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才 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qū)熊岳正骨醫(yī)院骨科 (遼寧 營口 115007)
內容提要: 目的:全椎板切除術治療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及其對神經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方法:在這項研究中,對2016年5月~2017年7月89例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患者被分類為全椎板切除術(實驗組):45名患者接受完全椎板切除術;半切除術(對照組):44例患者接受半切除術。分析組間相關指標變化意義。結果:①經過治療后發(fā)現(xiàn)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神經功能評分對比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明顯較高,P<0.05。②經治療后,發(fā)現(xiàn)全椎板切除椎體內固定組的臨床療效對比半椎板切除椎體內固定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結論:全椎板切除減壓脊柱內固定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可取得滿意療效,既達到完全減壓的目的,又可維持術后脊柱穩(wěn)定性。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是指腰椎管,神經根管和側隱性窩的退行性改變,導致骨質疏松癥。病理改變后,骨質疏松癥和神經根可被壓縮,從而引起缺血,水腫,甚至壞死。臨床表現(xiàn)為間歇性跛行和腰痛。由于DLSS具有嚴重病變和病程長的特點。目前常使用手術減壓療法。如果手術切除的減壓范圍過大,可能會導致脊柱不穩(wěn)定。嚴重可引起腰椎弓型滑脫[1]。本研究選取本院就診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全椎板切除術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臨床療效及對神經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在本研究中,選擇本院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老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弑粴w類為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實驗組):45例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方案治療,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68.9±1.2)歲,病程(11.2±2.2)年,單節(jié)段狹窄19例,多節(jié)段狹窄26例;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對照組):44例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方案治療,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68.8±1.3)歲,病程(11.3±2.1)年,單節(jié)段狹窄18例,多節(jié)段狹窄26例。比較組間病例資料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距,(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標準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②患者無其他重大疾??;③患者沒有相關的家族遺傳史。
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或精神疾?。虎诓∏榧又匦枰{整治療方案患者;③在該研究的前半部分,患者接受了影響臨床結果的藥物或物理療法。
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實驗組)。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方案治療,患者常規(guī)全身麻醉。在手術之前,定位相應的患病椎體并在C臂的X射線下標記。取后腰椎入路的中間縱向切口并逐層切開,暴露椎體兩側椎板。固定椎弓根釘后,將患病椎體的整個椎板咬傷并取出黃韌帶。檢測側隱窩和神經根關節(jié),根據情況咬合關節(jié)突出,減壓結束。切割纖維環(huán)后,根據具體情況切除病變椎間盤組織,完成椎間延伸和滑動復位,使用減壓骨進行植骨融合,安裝固定,清潔切口,逐層縫合。
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對照組)。采取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方案治療,手術方法與全椎板切除術相同。使用骨夾逐漸咬住介于關節(jié)突的基部和棘突的基部之間暴露的椎板。手術過程中沒有切除關節(jié)過程。
神經功能評分檢測。使用ASIA神經功能評分量表評估神經功能。根據神經功能損傷的程度,將其分為5個等級(1~5分)。分數越高,神經功能損傷越小。
臨床療效檢測。手術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以JOA評分標準:無癥狀為15分,客觀癥狀為0~6分,主觀癥狀為0~9分,如果分數改善率(RIS)高于75%為優(yōu);如果RIS在50%~74%,為良;如果RIS介于25%和49%,則為中;如果RIS在0%~24%,則為差。RIS=[(術后JOA評分-術前JOA評分)/(15-術前JOA評分)×100%。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軟件臨床研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療效以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方差分析用于測量后的計量資料(±s),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即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發(fā)現(xiàn)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神經功能評分對比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明顯較高,P<0.05。具體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對比(±s,分)
表1.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實驗組 45 1.78±1.09 4.76±1.90 P>0.05 >0.05 <0.05images/BZ_113_1252_530_2268_587.png
經過治療后發(fā)現(xiàn)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臨床療效,優(yōu)27(60.00%)例,良15(33.33%)例,中2(4.44%)例,差1(2.22%)例,總有效率93.33%(42例);對比半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組優(yōu)14(31.81%)例,良9(20.45%)例,中12(27.27%)例,差9(20.45%)例,總有效率52.27%(23例)明顯較高,P<0.05。
由于DLSS會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應在臨床實踐中及時診斷和早期治療,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目前,手術減壓通常被用作DLSS治療的原則,并且在手術減壓的基礎上改善了患者脊柱的穩(wěn)定性。相關研究指出,DLSS患者的全椎體椎板切除術可以完全緩解神經根的壓迫,并可以根據神經根和硬皮病的活動來判斷手術的減壓效果[2,3]。另外,當患者的脊柱在內部固定時,插入的椎弓根螺釘可以起到支撐脊柱的作用,并且可以確保脊柱具有一定程度的穩(wěn)定性和剛度。手術后,還可以縮短制動時間,增加植骨融合。成功率高,可有效避免術后長期臥床休息和制動引起的并發(fā)癥,可在DLSS治療中獲得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全椎板切除術不僅可以緩解神經根受壓,提高脊柱的穩(wěn)定性,還可以改善神經功能。它可以顯著增加椎骨之間的相對距離,但不會影響椎骨之間的運動角度。這對緩解神經根壓迫和緩解腰痛癥狀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全椎板切除減壓脊柱內固定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可取得滿意療效,既達到完全減壓的目的,又可維持術后脊柱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