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平
【摘 要】目的:探討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聯(lián)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的治療療效。方法:分析我院52例經(jīng)膀胱鏡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的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聯(lián)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療療效。結果:48例(92.3%)獲得隨訪,治愈37例,好轉9例,無效2例,其中1例術后(12)個月復發(fā)。結論: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聯(lián)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療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腺性膀胱炎;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術;絲裂霉素;膀胱灌注
【中圖分類號】R6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一種膀胱黏膜增生性病變,易伴發(fā)尿路上皮癌,是一種癌前病變[1]。近年來,隨著臨床及病理醫(yī)師對本病認識的提高及泌尿外科腔內技術的普及,此病呈現(xiàn)增多的趨勢,尤以中青年女性居多。我院自2012年7月到2018年5月采用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聯(lián)合絲裂霉素治療腺性膀胱炎52例,療效滿意?,F(xiàn)將具體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52例:男性12例,女性40例,男∶女=1∶3.3;年齡28~72(46.6±12.9)歲。病程2個月~30年,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血尿伴尿頻、尿急、尿痛34例,排尿困難11例,下腹及會陰部痛7例。其中合并尿道息肉3例,前列腺增生2例,膀胱頸抬高5例。52例患者均行泌尿系彩超、尿常規(guī)、尿培養(yǎng)、尿路靜脈造影檢查。膀胱鏡檢查見膀胱黏膜呈絨毛樣或濾泡樣改變31例,炎癥性改變12例,乳頭瘤樣改變9例。病變位于膀胱三角區(qū)43例,位于膀胱頸部9例。全部患者均經(jīng)病檢確診為腺性膀胱炎。
1.2 治療方法:術前行尿常規(guī)、尿培養(yǎng)陽性患者,先予以抗感染治療,待感染控制后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采用日本奧林巴斯雙極等離子電切鏡,電切功率160-180W,電凝功率80-100W。適度充盈膀胱,以膀胱黏膜褶皺平展為度,將所有病變粘膜與周邊2cm正常粘膜切除,深達淺肌層,對輸尿管口周圍病變,盡量勿損傷輸尿管開口,避免術后出現(xiàn)輸尿管開口狹窄或輸尿管返流。合并尿道息肉患者一并行尿道息肉切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膀胱頸抬高患者同步行膀胱頸切除。術后即將絲裂霉素40mg溶于50ml注射液水進行膀胱內灌注,保留1h后排出。1周后行常規(guī)灌注化療,1次/周×6次,之后改為1次/月×6次,共12次。術后留置尿管4-5天,并予以抗感染治療。
對患者進行12-24個月門診隨訪,內容包括:排尿癥狀改善情況及復發(fā)情況。術后每3月一次行膀胱鏡檢查,為期1年,1年后改為半年1次膀胱鏡檢查。
1.3 從治愈、好轉、無效三個方面進行評定:主觀癥狀徹底消失,膀胱鏡復查結果顯示粘膜一切正常,尿常規(guī)顯示結果正常,隨訪活檢報告正常即可評定為治愈;癥狀有一定程度明顯改善,但偶有間歇性尿路刺激癥狀,膀胱鏡復查結果顯示粘膜有病灶未治愈,尿常規(guī)結果顯示偶有血尿即可評定為好轉;癥狀沒有顯著改善或改善后癥狀復發(fā),膀胱鏡檢查或活檢無明顯改善或者又出現(xiàn)新的病灶即可評定為無效果。有效率=(治愈+好轉)/病例總數(shù)×100%。
2 結果
本組所有手術均成功,手術平均時間35min,術中無膀胱穿孔或大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48例患者獲隨訪,4例失訪。隨訪者中治愈37例,好轉9例,無效2例,其中1例術后12個月復發(fā),治愈率66.7%,總有效率:91.7%。
3 討論
目前對腺性膀胱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有爭議。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由于胚胎組織殘留或發(fā)生異位導致。腺性膀胱炎根據(jù)膀胱鏡所見可以分為乳頭瘤樣、絨毛樣或濾泡樣水腫、慢性炎癥等類型[3]。腺性膀胱炎屬于良性病變,但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可以轉變成惡性病變,最常見是發(fā)展為腺癌[4]。故應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惡變及遠期復發(fā)的關鍵。
腺性膀胱炎由于病因不明確,治療方法呈多樣性。包括病因治療和膀胱內病灶治療。針對病因,消除引起慢性刺激的因素,這樣治療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膀胱內病灶治療包括腔內手術治療和開放手術治療。其中腔內手術包括電切、電灼、汽化、激光等多種方法。開放手術包括:膀胱粘膜剝離術,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全切除術等。目前大多數(shù)地區(qū)及學者認為采用經(jīng)尿道電切是治療腺性膀胱炎比較好的方法。既能切除病灶,又能在微創(chuàng)的條件下同時解決尿道息肉,前列腺增生,膀胱頸抬高等梗阻性病變,消除誘發(fā)腺性膀胱炎的因素。其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痛苦小,恢復快,能反復操作。但腺性膀胱炎采用腔內手術治療,術后仍具有一定的復發(fā)率,而有研究認為膀胱內灌注抗腫瘤化學毒性藥物可預防腺性膀胱炎復發(fā)及癌變[5]。另外患者的經(jīng)濟條件、文化程度、家庭等多種原因導致患者不遵醫(yī)行為也是造成腺性膀胱炎復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絲裂霉素用藥后通常不會被膀胱黏膜所吸收,因此藥物毒副反應較低,尤其是一般不會引起全身性的嚴重毒副反應,是相對安全可靠的[6]。
因此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術后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效果顯著。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對殘留、散在病灶進行治療,一方面可以達到預防復發(fā),更有效防止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率的目的[7]。
參考文獻
Pantanowitz L,Otis CN. Cystitis glandularis[J]. Diagn Cytopathol, 2008,36(3) : 181-182.
撒應龍,徐月敏,張炯,等.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fā)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2,7(1):22.
湯昊,孫穎浩. 腺性膀胱炎及其診治[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8,9(23):715-717.
賈軍琪,白安勝,汪 峰. 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聯(lián)合膀胱灌注預防腺性膀胱炎復發(fā)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9(35):6033-6034.
宋彥,宋永勝,吳 斌.三種不同化療藥物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療效對比[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19(11):13.
黃海鵬,熊煥騰. 經(jīng)尿道等離子電切聯(lián)合吡柔比星膀胱內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附74例報告)[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6(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