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熹睿
有人居然為長得高而煩惱,她就是我的媽媽。她總是對著我感嘆:“我的天啊,你可以長得矮一點嗎?”
在我上大班時,全家到海南旅游,同行有一個湖南的小朋友,比我矮小半個頭,天天跟在我屁股后面,一口一個“大哥哥”地叫。直到結(jié)束旅程的前一天大家聚餐,我才知道他是三年級的小學(xué)生,才是真正的大哥哥,尷尬吧。
那次行程中安排了一個自費項目——觀看水上表演,檢票時工作人員將購半票的我攔下,對媽媽說:“您好,您的孩子高132 厘米,按規(guī)定要購買全票,請您到售票窗口補票。”媽媽辯解道:“他只是一個讀大班的孩子,還不足6 周歲,啥都看不懂,請您通融一下。”工作人員并沒有通融,媽媽為了不錯過表演,只得掏錢補齊差價。事后,媽媽聽我發(fā)表觀賞感言時說道:“能看懂還好,不枉多花了我近百元?!?/p>
春節(jié)前,媽媽帶我去買新衣服,到了商場童裝柜,逛了一圈又一圈都沒有我的尺碼。迫不得已,我們對服裝的款式已不做要求,只讓店員找最大碼的衣服。搞定衣服后,買鞋子又成一道難題:成人的鞋太大,款式也相對老成;童鞋又太小,怎么也穿不進去。最終,還是姨媽托人從國外帶了一雙超大碼童鞋才算搞定。
顯然,我長太高使得媽媽增加了不少開支和煩惱。這不,昨天整理我的衣柜時,她又發(fā)現(xiàn)大部分衣褲都變短了。
看著媽媽在嘆氣,我抱歉地說:“媽,又要讓您破費、傷腦筋了。”
媽媽假裝無奈地說:“誰讓我生一個光長個的娃呢,只能認(rèn)命啦!”
嘻嘻,我有什么辦法呢?
廣播時空
本文將于2019 年6 月26 日20:30 在福州廣播電視臺FM90.1 左海之聲播送,并特邀專家點評。同時,可常年上喜馬拉雅網(wǎng)搜“曉月作文屋”在線或下載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