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雨曦 鄭雪
3673萬元的廣告處罰單開出,達利食品有點招架不住了。
2018年,有消費者向本地便民熱線反映,達利食品旗下可比克利用非遺推廣活動涉嫌虛假宣傳。隨后,江蘇省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介入調查,并于今年6月17日對達利食品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3673.04萬元。
對此罰單,達利食品并不認同。7月1日,達利食品方面公開回應稱,公益活動真實有效。對于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針對該情況從重適用廣告法對達利食品公司處以巨額處罰,將尋求法律途徑捍衛(wèi)自身權利。
這張?zhí)靸r罰單是否合理?達利食品該認罰嗎?
“天價罰單”起源于達利食品旗下可比克薯片舉辦的一個公益銷售活動。
2018年可比克進行了一次與非遺文化相關的公益銷售活動。在活動期間,凡購買可比克活動裝薯片,開蓋掃描封口內二維碼,即有機會獲得微信紅包1個或電子獎券,并可參與助力非遺公益活動及集卡活動。
隨后,有淮安市消費者因所購買的薯片包裝上的活動無法參與而進行投訴。之后淮安市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介入調查。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達利食品所產可比克產品罐體上的文字“達利食品集團將聯(lián)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基金發(fā)起‘快樂助非遺,紅包搶不停公益行動”、“消費者選擇助達利食品集團進行捐助的金額,將由達利食品集團全部捐贈給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中的相關機構均不存在。
2019年5月8日,超市銷售的可比克薯片。
漣水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表示,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達利食品存在以已撤銷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基金”和已不存在的“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發(fā)布虛假廣告,以及實際紅包數(shù)遠低于允諾的紅包數(shù)的行為。
3673萬 今年6月17日,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對達利食品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3673.04萬元。
2018年11月,達利食品集團向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回應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基金和‘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的問題”是因為廣告設計人員的“疏忽和理解錯誤”。
今年6月17日,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達利食品集團處以3673.04萬元罰款,上繳國庫。
巨額罰款,引來了達利食品集團的異議。在公開聲明中,達利食品集團表示: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針對一場真實存在的公益活動,從重適用廣告法對公司處以巨額處罰,不符合錯罰相當?shù)姆稍瓌t,因此達利食品集團將尋求法律途徑捍衛(wèi)自身權利。
目前,針對“天價罰單”,達利食品的爭議焦點在于適用的法律以及處罰的原則。
對于兩個并不存在的公益組織和受到質疑的公益活動,達利集團在聲明中表示,可比克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以及第三方服務公司的協(xié)議約定開展的公益有獎銷售活動,在活動截止之后,達利集團已經將全部善款捐贈至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該基金會已經開具了收款發(fā)票。
本刊記者注意到,此次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是根據(jù)廣告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達利食品開出了罰單。依據(jù)“可比克活動裝薯片”已經銷售9182.6萬罐,每罐廣告費為0.1元,合計廣告費用為918.26萬元。根據(jù)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的規(guī)定,即對發(fā)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對達利食品集團處以3673.04萬元罰款是按照廣告費的四倍進行處罰。
達利在聲明里表示,“針對一場真實存在的公益活動,漣水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從重適用廣告法,對我司處以巨額罰款,顯然不符合錯罰相當?shù)姆稍瓌t?!睆倪_利的聲明里,不難看出其強調兩點,第一,其表示活動是真實的,漣水縣卻從重適用了廣告法。第二,罰款金額巨大,不符合錯罰相當?shù)姆稍瓌t。
業(yè)內人士向本刊記者分析表示,達利不認可監(jiān)管部門的罰款的原因在于活動本身是真實存在的,核心的問題在于把“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一字之差印成了“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而這恰恰是漣水縣市場監(jiān)管局開出3673萬元罰單的核心依據(jù)。有法律界人士還提出,該項處罰是否應該以《廣告法》論定,也存在爭議。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萬迎軍發(fā)文分析稱,達利集團產生該問題的原因,系因印刷錯誤,非蓄意虛假,亦非“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情形。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錯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寫為“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亦不會產生被欺詐的直接感受。
與此同時,有行業(yè)內人士提出,漣水縣不是企業(yè)所在地,只是產品投放地之一,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結果發(fā)生地之一,當?shù)乇O(jiān)管部門是否有權管轄企業(yè)在全國范圍內的違法行為?
前述法律界人士介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fā)現(xiàn)所查處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時,應當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第二章第十一條);跨行政區(qū)域的行政處罰案件,共同的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做好協(xié)調工作。(第二章第十四條)
對于四倍處罰是否從重,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鐘蘭安說:“我個人認為處罰有些過重,包括廣告費用完全按照包裝費用的價格進行計算,但實際上廣告僅占包裝的一小部分,所以這種處罰費用按照全部包裝費用計算不是很恰當?!?/p>
鐘蘭安告訴記者,企業(yè)對罰款如果出現(xiàn)不滿可以走兩種途徑,一方面可以向縣政府或者上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另一方面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目前,諸多爭議還未有最終結果,“天價罰單”要如何解決,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