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活動設計

      2019-09-02 03:28:55唐良平
      中小學德育 2019年8期
      關鍵詞:龍河校訓議題

      唐良平

      摘 ? ?要圍繞議題的活動型學科課程教學,即活動型課堂教學,它遵循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與評價的基本要求。適應新課標,政治課教師需要深刻理解議題與活動型課堂教學的關系,掌握圍繞議題組織課堂教學的活動設計策略與路徑,以促進價值導向的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 鍵 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思想政治課;議題;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9)08-00-0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頒布以來,基于新課標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教師們正在探索聚焦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教學策略與路徑,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凸顯“議”的特征,引領學生在價值判斷中增進政治認同

      圍繞議題的活動型課堂教學,其根本特征在于基于主題的“議”的學習活動的展開。教師須設計有意義的、典型的、可以展開思辨活動與社會實踐的主題,引導學生開展“議”的活動,讓學生在親歷自評辨析、分析的過程,從而做出價值判斷,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經濟與社會》模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教學中,教師組織開展“議題式”學習活動。

      議題: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給農民帶來了哪些獲得感?

      觀看視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即“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給農民帶來了實惠。

      環(huán)節(jié)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農民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獲得了哪些形式的收入?

      (2)農民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獲得的收入分別屬于何種收入分配方式?

      (3)農民獲得的工資性收入屬于按勞分配還是按勞動要素分配?談談你對按勞分配的認識。

      環(huán)節(jié)2:反思知識——明辨是非

      (1)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利于逐步縮小收入差距。這一觀點對嗎?

      (2)只有在公有制經濟范圍內才能進行按勞分配,公有制經濟也只存在按勞分配這一種分配方式。這種觀點對嗎?

      上述課例希望以“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給農民帶來獲得感”為議題,讓學生在議題式學習活動中掌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學科知識。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夠結合典型事例理解我國個人收入分配方式,歸納我國按勞分配制度的特點和優(yōu)越性,論證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很明顯,該課例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知與認同,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但是,課例中教師對活動設計缺乏認真思考,活動任務基于簡單的判斷正誤,局限于說明是什么、為什么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很難達成。因此,我們建議教師調整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探究與思辨活動設計。調整后的設計如下:

      探究活動:

      (1)列舉視頻中農民收入的具體形式,分析其分別屬于何種分配方式。

      (2)在“三變改革”前,農民主要依靠承包土地獲得收入。對比“三變改革”前后農民收入方式的變化,說說它給農民帶來了什么好處。如何讓農民享有更多的改革開放紅利?

      (3)針對“三變改革”的重要意義,有人認為,我國分配制度要堅持多種分配方式共同發(fā)展,堅持按勞分配就沒有必要了。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

      新的設計中,探究(1)屬于知識層面的要求,但增加了培養(yǎng)學生判斷與分類能力的要求;探究(2)對應議題的關鍵詞“獲得感”,從而引導學生能夠開展有意義的“議”的活動;而探究(3)指在要求學生在思辨過程中做出價值判斷與選擇,有利于學生價值觀的養(yǎng)成。修改后的教學活動設計,超越知識導向的對話式教學方式,實現了基于“議題”的課堂教學,展示了“議”的特征:即活動的思辨性、價值導向的訴求。隨著這一議題式學習活動的展開,學生對我國按勞分配制度有了深入理解,堅定了堅持按勞分配制度不動搖的信念,進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自信。

      二、承載“學”的內容,引領學生在掌握知識中涵養(yǎng)科學精神

      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提出,強調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理論知識與生活關切相結合,力求讓學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承載具體的學習內容,用支撐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觀點統(tǒng)整、統(tǒng)籌學科知識,不能為了“活動型”而活動。

      承載“學”的教學活動其關鍵在于,活動設計過程中的學科任務能夠明確而有效地對接課堂教學內容,即活動設計內容化處理。只有如此,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才能得以培養(yǎng)。

      在“發(fā)展生產,滿足消費”一課教學中,教師第一次教學活動設計如下:

      議題設計: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業(yè)的評析與建議

      活動1:你我辯論: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開發(fā)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動2:你我參與:為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在上述教學中,學生就“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開發(fā)成功的主要原因”展開討論,學生有話說但很難圍繞“生產與消費”討論“開發(fā)成功的原因”。究其原因,教師沒有緊扣學科內容設計活動,因而學生活動很難聚焦“生產與消費”知識內容,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目標很難實現。

      于是,教師對上述課例中的“活動1”進行了重新設計:

      活動1:你我辯論: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開發(fā)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方:主要原因是潯龍河的旅游產品做得好。

      反方:主要原因是潯龍河的游客消費能力強。

      要求:正、反方同學先討論,再輪流發(fā)言,從正、反方的發(fā)言人數、辯論質量上評出優(yōu)勝方。

      上述設計中,“主要原因是潯龍河的旅游產品做得好”要求從“發(fā)展生產”方面討論“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開發(fā)成功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潯龍河的游客消費能力強”要求從“促進消費”方面討論“潯龍河小鎮(zhèn)旅游開發(fā)成功的主要原因”,這樣就將學習內容很好地嵌入議題式學習活動中。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教師在第二次上課時,由于活動設計錨定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置身于事件中,他們用辯證的思想方法全面分析發(fā)展生產與促進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意義。正方學生提出,潯龍河小鎮(zhèn)結合地方特點打造鄉(xiāng)村旅游特色,注重旅游產品開發(fā),滿足了游客的需求,從而促進了小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反方學生提出,隨著經濟發(fā)展,普通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他們愿意在節(jié)假日到周邊鄉(xiāng)村感受鄉(xiāng)村氣息,時間不長、路程不遠、花費不多,普通百姓都可以玩,這說明游客消費能力強,從而推動了小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教師的這一議題式教學設計,以辯論為主要活動方式,正反方的論題承載學科內容,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了路徑,從而提升活動效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三、追求“動”的效果,引領學生在綜合實踐中學會“參與”

      學科內容的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是活動型學科課程的顯著特點。圍繞議題的活動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有效開發(fā)學習資源,很好地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或實踐,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與理解。這樣的課堂活動設計必須充分尊重高中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等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創(chuàng)造性。

      以“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課為例,本課在學習“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它包括“自覺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兩個內容。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立足校本實踐,將“我為西湖大學立校訓”項目活動引入課堂,希望引導學生運用價值觀等學科知識,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議題設計:校訓: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我為西湖大學立校訓

      環(huán)節(jié)一:全新的西湖大學。學生通過課前搜集的西湖大學相關資料展示,理解西湖大學辦學理念和思路,為立校訓奠定基礎(課前布置任務,由一個學習小組展示“全新的西湖大學”)。

      環(huán)節(jié)二:解讀校訓之意。通過對一些著名大學經典校訓的解讀,理解校訓的基本要求和其背后的理念及文化(課前布置任務,由一個學習小組展示“校訓中的價值選擇與文化”)。

      環(huán)節(jié)三:明確校訓要求。理解校訓設立的一般要求和標準,為下一步立校訓奠定基礎(課前布置任務,由一個學習小組展示“校訓的基本要求”)。

      環(huán)節(jié)四:擬寫校訓。分組為西湖大學擬寫校訓,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各小組展示成果,說明所立校訓的價值與意義。

      環(huán)節(jié)五:師生校訓對話。通過設置“你最喜歡哪個小組撰寫的校訓,說說理由”活動,讓學生進行價值選擇與判斷,進而師生共同歸結與凝練“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學習目標。

      環(huán)節(jié)六:成果與評價。學生對評定為最好的校訓進行修改,然后將其寄到西湖大學辦公室;由學生代表組成團隊撰寫學習動態(tài)新聞,提交到學校官微;每位同學都要進行自我學習質量評價與反思,撰寫不少于200字的文本,提交至班級學習群。

      在這一教學中,除了環(huán)節(jié)五,其它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由學生主導的學習活動,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環(huán)節(jié)五中,學生通過比較、思考、辨析、評價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在價值沖突中做出評判,彰顯了活動對于價值觀形成的作用。環(huán)節(jié)六則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學習和活動過程,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和素養(yǎng)提升??梢哉f,這一教學設計較好地遵循了圍繞議題的活動型課堂教學的要求,教師通過活動設計與實施讓學生“動”起來了,并且“動”得有質量。

      在小組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展示了撰寫的校訓:“精研創(chuàng)新,砥礪奮進”“求知,探索,厚德,擔當”“明理創(chuàng)新,篤志成德”,有一個小組還引用施一公講話題目“磨礪以須,倍道而進”作為校訓。這些作品雖然稚嫩,卻是學生探索的結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公共參與的價值與意義;在參與校訓制定過程中,感受校訓文化的熏陶,人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

      (作者單位:長沙教育學院 ?湖南長沙 ? 410006)責任編輯 ? 毛偉娜

      猜你喜歡
      龍河校訓議題
      繪畫龍河晨曲
      河北水利(2022年10期)2022-12-29 11:48:12
      潯龍河好事多
      校訓展示墻
      校訓展示墻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體現“親愛精誠”校訓的三件往事
      黃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4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訓”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4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科技傳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景觀生態(tài)設計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以龍河治理為例
      家鄉(xiāng)的雞龍河
      通海县| 铁力市| 钦州市| 类乌齐县| 深水埗区| 威远县| 天台县| 建平县| 扎囊县| 黑山县| 苏尼特左旗| 仙桃市| 海晏县| 云林县| 观塘区| 博乐市| 邹城市| 永修县| 邵武市| 兴化市| 嘉善县| 公主岭市| 库伦旗| 靖边县| 天水市| 阿克陶县| 太白县| 庆阳市| 固镇县| 澜沧| 昌宁县| 霸州市| 增城市| 扶余县| 织金县| 勐海县| 泸州市| 曲阜市| 广州市| 博白县|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