻壁站立,健肢在前稍屈膝,患肢在后,屈膝并輕輕向前繃緊足趾。保持兩足跟放平不離開地面,髖部向前用力朝向墻面,保持這樣的拉伸30秒然后放松30秒,然后重復練習。
③高爾夫球滾動,坐在一張穩(wěn)定的椅子上,雙腳著地,在患足足弓下放一個高爾夫球來回滾動,持續(xù)2分鐘,注意坐直并且保持你的腳朝向椅子。
④毛巾伸展,坐在地板上兩腿向前伸直,對折毛巾套在患足的腳掌拇趾根部,并用雙手抓緊毛巾的兩端,保持沒有受傷的腿伸直,朝向自己拉毛巾。維持30秒然后放松30秒,重復3次。注意過程中伸直腿,坐端正。
2.7 合理飲食
飲食上以清淡為主,補充維生素A.D等,還有補充蛋白質(zhì),促進傷口愈合,避免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是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容易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后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
3 結(jié)語
踝關節(jié)扭傷一般均為意外損傷,沒有哪一種方法可以預防踝關節(jié)扭傷的發(fā)生。但是平時進行鍛煉增強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并且在進行高危運動時候選擇佩戴合適的護具,還有熟練掌握要進行的活動技術(shù)動作均可以降低踝部扭傷的發(fā)生率和降低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