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廷 胡榮山 榮文俊 董阿梅 李艷芳 高宇 田豐慶 韓慧敏 盧志俊
摘要蒲縣位于山西省晉南地區(qū),是煙葉重點縣,煙葉品種關系到當?shù)責熑~產業(yè)的發(fā)展。為篩選出適宜當?shù)胤N植的煙葉品種,進行了7個不同煙葉品種的比較試驗,并考察各品種煙葉的農藝性狀、抗病性、產量和品質等性狀。結果表明,秦煙96和延安1號綜合表現(xiàn)優(yōu)于其他品種,適宜在當?shù)赝茝V種植。
關鍵詞 烤煙;品種;性狀;產量;山西蒲縣
中圖分類號 S572.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7-0045-02
蒲縣隸屬于山西省臨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西南側。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年均氣溫8.7C,年降雨量586mm,無霜期171d。蒲縣是山西省煙葉重點縣之一,煙葉種植面積逾333.33hm2。品種在煙葉生產中至關重要,關系到煙農的種煙收人,關系到煙葉生產發(fā)展的前途"。通過多年連續(xù)的品種引進試驗,了解品種之間的差異性,篩選出適宜當?shù)責熑~種植的品種,改善煙葉品種結構,為蒲縣煙葉產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山西省臨汾市蒲縣古縣鄉(xiāng)永平村,前茬作物玉米。土壤為黃綿土,肥力中等偏下,施肥情況為純N:P2O5:K20=1:1:3,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在1%以下,pH值7.6左右,海拔800m,地勢較平,小型農機整地。
1.2試驗材料
供試烤煙品種為中煙100、中煙204、翠碧1號、貴煙4號、遼煙17、秦煙96延安1號。
1.3試驗設計
試驗設7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3次重復,采用小區(qū)隨機排列設計。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種植行距1.10m、株距0.55m,每小區(qū)4行,每行栽植10株,小區(qū)設置3行保護行。
2結果與分析
2.1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延安1號現(xiàn)蕾期最早,為6月14日,較其他品種提前了15~28d。中心花開放期以貴煙4號最早,在7月12日,較其他品種提前了10d左右。底葉成熟期及成熟采收期以貴煙4號最早,較其他品種提前了7~13d。采收期以延安1號最短,為18d;貴煙4號最長,為36d。大田生育期以延安1號最短,為123d;秦煙96最長,為130d,總體大田生育期沒有差別,均在125d左右。延安1號現(xiàn)蕾期早于其他品種;但中心花期及成熟期為貴煙4號較其他品種早,且采收期較長。
2.2主要農藝性狀
從表2可以看出,翠碧1號株高最低,為104.0cm;貴煙4號最高,為160.0cm。延安1號有效葉葉數(shù)最多,為22片,其余品種均為18片。7個品種莖圍均在10cm左右,無明顯差別。中煙100腰葉最短,為60.8cm;秦煙96最長,為71.0cm。翠碧1號腰葉最窄,為23.6cm;遼煙17最寬,為33.0cm。
2.3抗病性評價
從表3可以看出,7個烤煙品種對花葉病、赤星病、黑脛病的抗性均較強,無病害情況發(fā)生;中煙100、中煙204、翠碧1號均發(fā)生氣候性斑點病,其中,中煙204發(fā)病率最高,為33%,其余4個品種均無氣候斑點病。
2.4經濟性狀表現(xiàn)
從表4可以看出,翠碧1號產量最低,為1505.63kg/hm2;延安1號產量最高,為2512.50kg/hm2。翠碧1號產值最低,為27165元/hm2;延安1號最高,為50400元/hm2。中煙100均價最低,為17.12元kg;秦煙96最高,為20.5元/kg。中煙100上等煙率最低,為3.35%;秦煙96上等煙率最高,為9.56%。貴煙4號中等煙率最低,為75.68%;延安1號中等煙率最高,為86.70%。
2.5外觀質量鑒定
從表5可以看出,秦煙96質量特征最好(成熟度、葉片結構、油分、色度、身份、顏色均達到國標要求),延安1號整體質量較好(成熟度、葉片結構、油分、身份達到國標要求),其余品種平均只有2~3個質量因素能達到國標,中煙系列成熟度不好、顏色淺,翠碧1號和貴煙4號成熟度和葉片結構欠佳。
3結論與討論
品種是煙葉生產中決定產量和質量的內在因素24.山西烤煙種植區(qū)隸屬于黃淮半千旱煙區(qū)、但不是煙葉優(yōu)勢產區(qū)156),煙葉品種的選擇尤為重要,可通過不同品種的種植篩選,了解不同品種的農藝性狀是否適宜當?shù)匦夂颉1驹囼灲Y果表明,秦煙96各性狀表現(xiàn)最優(yōu),抗病性較強,質量最優(yōu);延安1號整體質量好,產量和秦煙96相近,這2個品種適宜在蒲縣推廣種植。
4參考文獻
[1]郭凱君,鄭承昭,魏建秀.西平縣烤煙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6):168-170.
[2]楊鐵釗.煙草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67-72.
[3]陳學乎.煙草育種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41-46.
[4]李云霞,羅經仁,余金龍.2016年濃香型特色煙葉品種篩選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7(9):56.
[5]韓國彪,劉玲,翟海翔山西烤煙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山西農經,1997(4):45-47.
[6]劉平葉山西旱地玉米茬優(yōu)質烤煙生產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5.