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平
【摘 要】目的:探討對于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使用阿帕替尼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接受治療的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患者的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結果:①部分緩解的患者8例,11例患者疾病穩(wěn)定,11例疾病進展,疾病控制率為63.33%,客觀緩解率為26.67%。② 30例患者出現(xiàn)10例手足綜合征(33.33%),6例高血壓(20%), 7例蛋白尿(23.33%),2例咳血(6.67%),6例惡心(20%)等。結論:采用阿帕替尼治療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可耐受,臨床上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阿帕替尼;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療效;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在相關的報道中,三陰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在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中占有達到10%-17%,沒有特異性的治療靶點,發(fā)病的年齡也比較小,復發(fā)情況也比較快,在不同的乳腺癌亞型中預后最為不理想,5年的生存率不到15%。許多學者認為在三陰性乳腺癌組的人群中找到有效的治療靶點,能夠改變患者的生存質量,生存周期也能較好的得到控制。阿帕替尼作為口服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劑,在人體內(nèi)的生物利用度比較高,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能夠較為容易的耐受[1]。本文通過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接受阿帕替尼治療的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30例進行分析,評定對于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療的臨床效果。
1 基本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接受治療的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依據(jù):預計存活的時間在12周以上,肝腎功能正常、血常規(guī)檢查符合化療的要求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最大64歲,最小34歲,中位年齡為53歲,有10例屬于乳腺癌手術后復發(fā),平均生存周期是15.2個月,8例屬于局部晚期乳腺癌,12例屬于晚期乳腺癌,且為首次化療的患者。同時還發(fā)現(xiàn)有13例患者出現(xiàn)了肝、肺等內(nèi)臟轉移,17例淋巴結或者胸壁轉移,30例患者既往均進行過含紫杉醇、蒽環(huán)類或吉西他濱類藥物化療。
1.2 方法
30例患者都進行阿帕替尼(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05)[2],每天攝入500毫克,飯后30分鐘服用,將4個周列為一個周期,在兩個周期之后進行療效的鑒定,一直到疾病進展或者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則停藥,分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在患者里15例患者進行阿帕替尼,15例患者分別在使用長春瑞濱單藥,長春瑞濱和DDP(順鉑)兩藥組成的NP化療、長春瑞濱和卡培他濱NX化療,有部分的患者在服藥會出現(xiàn)3-4度的不良反應,減少了藥量或者停藥。
1.3 觀察標準
本次實驗按照 實體腫瘤的療效評價標準1.1 版進行分類,有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疾病進展。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為有效的客觀緩解率,疾病控制率為完緩解加上部分緩解加上疾病穩(wěn)定,無進展生存期是指患者從接受治療到疾病進展的時間。不良反應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將其分為0-4度。
2 結果
2.1 患者臨床效果
30例患者均進行了阿帕替尼治療,將4個周列為1個周期,在接受兩個周期治療效果分別為,8例部分緩解,11例疾病穩(wěn)定、11例疾病進展,疾病控制率為63.33%(19/30),客觀緩解率為26.67%(8/30)。在7個月進行隨訪,只有5例患者出現(xiàn)了咳血、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應停止用藥,2例患者在用藥之后的出現(xiàn)疾病進展,3例患者在用藥7個周期之后出現(xiàn)疾病進展,3例患者仍在治療周期之內(nèi),沒有出現(xiàn)疾病進展。
2.2 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30例患者出現(xiàn)手足綜合征10例(33.33%),高血壓6例(20%),蛋白尿7例(23.33%),咳血2例(6.67%),惡心6例(20%)等。
3 討論
三陰性乳腺癌發(fā)病的群體較為年輕,非常容易出現(xiàn)內(nèi)臟轉移和預后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復發(fā)轉移的風險高達76%,倘若是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的情況,中位生存的時間只有十個月,對于年輕的患者,臨床上多建議采用乳腺癌基因突變檢查。乳腺癌基因突變患者對一些治療藥物十分敏感,例如鉑類等,也有部分的患者在較短時間會出現(xiàn)疾病進展的情況,或者是耐藥的問題。腫瘤的耐藥和具有高度特異性是導致乳腺癌治療的困難,難以治愈,所以在臨床上需要不斷的研究新的治療方案,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3-5]。目前醫(yī)學上將靶向治療作為三陰性乳腺癌的新治療方式。阿帕替尼屬于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2酪氨酸酶抑制劑,在用藥過程中,能夠阻斷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和相關的受體結合后的信號傳遞,能夠阻止腫瘤血管的形成,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目前,在胃癌、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等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證實,經(jīng)過治療,部分緩解的患者8例,11例患者疾病穩(wěn)定,11例疾病進展,疾病控制率為63.33%,客觀緩解率為26.67%。說明采用阿帕替尼能夠盡可能的延緩病情的發(fā)展,阻抑了腫瘤血管的生成,臨床效果也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對于晚期三陰性乳腺癌采用阿帕替尼治療,能夠發(fā)揮較為顯著的作用,提高了臨床效果,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也能夠得到相對較好的控制。
參考文獻
魯凱莉.阿帕替尼治療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處方藥,2018,16(6):75-76.
呂勉,潘小明,王慧玲.阿帕替尼治療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9):211.
王曉蕊,汪旭,史業(yè)輝.阿帕替尼治療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2017,44(15):769-772.
曲范杰,張捷,孔研.阿帕替尼治療晚期三陰性乳腺癌一例[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7,44(12):956-958.
張桂芳, 黃普超, 周林靜. 阿帕替尼治療多線以上治療失敗9例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J]. 腫瘤學雜志, 2017(9).
張靖宇, 蔣華, 朱明珍. 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肺癌的療效及療效預測因子分析[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33)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